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建威
- 作品数:18 被引量:46H指数:4
- 供职机构: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州市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老年人结直肠癌319例临床分析被引量:6
- 2006年
- 目的探讨老年人结直肠癌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00年6月~2005年6月收治的319例65岁以上结直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老年结直肠癌病人并存病达72.7%,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分别为31.9%和3.6%。术前并存病的有无和多少、年龄以及是否急诊手术与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有关(P<0.05)。结论重视老年病人的早期症状、早期诊断以及积极治疗并存病是降低手术并发症和死亡率的关键。
- 罗建威曹杰谭卫民庄思敏罗时敏莫隽全
- 关键词:结直肠癌老年人
- 不同营养方式对肝硬化大鼠肝切除术后肝脏自然杀伤细胞的影响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不同营养方式对肝硬化大鼠肝切除术后肝脏自然杀伤(NK)细胞数量和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硫代乙酰胺诱导大鼠肝硬化模型。将20只肝硬化大鼠按随机号码表法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和肠外营养组,每组10只,分别于肝切除术后1 d开始进行为期5 d的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大鼠肝脏NK细胞百分率;4 h51Cr释放法测定肝脏NK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肠内营养组的肝脏NK细胞百分率(22.2%±1.7%比17.4%±1.8%,P=0.000)和NK细胞杀伤活性均明显高于肠外营养组(41.6%±2.3%比37.1%±2.2%,P=0.000)。结论肠内营养可以增加肝硬化大鼠肝切除术后肝脏NK细胞的百分率和杀伤活性。
- 罗时敏刘建曹杰谭卫民罗建威
- 关键词:肝硬化肝切除术肠外营养自然杀伤细胞
- 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与病理关系分析
- 2004年
-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表现与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本院1995~2003年收治的34例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本组病例中位年龄57岁,肿瘤位于胃20例(59%),小肠7例(20%),大肠4例(12%),食道3例(9%)。主要症状有腹痛(59%),消化道出血(26%)。病理诊断良性15例,恶性19例,良性肿瘤平均大小为4.1cm,恶性平均为10.8cm。CD34、CD117、S鄄100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64%和47%,其阳性表达与肿瘤良恶性无关(P>0.05)。结论肿瘤免疫表型与良恶性无关。无论是良性还是恶性间质瘤,手术都是目前最重要的治疗手段。
- 罗建威谭卫民庄思敏莫隽全
- 关键词:恶性胃肠道间质瘤病理资料阳性表达率主要症状CD117
- 术中植入缓释氟尿嘧啶预防大肠癌术后肝转移的效果被引量:16
- 2006年
- 目的探讨预防大肠癌术后肝转移的新途径。方法将80例Dukes B,C期大肠癌患者,随机双盲分为根治性切除加植入缓释氟尿嘧啶组(研究组)和单纯根治性切除术组(对照组)。研究组大肠癌根治术后,分多点植入缓释氟尿嘧啶,对照组不做处理。随访观察患者术后肝转移及生存情况。结果研究组肝转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3年生存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研究组Dukes C期患者2,3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Dukes B期患者生存率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大肠癌根治术中植入缓释氟尿嘧啶可有效地降低肝转移发生率,提高Dukes C期患者的3年生存率。
- 莫隽全庄思敏谭卫民邓伟雄罗时敏罗建威
- 关键词:大肠肿瘤缓释氟尿嘧啶肝转移
- 不同营养途径对肝硬化大鼠肝切除术后肝脏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不同营养途径对肝硬化大鼠肝切除术后肝脏功能的影响。方法6只正常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30只肝硬化大鼠随机分为术前组6只,肝切除+颈内静脉插管术后1d组6只,肝切除+颈内静脉插管术后行肠外营养(PN)5d组6只,肝切除+胃造瘘术后1d组6只,肝切除+胃造瘘术后行肠内营养(EN)5d组6只。测定大鼠肝功能、肝组织白蛋白(ALB)mRNA的表达和肝组织信号传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的蛋白表达。结果与PN5d组比较,EN5d组血清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显著下降(P〈0.05),血清ALB、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显著升高(P〈0.05),肝组织ALB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5),肝组织STAT-3、Ki67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结论EN可以加快肝硬化大鼠肝切除术后肝功能的恢复,避免胆汁淤积,促进肝脏蛋白合成和残肝再生。
