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牧华

作品数:16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湘南学院中文系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哲学宗教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文学
  • 3篇哲学宗教
  • 3篇艺术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4篇艺术
  • 4篇媒介
  • 3篇文化
  • 2篇审美
  • 2篇审美呈现
  • 2篇人化自然
  • 1篇大学教育
  • 1篇代文
  • 1篇电子媒介
  • 1篇艺术符号
  • 1篇艺术观
  • 1篇艺术观念
  • 1篇艺术媒介
  • 1篇艺术生产
  • 1篇易经
  • 1篇意象
  • 1篇影像
  • 1篇语词
  • 1篇语体
  • 1篇语体特征

机构

  • 14篇湘南学院
  • 2篇广西师范大学...

作者

  • 16篇袁牧华
  • 5篇沈桂丽
  • 1篇丰丽丽
  • 1篇任利玲
  • 1篇宋雪
  • 1篇杨双凤
  • 1篇刘燕

传媒

  • 3篇湘南学院学报
  • 1篇佳木斯大学社...
  • 1篇牡丹江师范学...
  • 1篇美与时代(创...
  • 1篇湖北社会科学
  • 1篇广西社会科学
  • 1篇长江论坛
  • 1篇南华大学学报...
  • 1篇廊坊师范学院...
  • 1篇零陵学院学报
  • 1篇太原师范学院...
  • 1篇美与时代(美...
  • 1篇创作与评论
  • 1篇兰州文理学院...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4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校园景观建设的美学思考——以湘南学院为例
2015年
校园景观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景观,其独特之处就在于校园是育人场所,育人的意向性要求景观本身包容丰富的教育意义与教育价值,因此,校园景观不但积淀着历史、文化和社会价值,也蕴含着巨大的潜在教育意义。美的校园环境不仅能使学生得到美的愉悦,而且还可从设计优美的景观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校园景观的生态质量和美学品位不但是校园文化价值的传达,也是校园师生共同的美学追求。以美的视角去看校园景观建设的合理或不合理之处,为建设好大学校园提供一个重要视角。
袁牧华杨双凤刘燕丰丽丽宋雪任利玲
关键词:校园景观景观建设校园文化美学追求
论文艺传媒对文化权力的建构与文艺格局的影响
2007年
科技进步推动文艺传媒的发展。文艺传媒大致经过了口传媒介、印刷媒介、电子媒介三个阶段,在异质的文艺媒介中,文艺传媒不但影响文艺生产与消费的方式,而且也使艺术生产与消费的权力发生了变化,所以文艺媒介在建构一个时代文化权力的同时也建构了一个时代的文艺格局。在探讨异质传媒语境中文化权力与文艺格局的建构与演化的同时可回答电子媒介语境中大家极为关注的问题:文学是否会消失?
袁牧华
关键词:文化权力
艺术生产方式的历史建构与艺术价值取向的多维嬗变被引量:3
2012年
艺术生产是一种符号形式生产。艺术媒介由口传媒介、印刷媒介、发展到电子媒介,艺术符号由物象、语像、发展到影像。艺术生产方式的嬗变是主体主体性的体现。由于主体主体性的表现是矛盾的,因此,作为主体的异质同构的艺术及其生产方式也显示出一种悖论性存在:当艺术媒介及符号趋向精神化、群体化、纯形式时,主体的精神取向却趋向欲望化、个体化、物质化。人类艺术生产方式历史型态也由象征型生产方式到古典型生产方式发展为浪漫型生产方式。艺术生产方式的变化使创作主体的价值倾向由实用价值发展为交流价值最后上升为文化结构价值,价值实现了历史的多维嬗变。
袁牧华
关键词:艺术符号
原始思维与中国古代文论的话语表达模式——兼论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化
2007年
