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明珠
- 作品数:8 被引量:94H指数:4
- 供职机构:漳州市中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卫生厅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针刺单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 2008年
- 颈椎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已成为严重影响人类生活质量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该病尚无特效疗法。手术治疗复杂、风险大,故患者多愿意接受非手术治疗。非手术疗法是颈椎病治疗的基本方法,而其中的针灸疗法显示了不可替代的优越性。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方法多,疗效好,但选穴亦多,治疗步骤繁琐。而单穴疗法具有简、便、廉、验的特点。
- 李兆文林峻山赵学田蒋明珠林石明张云凌
- 关键词:神经根型颈椎病针刺疗法单穴
- 刺血疗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90例对照研究
- 目的:观察刺血疗法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9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 A 组、B 组、C 组,分别采用点刺穴位放血5ml、10ml 及内服西药等3 种方法治疗。结果:B 组止痛效果最好,疗效优于其它二组...
- 李兆文林石明林俊山蒋明珠许跃龙苏友新
- 关键词:刺血疗法
- 文献传递
- 刺血疗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90例对照研究被引量:60
- 2004年
- 目的 :观察刺血疗法不同刺血量及西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 ,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 :将 9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A组、B组、C组 ,分别采用点刺穴位放血 5mL、10mL及内服西药 3种方法治疗。结果 :B组止痛效果最好 ,疗效优于其它两组 ;B组与C组降血尿酸效果与A组相比 ,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 ,B组与C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B组与其它两组降尿尿酸效果相比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结论 :刺血疗法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 ,疗效与出血量有关 ,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血尿酸的合成 ,促进尿尿酸排泄 ,发挥其疗效。
- 李兆文林石明林俊山蒋明珠许跃龙苏友新
- 关键词:刺血疗法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对照研究血尿酸针灸疗法
- 青霉素钠致速发型过敏反应及青霉素皮试方法的探讨
- 目前国内现行的青霉素皮试方法规定,所有的青霉素类药物均采用青霉素钠(钾)做为皮试液.笔者认为其科学性值得商榷,因为青霉素过敏反应的致敏物主要是青霉素的降解产物苄青霉噻唑酰(BPO)和苄青霉烯酸盐[1],而它们的含量(或称...
- 陈德海蒋明珠蓝志英
- 关键词:青霉素钠速发型过敏反应青霉素皮试方法
- 文献传递
- 刺血疗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23例对照观察
- <正>目的:采用刺血疗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血尿酸、尿尿酸及RNA酶的变化。方法:门诊及住院痛风患者随机分为刺血组23例,中药组8例,西药组19例。刺血组:①取穴:曲池(双)、阳池(单)、阳溪(双)、...
- 李兆文黄耀恒林俊山沈仕国蒋明珠许耀龙高建平曾尚波周维骥吴小玲
- 文献传递
- 刺血疗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23例对照观察被引量:22
- 1993年
- 采用刺血疗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血尿酸、尿尿酸及 RNA 酶的变化。结果表明:刺血纽有效率100.00%,痛风灵组有效率75.00%,西药组有效率68.43%。其理化指标亦有明显变化,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意义。提示刺血能促进尿尿酸排泄,抑制血尿酸的合成,促进患者免疫功能趋向正常,使机体对嘌呤类代谢起调节作用,达到治疗目的。
- 李兆文黄耀恒林俊山沈仕国蒋明珠许耀龙高建平曾尚波周维骥吴小玲
- 关键词:痛风针灸疗法刺血疗法尿酸
- 针刺配合促通仪治疗肩—手综合征被引量:11
- 2003年
- 蒋明珠张鹤宾
- 关键词:针刺疗法疗效
- 针刺加电针治疗颈性眩晕42例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研究针刺加电针对于颈性眩晕的治疗效果以及可行性。方法采取回顾分析的方式,对80例随机选取的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颈性眩晕患者的临床实践效果资料实行回顾对照的分析,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在对颈性眩晕的治疗方面,针刺加电针具有良好治疗功效。结论对颈性眩晕采取针刺加电针治疗方式,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而且其也具有很好的安全性,是目前治疗颈性眩晕的主要方法之一。
- 蒋明珠
- 关键词:颈椎病眩晕针刺电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