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月娥
- 作品数:18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 乌斯宾斯基与艺术文本结构的视点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前苏联塔尔图-莫斯科符号学派的代表人物Б.A.乌斯宾斯基对艺术文本结构所作的研究具有独到性。他从视点问题切入,通过对意识形态、空间-时间的特征描写、心理以及话语等多个层面视点的详尽分析,意在从结构建构的符号关系学角度强调不同层面上视点之间的联系,进而探讨艺术文本信息的形成和渊源关系。他的研究是动态的且突破了系统的藩篱,不仅为结构诗学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而且体现了研究方法论上的创新思想。
- 管月娥
- 关键词:视点
- 东正教的“聚和性”理念与复调小说和结构诗学理论被引量:2
- 2018年
- 俄罗斯东正教文化传统对文学的影响不仅表现在作家与作品的思想意识上,而且表现在深层次的创作思维方式上,即作家的创作实践和文艺理论家的诗学理论建构等方面。"复调"小说理论是巴赫金对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思维方式的概括与总结,也是巴赫金自身独特的艺术思维方式的显现,其文化根源主要是东正教的"聚和性"。乌斯宾斯基以"视点"为核心的结构诗学理论,具有立体多维的"聚和性"特征,是对巴赫金复调小说理论的继承与发展,也是对东正教"聚和性"理念的逆向丰富与拓展。从东正教文化批评视角解读莱蒙托夫《当代英雄》的文本结构,会发现其同样具有"聚和性"特征。这为经典文本的重读提供了一种方法论视角。
- 管月娥
- 关键词:巴赫金《当代英雄》
- 乌斯宾斯基诗学研究的符号学方法探析被引量:3
- 2010年
- 符号学既与其它学科并行,又是其它学科的工具。从符号学视野来探析乌斯宾斯基以文本视点结构为研究主旨的结构诗学理论,他在《结构诗学》中一方面强调艺术文本结构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另一方面又突出符号系统的动态性和开放性。他利用莫里斯的符号分类思想从视点角度探讨了艺术文本中的视点语义学、语构学和语用学,但其结构诗学理论更多的是对视点结构进行共时性的研究,而没有强调历时性,忽略了时间对读者接受的影响,同时也没有足够地重视读者在文本视点结构建构中的作用。
- 管月娥
- 关键词:结构诗学艺术文本
- 乌斯宾斯基的结构诗学:多元的学术和文化“基因”被引量:1
- 2019年
- 乌斯宾斯基结构诗学理论的学术和文化"基因"是多元的。欧陆结构主义语言符号学思想是其学术思想的根基,乌斯宾斯基不管是对俄国形式主义研究传统的传承,还是对哥本哈根学派叶尔姆斯列夫的语符学思想的沿袭,都是建立在索绪尔结构主义语言符号学思想的大厦之上,是对其语言符号学思想的发展和延续;而对以皮尔士和莫里斯为代表的美国逻辑实用主义哲学符号学思想和巴赫金学派的社会符号学思想的吸收,使他在艺术文本结构研究的方法论上突破了传统结构主义的静态与封闭,建立了自己独特的动态、开放的符号系统观;同时,俄罗斯民族文化独特的"聚和性"思维方式则使他进一步发展了巴赫金的"复调"小说结构理论。乌斯宾斯泰结构诗学理论建构的是一个多维立体、开放、自由而有机的视点对话统一体。
- 管月娥
- 关键词:结构诗学符号学复调
- 尤·米·洛特曼符号学中文化类型学描述的元语言
- 2024年