一个民族文论的话语表达模式是深耕于一个民族的思维模式。中国古代文论的话语表达模式即是深耕于中华民族的原始思维。“原始思维”作为古人重要的思维方式,对中国古代文论的话语表达模式产生了重要影响,并使中国古代文论的话语表达方式由品评“人”与“物”向品评“艺”过渡。“艺”的评价术语与标准都是从对“人”与“物”的评价中移用而来。特有的思维方式只能运用于特定的时代与特定的文化环境中,不可移用于其他的文化语言环境中,所以,有必要探讨现代文论界的理论热点:中国文论失语的原因及中国古代文论现代转化问题。
袁牧华
关键词:易经原始思维
媒介:马克思主义理论视角被引量:1
2011年
艺术媒介不但改变了艺术生产力,也改变了艺术生产关系,从而根本改变了人类社会的艺术生产方式。艺术媒介分为口头媒介、印刷媒介、电子媒介。相应的,人类艺术的生产方式也可分为口头媒介生产方式、印刷媒介生产方式、电子媒介生产方式。"媒介工具论"对艺术的前景持乐观态度,而"媒介本体论"对艺术前景则持悲观的态度,本文在马克思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不平衡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艺术发展的"适应论"。
袁牧华沈桂丽
关键词:工具论本体论
论“美的规律”在“大学教育”中的价值与意义
2013年
大学教育之根本目的是人性的建构与实现,因此,教育也应该遵循美的规律。美的规律可体现在教育的各个层面上。从宏观上看,大学首先要完善教育制度,以稳定的制度来约束、规范、保障学生自由地发扬自己的个性。从微观上看,要在培养学生发现自我的基础上充分地完善自我并最终实现自我,具体表现为教育的各个层面都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当然,由于制度的实现与人的自我实现是一个历史过程,因此,人的全面实现本质上也是一个历史问题。
袁牧华沈桂丽
文艺阐释中的不确定性原则及其在现实语境中的意义
2007年
文艺以审美幻象整体地反映与把握社会生活,艺术形象的整体性使得艺术意义与功用充满了不确定性;对文艺意义与功用的阐释,不是以求索作家与文本原旨为目的,而是以读者为中心,由于读者的差异性,导致在文艺功用与意义的阐释中也充满了不确定性。不确定性原则在文艺意义与功用的阐释中应得以遵循,并用以反对文艺阐释中的贵族化倾向与极权化思想。
袁牧华
关键词:不确定性
网络聊天语词汇的语体特征的计量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本文通过对QQ聊天语的抽样语料进行词汇计量分析,探寻其词汇运用上的语体特点。首先,QQ聊天语的用词绝大多数都在现代汉语常用词范围内,是现代汉语的通用成分;其次,QQ聊天语在用词上有鲜明特点:一是表情成分丰富,主要指拟声词、叹词、语气词的大量使用、重叠使用、创新使用;二是网络用语专用成分多并且紧跟时代、来源广泛。因此,我们认为网络语言是在网络语境下产生的口语化的书面语体,它是全民语言的社会变体。
沈桂丽袁牧华
关键词:网络语言语体词频
“人化自然”与“审美呈现”
2011年
"自然人化"有两个基本向度:向外,指人对自然的征服即外在自然的人化;向内,指文化向肉体的积淀即人性的生成,也称为人化自然。自然人化与人化自然,本质上都是人性的理性展现。只有在审美中,理性与感性、道德与肉体、个体与社会、历史与现实才能得以完美结合,人性才能得以完整的呈现。审美是人化自然的象征性展现,当人性偏向于人的自然性时,审美形态偏重呈现出优美形态;当人性偏重于精神性时,审美形态就偏向于"崇高"形态。审美形态的多样性正是复杂人性的整体性表现,优美与崇高作为审美范畴,只是多种审美形态的家族相似性能指符号。
袁牧华
关键词:审美形态人化自然自然人化
论艺术媒介的嬗变与艺术生产方式的建构被引量:2
2011年
艺术媒介不仅是现代艺术生产力的体现,也是现代艺术生产关系的建构者,因此,一个时代的艺术媒介从根本上建构了与之相适应的人类艺术生产方式。人类的艺术媒介经历了口传、印刷、电子三个时期,人类艺术的生产方式也相应经历了象征型、古典型、浪漫型三个时期。艺术生产方式的变化无疑改变了艺术表征符号、艺术形态及艺术精神,从而使人类的艺术观发生根本性变化。
袁牧华沈桂丽
关键词:艺术媒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