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白一瑾

作品数:31 被引量:45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5篇文学
  • 3篇文化科学
  • 3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5篇清初
  • 10篇京城
  • 7篇文学
  • 7篇贰臣
  • 6篇清初贰臣
  • 5篇诗坛
  • 4篇心态
  • 4篇文学活动
  • 3篇遗民
  • 3篇诗人
  • 3篇士人
  • 3篇宗宋
  • 2篇叙事
  • 2篇施闰章
  • 2篇诗学
  • 2篇钱谦益
  • 2篇文人
  • 2篇庙堂
  • 2篇考论
  • 2篇龚鼎孳

机构

  • 24篇北京大学
  • 6篇南开大学

作者

  • 30篇白一瑾

传媒

  • 3篇中国韵文学刊
  • 2篇文史知识
  • 2篇苏州大学学报...
  • 2篇上海大学学报...
  • 1篇山西师大学报...
  • 1篇兰州学刊
  • 1篇文艺评论
  • 1篇北方论丛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河南师范大学...
  • 1篇写作
  • 1篇社会科学
  • 1篇文艺理论研究
  • 1篇南开学报(哲...
  • 1篇北京社会科学
  • 1篇社科纵横
  • 1篇江南大学学报...
  • 1篇山东师范大学...
  • 1篇小学语文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5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2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邓汉仪三入京城考论
2015年
邓汉仪在清初曾三次入京,每次都有广泛的文学交游活动,结交了诸多清廷高官和在京文化名流。三入京城对邓汉仪所从事的清诗编选活动,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与帮助。
白一瑾
关键词:京城文学活动
于谦《石灰吟》赏析被引量:1
2016年
石灰吟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经典简介]于谦(1398—1457),字廷益,号节庵,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明代民族英雄、政治家,官至兵部尚书。明英宗在土木堡兵败被瓦剌俘虏后,他力排众议,坚决主张抗敌,并率领军民奋力抗击,使国家转危为安。其诗多忧国忧民之作,或表现自己的坚贞情操,语言质朴。
白一瑾
关键词:《石灰吟》赏析民族英雄忧国忧民政治家
北方“正统”与江南“变体”——论明七子在清初传承的两条主线被引量:5
2010年
明七子系产生于北方的文学流派,具有鲜明的北方地域文化属性。以王铎、薛所蕴、刘正宗"京师三大家"为代表的清初北方诗人,在传承七子诗风时,强调北方地域文化特征,抗拒江南文化的影响,更具正统色彩。而明清之际兴起于江南的云间派,则大量引入江南地域文化,实系七子的变体。
白一瑾
关键词:明七子地域文化云间派
申涵光与京城诗坛
2015年
本文对申涵光入清后在京城的文学交游活动进行考述,并分析在京文学交游活动对申涵光本人及其所属文学流派扬名诗坛的作用与影响。
白一瑾
关键词:申涵光京城文学活动
以生命论为框架的古文论研究宏观视野与现代转换——谈陈伯海先生新作《中国诗学之现代观》
2007年
作为国内古典文学、文化领域中的一位不断保持学术活力、延伸拓展研究领域,擅长宏观概括、理论思辩,在基本材料搜集整理建设方面也取得相当成绩的研究者,陈伯海先生在唐诗学、文学史宏观理论框架研究。
白一瑾
关键词:古文论生命论
论清初贰臣士人“两截人”的处境心态被引量:2
2010年
"两截人"是清初贰臣处境与心态的典型写照。他们在明朝的"前半截"人生,大多具有较为完美的自我人格,持有传统儒家道德观念。改节仕清,对他们固有的道德观念是较大的挑战,他们因此而以改节为分界,形成了完美"前半截"与失节"后半截"的双重自我。部分贰臣试图抛弃原有的自我而开始新朝的人生,也有少部分一度失节的贰臣执著于挽留过去的自我。所以,入清以后,他们普遍在双重自我之间挣扎而无所依归,面对着自我评价大幅度降低,人格前后割裂的痛苦处境。
白一瑾
关键词:清初贰臣双重自我
宋琬在京城的文学活动及其意义被引量:3
2015年
对明清时代宋琬在京城诗坛的文学活动,特别是他在入清以后与京城诗坛的三次联系进行梳理,有其文学史意义。第一次在顺治初年,成为宋琬融入清初仕宦文人交往圈子并接受云间派文学理念的契机;第二次在顺治时代,是宋琬成为"燕台七子"重要成员并借此扬名的契机;第三次在康熙初年,已经转而宗宋的宋琬得以将自身文学理念带入京城,并成为当时京城宗宋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
白一瑾
关键词:宋琬京城文学活动
从“燕台七子”到“海内八家”—施闰章在京城的文学活动及其意义被引量:2
2016年
本文对施闰章在京城诗坛的文学活动及其文学史意义进行梳理。施闰章在入清以后,多次入京,每次都带来人脉关系和文学影响力的极大拓展。京城诗坛这一平台,使得施闰章得以结交宋琬等诸多文士,扬名于天下,从无名后进文人成为诗坛耆宿,并先后成为顺治时代京城文学团体"燕台七子"、康熙时代京城文学团体"海内八家"的重要成员。晚年应博学鸿词科后,还参与了以冯溥为代表的高官文人整饬诗坛、以儒家诗教论建立清初庙堂诗学的活动。
白一瑾
关键词:施闰章京城
王渔洋宗宋论
2016年
在清初诗坛的宗宋潮流之中,王士祯无疑是一重要人物,他作为康熙初期崛起的诗坛新秀,一度力倡宋诗,时人多将其视为继承钱谦益衣钵的又一宗宋健将。
白一瑾
关键词:宗宋王渔洋清初诗坛王士祯钱谦益宋诗
王铎的南明仕途
2023年
崇祯十七年(1644)甲申三月九日,王铎被起用为礼部尚书。是时王铎因故里孟津遭遇战火,于是在是年二月举家南下,漂泊流寓于苏杭一带,未及赴任,而明朝已经灭亡。是年五月三日,福王称监国于南京,创立南明政权。初七日,王铎与姜曰广共同被拜为东阁大学士。
白一瑾
关键词:南明政权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