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剑青
- 作品数:60 被引量:600H指数:8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8
- 2002年
- 目的 观察急性脑梗死 (ACI)患者血浆肾素活性 (PRA)及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浓度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 55例ACI患者急性期、恢复期的PRA、AngⅡ浓度 ,并与病灶大小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1 )ACI患者发病 3日内PRA和AngⅡ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分别P<0 0 1和P <0 0 5)和恢复期 (均P <0 0 5) ,恢复期AngⅡ浓度仍高于对照组 (P <0 0 5) ;(2 )ACI的PAR及AngⅡ浓度与患者是否伴高血压病无关 ,而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正相关 (分别为r=0 .72 ,r =0 .63) ;(3)PRA和AngⅡ浓度在大梗死灶组 (>3 .0cm2 )与中梗死灶组 (1 .5cm2 ~ 3 .0cm2 )之间无差异 ,但两组均高于腔隙性脑梗死组 (<1 .5cm2 ) (分别P <0 0 1和P <0 0 5)。结论 ACI早期PRA和AngⅡ水平应激性升高 ,提示肾素 血管紧张素系统参与了ACI形成的病理过程 。
- 石静萍张颖冬葛剑青钱敏方群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血浆肾素
- 联合康复治疗对脑梗死患者下肢功能恢复及步行能力的影响研究
- <正>目的探讨采用联合康复治疗(康复治疗技术、头穴透刺、反馈式功能性反馈式功能性电刺激)对脑梗死患者下肢功能恢复及步行能力的影响,为临床上寻求一种更有效、联合的康复治疗技术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析因分析研究设计方案,...
- 葛剑青高润
- 关键词:下肢功能恢复功能性电刺激康复治疗
- 文献传递
- 急性起病自身免疫性小脑共济失调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转归
- 2025年
- 目的分析急性起病的自身免疫性小脑共济失调(autoimmune cerebellar ataxia,ACA)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转归。方法收集2021年11月至2024年3月南京脑科医院收治的5例ACA患者,其中男4例,女1例,年龄16~49岁。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症状、检查结果、治疗及转归资料。结果5例患者均有前驱症状,以发热最为常见,其次为头痛及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表现为步态不稳5例,构音障碍3例,眩晕1例,左右摇头1例。3例伴有小脑外神经系统表现,包括视物模糊、周围神经病变及认知功能障碍。3例检测出抗小脑抗体,其中抗Homer3抗体、抗ATP1A3抗体、抗Hu抗体阳性各1例。4例脑脊液白细胞增高呈淋巴细胞性炎症,5例脑脊液蛋白轻-中度增高,3例脑脊液特异性寡克隆区带阳性。1例颅脑MRI显示一过性右侧小脑半球点状高信号,长期随访出现小脑及脑桥萎缩。所有患者接受一线免疫治疗及吗替麦考酚酯(mycophenolate mofetil,MMF)长程免疫治疗。5例均对一线免疫治疗有反应,其中4例预后良好,1例抗Homer3抗体阳性患者预后不良。结论急性起病的ACA患者均有前驱症状,以步态不稳的小脑共济失调为主要表现;脑脊液呈炎症或免疫反应,抗小脑抗体和/或寡克隆带阳性;一线免疫治疗一般有效,多数患者经MMF长程免疫治疗无复发,少数患者预后不佳,推测可能与抗体类型有关;应对肿瘤筛查阴性的副肿瘤小脑变性患者进行长期随访和定期复查。
- 李再利余年余传勇马文颖黄舒扬葛剑青苗爱亮
- 关键词:小脑共济失调自身免疫
- Hallervorden-Spatz综合征1例报告
- 2007年
- 董靖德石静萍葛剑青
- 关键词:HALLERVORDEN-SPATZ综合征病例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 α-触核蛋白病的前驱征——快速眼动期睡眠行为障碍(附1例报告)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提高对快速眼动期睡眠行为障碍(RBD)可作为α-触核蛋白病的前驱表现的认识。方法通过对一典型病例进行分析,阐述RBD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及与α-触核蛋白病的关联性。结果本例患者主要表现为快速眼动期睡眠时的发作性肢体异常活动增加、行为紊乱,9年后出现帕金森症表现;头颅MRI示双侧大脑半球半卵圆中心、放射冠、基底节区多个点状长T1、长T2异常信号。结论RBD的临床表现以REM时发作性行为障碍为主,脑干、纹状体和皮质灌注改变参与RBD的发病机制;与α-触核蛋白病关系密切,RBD可能为其前驱症状。
- 张颖冬陆杰石静萍葛剑青陈惠玲
- 关键词:神经变性疾病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白介素-18和组织因子水平变化及其与凝血功能的关系被引量:8
- 2010年
