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业立

作品数:98 被引量:663H指数:16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海洋局青年海洋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89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2篇专利

领域

  • 87篇天文地球
  • 7篇生物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电子电信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理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9篇海浪
  • 13篇数值模拟
  • 13篇黑潮
  • 13篇值模拟
  • 12篇环流
  • 8篇高度计
  • 7篇东海黑潮
  • 7篇动力学
  • 7篇卫星高度计
  • 7篇海浪数值模式
  • 6篇波浪
  • 5篇湍流
  • 5篇涡旋
  • 5篇南黄海
  • 5篇PN断面
  • 4篇大洋
  • 4篇大洋环流
  • 4篇中尺度
  • 4篇输运
  • 4篇海面

机构

  • 86篇国家海洋局第...
  • 12篇中国科学院
  • 1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1篇海洋环境科学...
  • 8篇海洋环境科学...
  • 2篇山东科技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广东海洋大学
  • 1篇兰州大学
  • 1篇青岛大学
  • 1篇中国水利水电...
  • 1篇国家海洋局
  • 1篇青岛天骄无人...

作者

  • 98篇袁业立
  • 26篇乔方利
  • 14篇华锋
  • 10篇万振文
  • 9篇夏长水
  • 9篇潘增弟
  • 8篇陈红霞
  • 8篇郑全安
  • 6篇刘学海
  • 6篇戴德君
  • 6篇韩磊
  • 5篇宋振亚
  • 5篇杨永增
  • 5篇孙乐涛
  • 5篇郭炳火
  • 4篇赵伟
  • 3篇庄展鹏
  • 3篇于卫东
  • 3篇尹训强
  • 3篇张书文

传媒

  • 21篇海洋科学进展
  • 20篇海洋学报
  • 12篇海洋与湖沼
  • 6篇中国科学(D...
  • 5篇自然科学进展
  • 4篇黄渤海海洋
  • 4篇中国科学(B...
  • 3篇科学通报
  • 3篇海洋环境科学
  • 3篇水动力学研究...
  • 2篇物理学报
  • 1篇世界科技研究...
  • 1篇海洋科学
  • 1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海洋技术
  • 1篇中国科学:地...
  • 1篇第七届全国工...
  • 1篇第十四届全国...
  • 1篇中国科协首届...