- 本文探讨了洛特曼文化理论的“符号域”概念和文化类型学描述的元语言的形成过程,对其结构主义特征展开分析,同时将之与法国结构主义者列维-斯特劳斯和福柯的经典概念进行对比,并在不同的哲学和方法论思想流派--两者择一的科学研究方案机械论和有机论中探寻文化类型学,对洛特曼描述文化的类型学元语言的探索潜能与边界进行评价。洛特曼将“文本”理解为一种开放结构,对其概念进行了重新思考。在洛特曼看来,文本只有沉浸于符号域才能发挥作用,并以对话为前提,其特征可以通过与巴赫金的“对话”概念进行比较而彰显。巴赫金的对话交际主体是个人,持的是存在主义立场,而洛特曼的对话交际主体是语言,持的是整体性语言立场,他将关注点由个人转向文化。在对历史主义问题进行探讨时,洛特曼提出有必要创建人文知识的精确科学语言,强调文化类型学描述的元语言的工具性特征,同时还构想出两种类型学思想以建立跨文化交际的概念模型。
- 阿·克·伊·扎布利奥尼泽管月娥
- 关键词:洛特曼元语言
- 一部值得参考的研究型课程教科书——评张杰著《走向真理的探索》
- 2013年
- 本文较为深入地评述了2012年5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张杰著《走向真理的探索——白银时代俄罗斯宗教文化批评理论研究》一书,认为该书是一部值得我国高等学校研究型课程参考的教科书,为从宗教途径探索真理,提供了令人深思的新途径。
- 管月娥
- 关键词:白银时代文化批评理论
- 一个有力量的虚无主义者——毕巧林“英雄”形象的重释被引量:1
- 2013年
- 《当代英雄》的主人公毕巧林一直被学界视为19世纪俄国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然而把该形象置于整个欧洲文学的背景中进行考察,就会发现毕巧林与19世纪欧洲文学中的许多男主人公一样患有"世纪病"——否定一切的虚无主义。毕巧林的人生以体验为目的,人生的一切对他来说都是过程;但作为物质和精神世界的强者,他富有强烈的冒险精神,对周围世界具有超强的征服力和破坏力,是一位有力量的虚无主义者。毕巧林是作者的同时代人,该形象有着莱蒙托夫的许多影子,在某种意义上是作者的一种自我投射。
- 管月娥
- 关键词:莱蒙托夫《当代英雄》毕巧林虚无主义
- 俄罗斯文学研究中的问题意识
- 2012年
- 在俄罗斯文学研究中,尤其是19世纪,问题意识从表面上看似乎贯穿始终,然而有些问题并非是真正的问题。因为问题提出者并不需要读者去回答,所以实际上在中国和苏联的俄罗斯文学研究中,问题意识还较为薄弱。随着俄罗斯文学进入后苏联时代,文学研究的问题意识日渐引起关注。本文将结合文本分析,从经典文本的无限可解读性、文学创作和批评阐释的时空体以及俄罗斯哲学的多元主义和宗教文化的"聚和性"意识等方面阐明,经典文本的可阐释空间具有无限性,其发掘有赖于不同时代、不同社会读者的接受;同时由于身处不同时空体读者的接受阐释,其内涵往往又是变化不居的。这将有助于文学研究中问题意识的产生。所有这一切,与俄罗斯文学研究中深层的多元主义哲学基础与"聚和性"宗教意识密不可分。由此可进一步揭示文学批评的任务在于,发掘文本的可阐释空间,激发读者的思维和探索精神。
- 管月娥
- 关键词:俄罗斯文学时空体多元主义
- 乌斯宾斯基结构诗学理论研究
- 管月娥
-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 乌斯宾斯基与塔尔图-莫斯科符号学派被引量:4
- 2011年
- 本文探讨了俄罗斯著名的语言学家、符号学家和文艺理论家,塔尔图-莫斯科符号学派的另一重要领导人和创始者Б.А.乌斯宾斯基的学术活动,回顾和分析了有关该学派产生的政治文化背景、名称由来以及学术研究的独特风格,同时从俄国文化发展史角度指出塔尔图-莫斯科符号学派是俄罗斯两极性文化发展碰撞与融合的产物。
- 管月娥
- 关键词:符号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