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文君
- 作品数:3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杭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不同切削模式lasik手术的短期临床疗效评价
-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切削模式:单纯 ASA(aberration smart ablation)模式、波前像差引导下的 ASA 模式(wASCA)、波前像差联合虹膜定位双重引导下的 ASA 模式(IR+WASCA)下 las...
- 毛玲娜蒋文君杨亚波
- 文献传递
- 高度近视候选基因定位和筛查的研究进展
- 2007年
- 高度近视在人群中患病率较高,有家族性和明显的遗传倾向,是致盲的重要原因之一。高度近视有显著的遗传异质性,存在多种遗传模式和多个候选致病基因。通过全基因组扫描,连锁分析和DNA序列分析等方法,在人群中已发现多个候选基因,为揭示高度近视的遗传学病因提供了条件。
- 蒋文君杨亚波
- 关键词:高度近视候选基因基因定位
- 三种个体化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手术的临床疗效评估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评估3种不同的个体化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手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Q值优化的非球面像差切削(aberration smart ablation,ASA)模式、波前像差引导下的ASA模式(WASCA)、波前像差联合虹膜定位双重引导的ASA模式(IR+WASCA)的临床疗效。方法:连续选取96位近视患者,随机选定患者的某一眼参与研究,共96眼。其中30眼行ASA手术(ASA组),32眼行WASCA手术(WASCA组),34眼行IR+WASCA手术(IR+WASCA组)。术前3组等效球镜值(SE)、年龄、性别、瞳孔大小及高阶像差大小均无统计学差异。术后1个月、3个月复查裸眼视力、屈光度及波前像差。结果:术后三组1个月、3个月裸眼视力≥0.8者均为100%,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其中WASCA组术后裸眼视力100%≥1.0。三组术后1个月、3个月的屈光不正均在±0.50 D范围内。术后1个月、3个月三组间SE、高阶像差均方根及其改变量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不同模式下LASIK术后总高阶像差、总彗差、总球差均增大,手术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3种个体化LASIK手术效果稳定,准确性、安全性、可预测性高,WASCA组术后视力相对其他两组更佳。
- 毛玲娜蒋文君杨亚波
- 关键词:角膜磨镶术激光原位角膜地形图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