- 罗时敏曹杰罗建威谭明华
- 关键词:肝硬化肝切除术肠外营养肠内营养
- 肝硬化大鼠肝切除术后不同营养支持途径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肝硬化大鼠肝切除术后不同营养支持途径的作用。方法6只正常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30只肝硬化大鼠随机分为术前组6只,肝切除+颈内静脉插管术后1d组6只,肝切除+颈内静脉插管术后行PN5d组6只,肝切除+胃造瘘术后1d组6只,肝切除+胃造瘘术后行EN5d组6只。测大鼠肝功能、免疫功能、炎症反应和脂质过氧化指标。结果与PN5d组比较,EN5d组血清AST、ALT、ALP显著下降(P〈O.05),血清ALB、IGF-l显著升高(P〈0.05),外周血CD3^+、CD4^+、CD4^+/CD8^+显著升高(P〈0.05),血清IL-6、IFN-γ、TNF—α、MDA显著下降(P〈0.05),血清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结论EN可以加快肝硬化大鼠肝切除术后肝功能的恢复,避免胆汁淤积,促进肝脏蛋白合成,改善术后免疫功能低下,减轻炎症反应和脂质过氧化损伤。
- 罗时敏曹杰罗建威谭明华
- 关键词:肝硬化肝切除术肠外营养肠内营养
- IL-6强化的肠外营养对肝硬化大鼠肝切除术后残肝的影响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自细胞介素-6(IL-6)强化的肠外营养(PN)对肝硬化大鼠肝切除术后残肝的影响。方法6只正常大鼠为正常对照组(A组),24只肝硬化大鼠随机分为4组(B~E组,n=6):B组:肝硬化术前组,C组:肝切除+颈内静脉插管术后1d组,D组:肝切除术后行PN5d组,E组:肝切除术后行PN+IL-6 5d组。测大鼠肝功能,炎症反应和脂质过氧化指标,肝组织ALBmRNA的表达。结果与D组比较,E组血清AST、ALT、ALP显著下降(P〈0.05),血清ALB显著升高(P〈0.05);血清IFN-γ、TNF—α、MDA显著下降(P〈0.05),血清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肝组织ALB 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5)。结论PN+IL-6可以加快肝硬化大鼠肝切除术后肝功能的恢复,减轻炎症反应和脂质过氧化损伤,促进肝脏蛋白合成。
- 陈伟曹杰罗建威罗时敏杨平
- 关键词:肝硬化肝切除术肠外营养白细胞介素-6
- 胆酸对肝硬化大鼠肝大部分切除术后肝脏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胆酸对肝硬化大鼠肝切除术后肝脏功能的影响。方法24只肝硬化大鼠肝切除术后随机分为胆酸组和对照组喂养1周,每组12只。对照组给以标准饲料喂养,胆酸组给以含0.2%胆酸的饲料喂养。1周后检测大鼠胆汁分泌速度及胆汁总胆汁酸(TBA)含量,检测肝功能、有丝分裂指数(MI)、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标记指数、细胞核DNA含量。结果胆酸组胆汁分泌速度、胆汁TBA含量、血清ALB含量、MI、PCNA标记指数、细胞核DNA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胆酸可以增加肝硬化大鼠肝切除术后胆汁分泌速度及胆汁TBA含量,促进大鼠肝功能恢复和肝再生。
- 罗时敏谭卫民邓伟雄庄思敏莫隽全罗建威常颖智
- 关键词:肝硬化肝切除术肝再生胆酸
- 岩舒对人大肠癌细胞株HCT8/VCR多药耐药的逆转作用及P糖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研究岩舒对大肠癌耐药细胞株HCT-8/VCR的逆转作用及P糖蛋白(P-gp)表达的影响。方法 MTT法测定岩舒含药血清对HCT-8/VCR细胞株的逆转作用,并以流式细胞仪测定P-gp的表达。结果经岩舒含药血清作用72 h后,HCT-8/VCR细胞株对化疗的耐药性显著下降,对长春新碱逆转指数为0.893±0.085,其逆转倍数大于13.7倍,与维拉帕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HCT-8/VCR细胞的P-gp表达显著高于HCT-8(p<0.01),经岩舒含药血清作用后P-gp表达显著降低(p<0.01)。结论岩舒可以逆转人大肠癌耐药细胞株HCT-8/VCR的多药耐药性,其机制可能与其下调P-gp的表达有关。
- 莫隽全谭卫民庄思敏邓伟雄罗时敏罗建威常颖智
- 关键词:岩舒多药耐药大肠癌P糖蛋白
- 老年人结直肠腺瘤癌变的特点及外科治疗被引量:2
- 2004年
- 目的探讨老年人结直肠腺瘤癌变的临床特点及合理的外科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990~2004年收治的76例70岁以上的结直肠腺瘤癌变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情况。结果本组平均发病年龄77.5岁,男女比例为2.8∶1,平均病程2.6年。DukesA期占22.4%,B期占63.2%,C期占14.5%。术前并存疾病的发生率为68.4%,并存2种以上疾病者为40.8%。主要采取根治性切除及肠段切除术,分别占46.1%和43.4%。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2.9%,术后死亡率为2.6%,手术切除率100%。5年以上生存率为47.4%。结论对老年人结直肠腺瘤癌变患者,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加强术前并存疾病的处理和术后监测,可以提高手术耐受性和治愈率,降低手术风险和并发症发生率。
- 谭卫民邓伟雄庄思敏莫隽全罗建威
- 关键词:老年人结直肠腺瘤癌变外科治疗并存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