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永兴

作品数:8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嘉应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高等学校党的建设研究会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文化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4篇大学生
  • 4篇教育
  • 2篇公民意识
  • 2篇高校
  • 1篇大学生党员
  • 1篇大学生公民
  • 1篇大学生公民意...
  • 1篇大学生公民意...
  • 1篇大学生入党
  • 1篇大学生入党动...
  • 1篇当代大学生
  • 1篇党员
  • 1篇动机
  • 1篇信念
  • 1篇学生党员
  • 1篇学生入党
  • 1篇意识教育
  • 1篇政治
  • 1篇政治教育
  • 1篇治教

机构

  • 6篇嘉应学院

作者

  • 6篇胡永兴
  • 1篇刘奕涛
  • 1篇王翠平
  • 1篇何桂玲

传媒

  • 1篇文教资料
  • 1篇品牌
  • 1篇管理观察
  • 1篇传承
  • 1篇大学教育
  • 1篇佳木斯职业学...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对“90后”大学生入党动机的分析及对策——对嘉应学院学生入党动机的抽样调查被引量:1
2014年
"90后"大学生的入党动机关系到高校学生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也对高校党建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嘉应学院学生的入党动机进行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当前"90后"大学生的入党动机呈现功利性和盲目性等特征,我们应当从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拓宽教育渠道、规范入党程序和创新管理模式等方面端正大学生的入党动机。
韩伽伽胡永兴
关键词:入党动机
增强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途径探析被引量:2
2016年
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在提高大学生的自身综合素质、推动国家的健康、稳定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理论和实际上讲,高校都理所应当是开展公民意识教育的主阵地,笔者认为,可以通过改善高校教育环境、完善教育内容和形式、创新教育模式等途径,提高大学生的公民意识,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胡永兴韩伽伽
关键词:大学生公民意识
全媒体语境下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必要性研究
2015年
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已成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新视角。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可以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程、促进大学生自身的发展、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当前我国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的现状呈现不容乐观的趋势,具体表现为权利与责任意识淡漠、主体意识薄弱等;同时,全媒体语境又给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以上这些方面都从不同的角度凸显了全媒体语境下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必要性。
韩伽伽胡永兴
关键词:全媒体公民意识教育大学生
增强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的思考
2015年
坚持和增强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是我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四个全面"的思想保证。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的现状和问题,进一步分析影响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的因素,最后提出增强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的路径。
胡永兴韩伽伽
关键词: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实效性
试析公民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融合
2016年
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目的等方面具有一致性,但二者产生的历史和经济条件、中心观念有所区别,二者的相互融合既有基础又面临多种挑战。因此,通过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这一教学平台、利用新媒体这一网络平台、提高教师的公民教育水平等三方面的措施,以此有效推动公民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顺利互融。
韩伽伽胡永兴
关键词:公民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苏区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建设的意义与路径思考被引量:1
2022年
苏区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为高校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力量、革命实践的强大精神动力以及重要基础和先进文化力量。将苏区精神与高校思政课有机结合,充分发挥高校思政课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将其贯穿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贯穿高校的办学理念、思政课程和思政队伍建设中,进一步丰富了思政课的内容和形式,为立体化、跨时空的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源于过去、导向未来的深厚力量,对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和现实意义。
何桂玲刘奕涛胡永兴王翠平卢小陶
关键词:苏区精神立德树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