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会敏

作品数:17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政治法律
  • 6篇经济管理
  • 4篇社会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中国梦
  • 4篇生态
  • 4篇生态文明
  • 4篇主义
  • 4篇和谐社会
  • 3篇社会建设
  • 3篇和谐社会建设
  • 2篇意识形态
  • 2篇制度经济
  • 2篇制度经济学
  • 2篇中国传统文化
  • 2篇社会
  • 2篇社会主义
  • 2篇生态文明建设
  • 2篇文化
  • 2篇文明建设
  • 2篇马克思主义
  • 2篇经济学
  • 2篇科学发展观
  • 2篇发展观

机构

  • 17篇复旦大学
  • 10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上海政法学院

作者

  • 17篇袁会敏
  • 10篇张艳新
  • 1篇江朵
  • 1篇王桃珍

传媒

  • 3篇宁夏党校学报
  • 2篇理论月刊
  • 2篇创新
  • 1篇党政论坛
  • 1篇山西师大学报...
  • 1篇党政干部论坛
  • 1篇湖北社会科学
  • 1篇广西社会科学
  • 1篇重庆社会科学
  • 1篇三峡大学学报...
  • 1篇山东青年政治...
  • 1篇西部学刊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2篇2013
  • 1篇2007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主流意识形态利益整合功能与和谐社会建设被引量:2
2013年
改革开放推动我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整个社会的利益格局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人们利益关注的重心也从精神利益向物质利益转移,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发生了从"价值认同"向"利益认同"的转变。我们要建设的和谐社会决不是一个没有利益冲突的社会,而是一个能整合不同利益冲突并把冲突控制在有序范围内的社会。一切社会冲突的根源,归根到底都与利益有关。能否发挥意识形态的利益整合功能,关系到和谐社会建设的成败。具体来说,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的发展,在发展中实现意识形态的利益整合功能;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一元价值导向的同时开展主流与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对话,在沟通中实现对多样利益的整合。
袁会敏
关键词:和谐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社会管理创新
社会共生论视域下的生态文明建设探讨被引量:2
2013年
社会共生论在形式上借用了生物共生论的概念。社会共生是人的基本存在方式,任何人都生活在社会共生系统之中。我们在创造巨大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了难以承受的资源危机、环境危机、生态危机。因此,我们必须更加尊重自然规律,依靠发展方式转变,突出制度保证,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袁会敏张艳新
关键词:共生论生态文明
西北民族地区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研究综述
2016年
西北民族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深入分析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过程,重点是对公众参与生态公共政策过程的研究,对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袁会敏江朵
关键词:西北民族地区公众参与生态文明
多样利益格局下的“中国梦”共识
2013年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用不到30年的时间取得了西方国家100多年才能达到的经济成就,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时,我们正处于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加速期。转型期思想领域日趋多样、多变,各种思潮交相激荡,不同的价值取向共存,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和利益格局深刻调整。
袁会敏张艳新
关键词:中国梦中国社会经济成就社会转型经济转轨
和谐社会的多维解读被引量:1
2014年
不同的人对和谐社会的定义和看法也会不尽相同。秩序论认为:和谐社会是基于人类实践而形成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以及人与自身之间关系和谐有序、协调一致的有机社会;结构功能论认为,和谐社会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等诸社会子系统之间以及各个子系统内部关系协调、结构合理和功能优越的社会;冲突论认为,和谐社会是一个能不断化解矛盾和冲突从而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与和谐的良性运行、充满活力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综上,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谐社会实质上是一种对立统一或差异协同,是一种动态变迁中的平衡与和谐,是一个能不断自行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和冲突的良性运行机制,是一个充满生机活力并持续健康发展的社会历史过程。
张艳新袁会敏
关键词:和谐社会秩序论功能论冲突论
生态文明建设关键在于制度被引量:2
2013年
生态文明建设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和各种关系,虽然保护生态是人们的共识,但如果利益关系处理不当,生态文明建设就不能顺利推进。制度经济学认为,因为资源的稀缺性,人们在进行社会生产的过程中,彼此之间必然会有利益矛盾。制度的意义就在于对个体的利益进行整合,降低交易成本,使不同经济主体在制度的框架内进行活动。然而,产权制度、市场制度的不完善和非正式制度的失衡使得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因片面追求个人利益而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屡屡发生。只有不断加强制度建设才能巩固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才能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袁会敏
关键词:生态文明制度经济学交易成本科学发展观
论利益和谐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
2014年
利益和谐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从理论方面来说,利益理论是和谐社会建设的理论基础;从实践方面来说,利益实践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实践基础;从人类发展史来说,利益关系尖锐对立是社会更替的决定性因素;改革30多年的经验表明,利益和谐与否直接决定和谐社会建设的质量和高度,其中,经济利益和谐是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政治利益和谐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核心,文化利益和谐是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家园,社会利益和谐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保证,生态利益和谐是和谐社会建设的资源保障。
袁会敏
关键词:和谐社会
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经济学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要处理好人们之间的利益和矛盾,就需要生态文明制度对人们的行为进行规范。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就是对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做出的规范性安排。因此,生态文明制度是国家实现社会管理的手段,国家通过制度的作用,鼓励积极行为,抑制短期行为,达到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社会永续发展的目的。生态文明重在建设,难在坚持。只有不断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才能巩固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
张艳新袁会敏
关键词:生态文明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
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被引量:4
2013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内容也借鉴了人类发展的文明成果;既源于我国的优良传统又反映我国现实的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为三个层次,即国家层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个体层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国家层次的核心价值观是主导,社会层次的核心价值观是中介,个体层次的核心价值观是基础。在当代中国,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是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必然要求。
张艳新袁会敏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体系
多样利益与“中国梦”共识
2013年
多样的利益格局给中国梦共识既提供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最大限度的在多元中确立主导,在多样利益整合中实现中国梦共识,以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实现中国梦,就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引领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继续推进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利益整合功能,在多样利益整合中实现中国梦共识。
袁会敏王桃珍
关键词:中国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