-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白介素(IL)-18和组织因子(TF)水平的变化及其与凝血功能关系。方法 79例ACI患者(ACI组)于入院次日、25名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于体检当日早晨,分别检测血清IL-18、TF水平和凝血功能。结果 ACI组患者的血清IL-18、TF水平[(282.22±127.45)pg/ml,(2.10±1.23)n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31.13±37.17)pg/ml,0.67±0.34)ng/ml](P<0.01~0.001);ACI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中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及纤维蛋白原(Fib)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ACI组患者血清TF水平与凝血酶原时间及Fib水平呈正相关(r=0.376,r=0.473,P<0.05~0.01)。结论血清IL-18与TF水平异常增高是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血栓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抗凝及降纤治疗通过抑制TF水平逆转该病理过程。
- 顾昊石静萍葛剑青康丽莉李晓波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白介素-18凝血功能
- 新型和传统抗癫痫药治疗新诊断癫痫患者的评价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评价新型和传统抗癫痫药(AEDs)单药治疗新诊断癫痫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前瞻性收集143例新诊断癫痫患者,分为卡马西平(CBZ)、丙戊酸钠(VPA)、托吡酯(TPM)和拉莫三嗪(LTG)治疗组,其中CBZ用于癫痫部分性发作,VPA用于癫痫全面性发作,而TPM和LTG用于各种类型癫痫发作,至少观察1年。采用生存分析Kaplan-Meier法比较治疗后癫痫初次发作时间、治疗失败时间,同时比较各组患者达"6月、1年无发作"比例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4组AEDs单药治疗后至癫痫初次发作时间、治疗失败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BZ、VPA、TPM和LTG组"6月无发作"率分别为80%、78%、87.9%、63.3%(均P>0.05);"1年无发作"率分别为70%、66%、66.7%、50%(均P>0.05)。TPM组不良反应率为63.3%,高于CBZ组(20%)、VPA组(24%)(均P<0.01),而LTG组不良反应率为16.7%,与CBZ、VPA组相当(均P>0.05)。结论从疗效和安全性综合考虑,新型AEDs治疗癫痫并不优于传统AEDs,其中TPM轻、中度不良反应还明显高于传统AEDs。
- 晏玉奎狄晴余年蒋颖王凌玲葛剑青
- 关键词:抗癫痫药预后
- 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足底压力测定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 2009年
-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ACI)偏瘫患者足底压力测定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1例ACI偏瘫患者,采用德国Zebris测力板,于治疗前、治疗后30 d进行足底压力测试,记录足底各区压力值。结果治疗前患侧足底各区压力明显小于健侧(均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侧第1跖骨、足跟内侧、第3跖骨和足弓部压力明显升高(P〈0.05~0.01)。治疗后健侧足弓部压力峰值显著下降(P〈0.01),而足跟内侧与治疗前比较压力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包络椭圆方向角显著改变(P〈0.01),压力中心水平偏离参数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轨迹总长度与轨迹包络面积的比值(1.39)比治疗前(1.65)明显下降。结论足底压力测量技术能客观、定量地评价ACI患者站立和行走功能,全面反映ACI患者治疗后步行的动力学状况,对指导ACI康复治疗及疗效判断有意义。
- 葛剑青陈建军叶强钱竞光高润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偏瘫足底压力
- 脑梗塞患者红细胞变形性的观察及东菱克栓酶的治疗作用
- 1997年
- 葛剑青李作汉陈德才
- 关键词:脑梗塞红细胞变形东菱克栓酶
- 南京市康复治疗师职业倦怠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 目的调查了解南京市康复治疗师职业倦怠现状以及其影响因素,为医院管理者采取有效的方法预防和降低职业倦怠所带来的不良影响。方法本研究以南京市为例,利用职业倦怠量表-服务行业版(MBI-HSS)对南京市康复治疗师采取随机整群抽...
- 葛剑青高润
- 关键词:康复治疗师职业倦怠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