申晓虎
- 作品数:25 被引量:35H指数:4
- 供职机构:曲靖师范学院法律与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 族群边缘的神话缔造:湘西的白帝天王信仰(1715-1996)被引量:7
- 2013年
- 自清朝以来,湘西地区的苗人、汉人移民、汉人士兵和土家族人都普遍信仰"白帝天王",白帝天王的庙宇遍布各处。然而在不同信众群体的心中,这个神灵的形象以及对它的理解很可能是不同的。尽管如此,白帝天王信仰在当地却起到了次官方政治的作用。无论信徒是谁,尽管信仰仪式的对象相同,但是神话阐释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对一个群体来说,神话解释之所以灵验,是因为它的某个版本满足了此群体的意识与需求。湘西地区不同信众群体在不同时期所缔造的关于白帝天王的故事就鲜明地呈现了此条规则。他们采用"挪用"与"叙事化"的双重手法,把借用的或原创的事件与本群体中已经存在的符号和神秘历史融合起来,再加上别处而来的口传或文本元素,然后加入与本群体相关的地点、事件和共同记忆,完成神话的本地化。在湘西这个动荡多变的社会中,对秩序和身份之另类形式的讨论,就体现在关于白帝天王的神话圈以及其中的各个叙事里。
- 苏堂栋申晓虎
- 关键词:族群神话
- 文化的挪用:西南少数民族信仰变迁中的基督教影响被引量:1
- 2011年
- 基督教在西南少数民族的传播过程中,少数传教士通过挪用神话与民间传说的部分内容,将基督教元素植入受众群体地方文化,或以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改写基督教经文,建构新的心理构图与信仰内容,实现了基督教的本土化。
- 申晓虎
- 关键词:基督教地方文化挪用
- 传教士叶长青眼中的康藏社会
- 作为康藏边疆宣教的开拓者之一,内地会传教士叶长青(J.H.Edgar)于20世纪初,数次前往西南康藏地区(简称康区)活动。他以具有人文关怀的细腻文笔,记录了康藏地区的所见所闻,向外界介绍了康藏地区民族、宗教、民俗等方面的...
- 申晓虎
- 文献传递
- 云南民族地区基督教本土化的几点思考被引量:2
- 2014年
- 云南民族地区基督教的本土化可以分为教会组织的本土化与宗教文化的本土化。教会自身的本土化以"自传、自治、自养"的"三自"为核心内容。宗教文化的本土化则体现为以民族文字《圣经》的翻译和基督教文化与民族文化的融合。经过百余年的进程,本土化业已完成。
- 申晓虎
- 关键词:云南民族地区基督教本土化
- 传教士视野中的川藏地区苯教被引量:2
- 2013年
- 国外学者对川藏地区的考察研究始于清末民初。其中部分来华传教士对川藏地区苯教的认识独具特色,内容涉及苯教性质、源流探析,寺院与僧人的考察,以及苯教与佛教的关系。传教士因其宗教背景与异域的视角,为川藏地区苯教的研究提供了有别于他人的解读,发挥了推动的作用。
- 申晓虎阿旺嘉措
- 关键词:苯教传教士
- 比较的视角:叶长青康区宗教文化研究探析被引量:8
- 2011年
- 作为"华西学派"早期重点人物和华西边疆学会创办者之一,传教士叶长青(J.H.Edgar)在20世纪初至30年代在华西康藏地区通过大量的实地考察,对康区及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宗教进行了开创性地比较研究。叶长青考察了康藏地区的白石,研究了波斯文明对苯教的影响,并从佛教真言出发,分析了藏传佛教与摩尼教的关系。他的研究对华西边疆宗教研究的开创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 申晓虎
- 关键词:白石苯教藏传佛教
- 滇北禄劝地区农村教会现状初探——以法乌教会为个案
- 滇北禄劝县茂山乡法乌教会系多民族杂居地区农村教会,信徒群体以汉、彝为主。因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法乌教会仅能维持低程度的自养。同时,基督教文化在与地方习俗的冲突与调适中,逐渐实现本土化,且信徒群体的行为模式对当地社区其他群...
- 申晓虎
- 文献传递
-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学性辩论模式的探讨
- 2014年
- 教学性辩论作为有效的人材培养方式,在本科教育中得到大量运用。当下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在对教学性辩论的使用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限,通过对传统课堂辩论模式的革新,同时将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读书会加入其中,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促进人才培养。
- 江祖德孙秋霞申晓虎
-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 怒江傈僳族教会的本土化研究被引量:2
- 2011年
- 20世纪初,基督教内地会传入怒江傈僳族地区。以傅能仁(J.O.Fraser)、杨思慧(Allyn Cooke)和杨志英(John Kuhn)为代表的内地会传教士,积极推动教会的本土化:通过创立文字,翻译傈僳文圣经,传播福音;创办短期培训班和雨季圣经学校,积极培养傈僳族传道人;坚持以信徒的奉献作为教会所需资金的唯一来源;教会的日常管理由信徒选举的本民族教牧人员负责。这些做法体现了教会"自传、自养、自治"的原则,从而实现了怒江傈僳族教会的本土化。
- 申晓虎
- 关键词:内地会本土化
- 抗战期间华西协合大学对西南民族语言的认识与研究——以《中国文化研究所集刊》为例
- 2013年
- 民族语言的研究是华西协合大学的重要学脉。抗战期间,以闻宥为代表的众多中外学者借华西协合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开展语言研究。通过积极开展田野调查,综合运用语言学、民族学及历史学等理论知识,研究民族语言,探析民族学问题。同时,该所发行《中国文化研究所集刊》,扩大了华西协合大学的学术影响,推动了中国民族学的发展。
- 申晓虎计志宏
- 关键词:民族文化民族语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