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焰
- 作品数:7 被引量:65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省植物药深加工工程研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江苏省高校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 超细粉体二丸的生物药剂学研究
- 郭立玮李凤生金万勤詹秀琴袁红宇黄芳胡小鹰刘陶世王明艳宋洪昌袁铸人刘红梅彭国平沈强薛焰
- 本研究以基苍术、黄柏、马钱子等中药及有关复方为对象,采用中药学、粉体工程学、药物动力学等跨学科研究的方法,以较超细粉体和普通粉体在表征、体外溶出度及体内吸收,分布等过程中的差别,为超细粉体技术在中药领域的应用奠定相关基础...
- 关键词:
- 关键词:超细粉体二妙丸生物药剂学
- 超临界萃取与溶剂法联用提取滁菊有效成分的工艺研究被引量:13
- 2004年
- 目的 优选提取滁菊有效成分的工艺条件。方法 采用超临界CO2 萃取滁菊中挥发油 ,然后醇提滁菊药渣 ,以绿原酸转移率为指标 ,通过L9(34 )正交试验设计 ,对提取工艺的乙醇浓度、溶媒用量、提取时间 3个因素进行优选研究 ,筛选出滁菊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 滁菊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 :采用萃取压力 10MPa ,萃取温度 4 5℃ ,分离温度4 5℃ ,超临界萃取滁菊 2h ,再用 2 2倍量的 70 %乙醇 ,提取 2h。结论 优选得到的工艺稳定可行。
- 薛焰郭立玮沈静陈峰张端珣
- 关键词:滁菊超临界萃取溶剂法挥发油绿原酸
- “药食同源”物质基础研究是中医药膳产业化国际化的关键——关于新型中医药膳的思考(Ⅰ)被引量:8
- 2003年
- 阐述了新型中医药膳的时代特征及其产业化、国际化发展方向。在研究分析卫生部“既是食品又是药品”品种功用主治、鉴定学 (药用部位 )来源及所涵盖成分类型的基础上 ,指出“药食同源”
- 杨军薛焰郭立玮陈峰
- 关键词:药膳药食同源
- 高新技术是中医药膳技术创新的突破口——关于新型中医药膳的思考(Ⅱ)被引量:2
- 2003年
- 系统介绍了超临界流体萃取、膜分离、大孔树脂吸附、超细微粉碎等中药制备高新技术及多种新剂型在新型中医药膳的应用。指出中医药膳是多学科交叉的边缘领域 ,所含的学术与技术问题涉及到中医药、现代营养、中药化学、中药制剂学、食品学、药理学。
- 杨军薛焰郭立玮
- 关键词:药膳剂型
- 超细粉体二妙丸的生物药剂学研究
- 郭立玮李凤生金万勤詹秀琴黄芳袁红宇胡小鹰刘陶世王明艳宋洪昌袁铸人文红梅彭国平沈强薛焰
- 该项目“超细粉体二妙丸的生物药剂学研究”为江苏省科委应用基础研究项目,项目编号:BJ97137。主要研究内容及其技术原理、性能指标、创新点简述如下:该研究以苍术、黄柏、马钱子等中药及有关复方为对象,采用中药学、粉体工程学...
- 关键词:
- 关键词:超细粉体二妙丸生物药剂学
- 药理效应法测定超细粉马钱子和普通粉马钱子的药动学参数被引量:30
- 2002年
- 目的 以药理效应法研究超细粉体技术对马钱子药物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以热板法镇痛效应为指标 ,测定了 2种不同粒径马钱子粉末药物动力学参数。结果 2种马钱子粉末给药后体存量的表观动力学过程符合一室开放模型 ,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普通马钱子粉为 :Ke =0 .10 94h 1 ,Ka =0 .85 45h 1 ,t1 / 2 (Ka) =0 .8112h ,t1 / 2 (Ke) =6.3 3 5h ,T(peak) =2 .75 86h ,C(max) =2 9.7179mg/kg ,AUC =3 67.3 0 74(mg/kg)·h ,Cl/F(S) =0 .163 4(mg·kg- 1 ) / [h·(mg·kg- 1 ) - 1 ] ;超细马钱子粉为 :Ke =0 .163 7h 1 ,Ka =2 .40 49h 1 ,t1 / 2 (Ka) =0 .2 882h ,t1 / 2 (Ke) =4.2 3 3 9h ,T(peak) =1.1989h ,C(max) =3 0 .415 8mg/kg ,AUC =2 2 6.0 779(mg/kg)·h ,Cl/F(S) =0 .2 65 4(mg·kg- 1 ) / [h·(mg·kg- 1 ) - 1 ]。结论 超细粉体技术既可加快马钱子在体内的吸收 ,使其迅速发挥疗效 。
- 薛焰郭立玮袁红宇郑方鸣
- 关键词:马钱子超细粉体药物动力学药理效应法
- 超细粉体技术对马钱子中士的宁在体内分布的影响被引量:20
- 2002年
- 目的 研究超细粉体技术对马钱子主要成分士的宁在小鼠体内分布的影响。方法 小鼠以 1 0 0mg/kg剂量灌胃给予 2种不同粒径的马钱子粉末后 ,在规定的时间摘取各脏器 ,匀浆提取后用高效液相法测定其中士的宁浓度。结果 马钱子超细粉给药组士的宁在各组织器官中吸收、分布、排泄普遍快于普通粉组 ,且在体内脏器含量明显高于普通粉组。结论 超细粉体技术可加快马钱子在体内的吸收、分布而减少其在体内蓄积。
- 袁红宇郭立玮薛焰郑方鸣黄芳
- 关键词:马钱子超细粉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