年份

  • 3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8
  • 7篇2007
  • 6篇2006
  • 4篇2005
  • 10篇2004
  • 8篇2003
  • 4篇2002
  • 2篇2001
  • 3篇2000
  • 2篇1999
  • 2篇1998
  • 4篇1997
9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振荡流场在海洋物质长期输运过程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04年
 关于潮流对物质长期输运过程的作用,早期侧重于考虑潮流振荡部分的影响,潮致余流被揭示之后倾向于强调非振荡部分的影响。本文采用一个新的海洋物质长期输运模型,通过数值实验发现潮流的振荡部分,或者更一般性地说振荡流场对物质长期输运过程的影响,不仅可以与潮流的非振荡部分和涡团的扩散作用相比拟,而且在浅海通常大大强于后面二者。振荡流场的平流输运作用可以等效地参数化为扩散作用,这种参数化具有相当高的准确性,并且全场仅仅依赖于唯一的具有长度量纲的经验常数。研究还发现振荡流场长期输运作用数值模拟适用迎风差分格式,而不适用中心差分格式。
万振文袁业立曲媛媛
关键词:物质输运水动力学
基于二阶矩闭合模式平衡解的海浪生湍流混合系数解析估计被引量:2
2013年
从次小尺度海洋运动方程和运动近各向同性假定出发,本文给出高确定性的海洋湍流二阶矩闭合方程和特征量变化方程.这组方程描述波动、涡旋和环流等较大尺度运动对海洋湍流的剪切不稳定性生成机制.同时,基于海浪破碎是湍流海面生成主要机制的认识,本文按破碎海浪统计理论给出湍流特征量变化方程的海面边界条件,包括由破碎能量损耗和卷入深度分别确定的海面动能通量和动能耗散率.根据上层海洋湍流特征量方程的平衡解和关于动能耗散率的观测资料,本文得到海浪生湍流混合系数的解析估计.所得到的海浪生湍流动能耗散率与观测资料进行了定性与定量对比,混合系数与先前Prandtl混合长度理论估计的一致性检验.
袁业立乔方利尹训强韩磊卢铭
海洋动力系统数值模式体系的发展与应用
提出海洋动力系统数值模式体系发展思路,将海洋分为小尺度(以海浪运动为典型尺度)、中尺度(以内波运动为典型尺度)、大尺度(以环流运动为典型尺度)和近海面海气界面四个子系统,考虑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在现代计算条件支持下,...
乔方利夏长水宋振亚袁业立
文献传递
海浪破碎统计及其在海-气通量估计中的应用——Ⅰ.理论模型被引量:8
2003年
以5阶Stokes波作为破碎统计模型的原始波场,重新导出了破碎水体体积和白冠覆盖率等统计量。基于海浪破碎是海-气强交换过程中的重要控制机制这一观测事实,主要开展了破碎过程对海-气热通量和水汽通量交换的影响研究,导出了气泡在海面平均体积通量和浪花水滴海面谱分布的理论表达式,建立了破碎气泡和浪花水滴热通量和水汽通量交换的物理模型,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海-气通量交换模式奠定了基础。
张书文袁业立
关键词:海浪破碎STOKES波海-气通量破碎波
黄海冷水团上升流对叶绿素垂向分布的影响被引量:16
2002年
利用黄海冷水团物理-生态耦合模式,对冷水团水域叶绿素垂向分布的季节变化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物理模式为冷水团热动力模型;生态模式主要考虑叶绿素、营养盐和食植浮游动物基本状态变量的耦合方程。研究结果表明,黄海冷水团上升流对叶绿素垂向分布的夏季上层结构具有显著影响。整个夏季,受上升流的影响,叶绿素垂向分布最大值的位置向海面抬升,量值增大,混合层叶绿素的平均浓度增加。与实测资料比较表明,考虑冷水团上升流的影响比不考虑上升流与实测结果符合要好。
张书文夏长水袁业立
关键词:垂向分布冷水团叶绿素上升流浮游动物
黄海冷水团水域物理-生态耦合数值模式研究被引量:23
2002年
以物理-生态耦合数值模式为研究手段,对黄海冷水团水域叶绿素和营养盐垂向分布的季节变化进行了研究.模式成功地揭示了叶绿素和营养盐垂向分布季节变化的主要特征,叶绿素垂向分布最大值形成和演变过程、两次大量繁殖期及物理过程对其夏季垂向结构的影响.与实测资料比较表明:数值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张书文夏长水袁业立
关键词:叶绿素数值模拟营养盐垂向分布
波浪破碎卷入气泡的泡径分布理论模型被引量:1
2007年
借助相似性定理推导出波浪破碎形成的气泡总数与气体体积卷入率、湍流能谱密度以及表面张力之间的关系,得出泡径谱的指数为-2.5+nd,其中nd取决于湍流能谱在黏性耗散区的分布.利用引入的两个破碎统计量,进一步导出了破碎过程中的气体体积卷入率Q的表达式,建立了泡径谱与波浪要素的联系.在此基础上,利用观测结果提出两点假设,并据此将泡径谱N(a)推广为随泡径和深度的分布函数N(a,z).
韩磊袁业立
关键词:波浪破碎
波浪和潮流混合对黄海、东海夏季温度垂直结构的影响研究被引量:32
2004年
首先对影响垂向混合的物理过程进行了分类 ,进而讨论了波浪运动和潮流运动所造成的混合及其对温度垂直结构的影响 .基于 3种混合方案对黄海、东海温度垂直结构进行了数值模拟实验 ,结果表明 :夏季波浪的混合对黄海、东海上混合层起控制作用 ,潮流混合对 30m左右的近底层起控制作用 ,潮流混合是南黄海断面海温呈台状分布的主要成因 .南黄海东侧的温跃层通风是由于强波浪以及潮流对应的混合共同作用的结果 .同时考虑波浪混合和潮流混合所模拟的黄海、东海海洋温度垂直结构特征与实际观测基本一致 .对近海而言 ,波浪混合和潮流混合是进行温度跃层和密度跃层数值模拟的关键过程 .
乔方利马建夏长水杨永增袁业立
关键词:波浪南黄海海温跃层夏季
一个新的破碎波统计模式被引量:11
1993年
由运动方程和涡度方程所导得的两个首次积分估计给出了海波破碎的发生条件和破碎波的波面限制。由这两个条件所构造的新的破碎波统计模式,可导出海波的破碎面积率、破碎体积率和破碎能量损耗率的解析表达式,加之一个简单的白冠物理模型又导出了一个新的白冠覆盖率的解析表达式。
袁业立华锋N.E.HuangM.A.Donelan
关键词:破碎波统计模式波浪
基于Argos漂流浮标的东海黑潮特征分析被引量:7
2010年
基于1979—2008年的表面漂流浮标资料,在选定区域(21°~33°N,120°~132°E)内对3个东海黑潮特征断面上的表层流速结构进行分析。选取的特征断面分别是位于台湾东北东海黑潮南段的SS断面,位于黑潮所流经东海的中央地段的PN断面和位于日本九州与奄美群岛之间的TT断面。Argos漂流浮标资料的统计结果能够较好地反映东海黑潮不同流段的主要特征及其季节变化。东海黑潮中段相对于其他流段流速强、流幅宽、流量大的特征最为显著,也最为稳定。
冯颖陈红霞袁业立
关键词:东海黑潮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