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磊

作品数:2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大隐静脉
  • 1篇大隐静脉高位...
  • 1篇单纯下肢静脉...
  • 1篇动脉
  • 1篇血性
  • 1篇隐静脉
  • 1篇早期诊断及治...
  • 1篇溶栓
  • 1篇溶栓治疗
  • 1篇手术
  • 1篇手术治疗
  • 1篇逆行
  • 1篇曲张
  • 1篇缺血
  • 1篇缺血性肠病
  • 1篇系膜
  • 1篇下肢
  • 1篇下肢静脉
  • 1篇下肢静脉曲张
  • 1篇疗效

机构

  • 2篇天津市第四中...

作者

  • 2篇苏磊
  • 1篇刘一东
  • 1篇李雪松

传媒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年份

  • 2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急性动脉缺血性肠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血管介入治疗在急性动脉缺血性肠病早期阶段的价值及应用方法。方法笔者所在医院2005年8月至2011年12月期间共收治急性动脉缺血性肠病患者9例,其中2008年以前的6例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2008年以后的3例患者,在短期内确诊并及时进行了溶栓或取栓治疗。结果开腹手术治疗的6例患者中,行单纯肠系膜上动脉取栓1例,单纯坏死肠管切除3例,肠系膜上动脉取栓加坏死肠管切除2例;手术后1周内死亡2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半年后因短肠综合征死亡1例。行介入治疗的3例患者中,行经导管溶栓治疗2例,球囊取栓加溶栓治疗1例;术后均恢复良好,顺利出院;术后分别随访6个月、9个月和2年,其中1例术后9个月因脑梗塞死亡。结论血管介入治疗在急性动脉缺血性肠病的早期诊治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一旦有可疑患者,应迅速进行影像学和血液学方面的检查以明确诊断,非创伤性血管成像技术(CTA)和血管造影(DSA)被认为是最有价值的诊断方法。明确诊断后,专业的血管外科医师的早期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
苏磊刘一东李雪松
关键词:介入治疗肠系膜上动脉缺血性肠病溶栓治疗
逆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的手术疗效观察
2013年
为探讨对于单纯下肢静脉曲张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本文收集了自2008--2012年间收住院的109例患者,采用逆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局部剥脱的方法手术治疗,临床效果较令人满意,现介绍如下。
苏磊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