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南

作品数:7 被引量:32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眼睑
  • 2篇视网膜
  • 2篇视网膜病
  • 2篇视网膜病变
  • 2篇术式
  • 2篇术式治疗
  • 2篇网膜
  • 2篇病变
  • 1篇单抗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生成
  • 1篇血管生成素
  • 1篇血管生成素-...
  • 1篇眼表
  • 1篇眼表疾病
  • 1篇眼轮匝肌
  • 1篇眼用
  • 1篇眼用凝胶
  • 1篇眼症
  • 1篇眼睑松弛

机构

  • 7篇河南科技大学...

作者

  • 7篇董南
  • 2篇魏菁
  • 2篇吴哲
  • 2篇尚利晓
  • 1篇尚琳
  • 1篇范先群
  • 1篇孙英

传媒

  • 2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中国现代医药...
  • 1篇现代药物与临...
  • 1篇中华眼外伤职...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2
  • 1篇2008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羊膜移植在眼表疾病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羊膜在眼表疾病中的应用。方法参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分析归纳目前国内外羊膜移植在眼表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情况,并加以综述。结果新鲜羊膜与保存羊膜均可有效治疗眼表疾病,使用来自健康剖宫产产妇的羊膜,经过处理移植于眼表,用于眼表一些疾病的治疗。结论羊膜可以广泛的应用于眼表疾病的治疗当中。
董南
关键词:羊膜眼表疾病
rhEGF联合卡波姆眼用凝胶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后干眼症的效果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研究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联合卡波姆眼用凝胶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PHACO)后干眼症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法将2016年2月~2021年2月我院PHACO后干眼症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观察组使用rhEGF联合卡波姆眼用凝胶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泪膜稳定性、炎症因子及氧化应激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00%)高于对照组(7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IT、BUT、泪膜厚度、SOD高于对照组(P<0.05),IL-6、IL-1β、TNF-α、PDO、LPO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rhEGF联合卡波姆眼用凝胶治疗PHACO后干眼症的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泪膜稳定性,降低炎症因子及氧化应激水平。
吴哲董南尚利晓
关键词: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干眼症
两种术式治疗鼻泪管阻塞的效果比较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比较外路泪囊鼻腔吻合术、泪道内窥镜下泪道疏通联合人工鼻泪管置入术治疗鼻泪管阻塞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60例鼻泪管阻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其治疗方法分组。其中吻合组29例采用外路泪囊鼻腔吻合术,置管组31例采用泪道内窥镜下泪道疏通联合人工鼻泪管置入术。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及术后6个月的临床疗效。记录其术前、术后6个月的眼表视觉质量[干眼症问卷调查表(DEQ)、泪液分泌量、泪膜破裂时间、泪液中神经肽P物质(SP)]、生活质量[眼表疾病指数(OSDI)]、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置管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吻合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DEQ、OSDI指数各维度评分及总分较术前均下降(P均<0.05),且置管组低于吻合组(P<0.05)。而两组泪液分泌量、泪膜破裂时间、SP与术前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过程中,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泪道内窥镜下泪道疏通联合人工鼻泪管置入术、外路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均可有效改善鼻泪管阻塞患者溢泪、干眼等症状,且安全性高,但前者具有手术时间短、失血量少等特点,更有利于术后恢复并提高其远期生活质量。
董南魏菁尚琳
关键词:鼻泪管阻塞外路泪囊鼻腔吻合术泪道内窥镜
芪明颗粒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0
2022年
目的观察芪明颗粒联合胰激肽原酶肠溶片治疗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20年12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收的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100例(158眼),根据信封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76眼)和治疗组(50例,82眼)。对照组患者口服胰激肽原酶肠溶片,1片/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温水冲服芪明颗粒,1袋/次,3次/d。两组均连续用药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疗效,比较两组的视力情况、视网膜血流动力学、血清炎性因子、新生血管指标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50.00%、74.3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视野灰度值、视野平均缺损指数较治疗前下降,视力值较治疗前升高(P<0.05);并且治疗组的视野灰度值、视野平均缺损指数低于对照组,视力值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眼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的阻力指数(RI)较治疗前下降,峰值血流速度(PSV)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组的眼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的RI低于对照组,眼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PSV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治疗组的血清IL-6、hs-CRP、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生成素-2(Ang-2)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治疗组的血清VEGF、Ang-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芪明颗粒联合胰激肽原酶肠溶片治疗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患者眼底微循环和视功能,降低机体炎症反应,减少血管的过度增生,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
吴哲董南尚利晓
关键词:芪明颗粒胰激肽原酶肠溶片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血管生成素-2
联合术式治疗重度麻痹性眼睑外翻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观察和探讨应用阔筋膜悬吊联合睑板缩短术式治疗重度麻痹性下睑外翻的疗效。方法:根据麻痹性睑外翻的病理原因,利用异体阔筋膜悬吊加强睑板支撑,睑板缩短收紧松弛的眼睑并提升下垂的眼尾。术中观察眼睑位置及睑裂长短做到双侧基本对称。结果:18例患者随访3~18个月,术后下睑外翻症状都得到矫正,眼睑闭合不全及溢泪症状消失,皮肤瘢痕不明显。结论:阔筋膜悬吊联合睑板缩短治疗重度麻痹性下睑外翻效果满意。
董南孙英范先群
关键词:眼睑外翻联合术
雷珠单抗玻璃体内注射联合光凝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效果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评价雷珠单抗玻璃体内注射联合光凝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7年12月早产儿视网膜病变30例(60眼)的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雷珠单抗玻璃体内注射治疗。对治疗后附加病变再次出现、烤及暗上新生血管不完全消退者进行激光光凝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果经雷珠单抗玻璃体内注射治疗后,随访6周,38眼(63.3%)病变完全消退,新生血管及出血吸收,病变瘢痕化或血管继续发育至锯齿缘。有22眼(36.7%)复发,包括阈值期4眼,阈值前期4眼,急进型14眼,均进行激光光凝治疗后病变完全消退,再次随访6周,病情稳定,未复发。本组患儿均未发生治疗相关并发症。结论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对雷珠单抗玻璃体内注射治疗后复发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可获得满意疗效。
董南
改良式眼轮匝肌缩短术治疗下睑内翻合并眼睑松弛的短期效果观察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改良式眼轮匝肌缩短术治疗下睑内翻合并眼睑松弛的短期效果。方法抽取2016年2月至2019年7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断为下睑内翻合并眼睑松弛患者72例(81眼),按手术方案分为传统组36例(39眼)与改良组36例(42眼)。传统组采用单纯眼轮匝肌缩短术,改良组采用改良式眼轮匝肌缩短术。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眼部症状评分、美学指标、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改良组总有效率为97.62%(41/42),高于传统组的82.05%(32/39),P<0.05。术后3个月,改良组眼部畏光、刺激感、异物感评分低于传统组(t=18.586、9.478、15.696,P<0.05),改良组睑裂宽度短于传统组(t=6.383,P<0.05),睑裂角、睑裂倾斜度大于传统组(t=3.576、13.409,P<0.05)。改良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组,χ^(2)=3.896,P=0.048。改良组复发率为2.50%(1/40),低于传统组的15.63%(5/32),但P>0.05。结论改良式眼轮匝肌缩短术治疗下睑内翻合并眼睑松弛短期效果良好,可改善临床症状和眼部美学指标,且并发症少。
董南魏菁
关键词:眼睑下睑内翻眼轮匝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