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航
- 作品数:35 被引量:142H指数:7
- 供职机构:浙江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与左心室重构的关系
- 2012年
-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晨峰(morning blood pressure surge,MBPS)与左心室重构的关系。方法对80例高血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24h动态血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ABPM),将MBPS值≥35mmHg列入MBPS组(32例),MBPS值<35mmHg列入非MBPS(48例),计算患者的高血压病程、身高体质指数(BMI),常规检查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PG),通过心电图测量患者左心室电压,通过心脏超声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比较分析两组的MBPS值,分析左心室肥厚(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LVH)的危险因素,分析MBPS与LVH的关系及危险性。结果两组患者BMI、TC、TG、HDL-C、LDL-C和FPG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BPS组高血压病程为(22.69±4.32)年,非MBPS组为(17.42±4.55)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BPS组左心室电压为(5.03±0.46)mV,非MBPS组为(4.76±0.53)m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BPS组24h平均收缩压、24h平均舒张压、24h平均血压分别为(139.66±3.09)、(76.86±4.15)、(108.25±3.17)mmHg,非MBPS组分别为(138.08±2.07)、(75.02±4.34)、(107.42±3.19)mmHg,MBPS组24h平均收缩压与24h平均血压高于非MBP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BPS组LVMI为(123.44±3.35)g/m2,非MBPS组为(121.60±3.27)g/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BPS组MBPS值为(37.44±1.66)mmHg,非MBPS组为(24.67±4.11)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BPS组LVH的发生率(56.25%)高于非MBPS组(29.常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BPS是LVH的独立危险因素,有MBPS比非MBPS者风险高1.10倍。结论 MBPS与左心室重构的发生密切相关,高血压患者有MBPS者更易发生左心室重构。
- 吕珺袁航黄小芳方永生孙华群
- 关键词:高血压血压晨峰左心室重构左心室肥厚
- 胶质母细胞瘤的血管生成机制及抗血管生成药物研究进展
- 2025年
- 胶质母细胞瘤(GBM)是中枢神经系统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显著特征是过度血管生成。抗血管生成药物可通过抑制GBM的血管生成来发挥其治疗效果,但复发GBM的血管生成机制与原发GBM不同,可能绕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途径,通过其他途径形成新的血管,因此,抗血管生成药物对复发GBM的疗效较差。本文围绕GBM复发前后的血管生成机制及抗血管生成药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GBM的治疗提供参考。
- 袁航闫秀伟胡韶山
- 关键词:胶质母细胞瘤血管生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PUMA和BIM表达与结直肠癌浸润转移及预后的关系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研究BH3-only蛋白家族中p53上调凋亡调控因子(PUMA)和与bcl-2相互作用的细胞死亡调解因子(BIM)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结直肠癌侵袭、转移和预后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EnVision),检测PUMA和BIM蛋白在30例正常大肠黏膜、30例大肠腺瘤及142例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PUMA、BIM蛋白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预后及化疗耐药相关蛋白[P-糖蛋白(P-gp)、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的相关性。结果PUMA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2.4%,低于其在大肠腺瘤和正常大肠黏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均为96.7%)(χ^2=3.93、3.93,P〈0.05)。BIM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2.7%,明显低于其在大肠腺瘤组织中和正常大肠黏膜的阳性表达率(90.0%和96.7%)(χ^2=8.42、13.29,P〈0.01)。PUMA蛋白与BIM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747,P=0.000)。PUMA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χ^2=11.87)、浸润深度(χ^2=11.59)、淋巴结转移(χ^2=12.82)、TNM分期(χ^2=33.47)以及P-gp表达(χ^2=18.30)有关(P〈0.05),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病理组织学类型以及GST-π表达无关(P〉0.05)。BIM蛋白的表达与分化程度(χ^2=16.19)、淋巴结转移(χ^2=14.95)、TNM分期(χ^2=52.66)以及P-gp表达(χ^2=10.60)有关(P〈0.05),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浸润深度、病理组织学类型以及GST-π表达无关(P〉0.05)。PUMA、BIM阳性表达者的术后1、3、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阴性表达者(χ^2=6.10、27.60,P〈0.05)。淋巴结转移(RR=0.238)、TNM分期(RR=7.895)、PUMA(RR=1.691)和BIM蛋白的表达(RR=0.440)可作为结直肠癌独立的预后指标(P〈0.05)。结论PUMA、BIM在结直肠癌中的表
- 袁航屠世良何徐军
-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凋亡诱导因子预后
- 大肠癌原代细胞培养方法的探索
- 由体内直接取出组织或细胞进行培养叫原代培养。原代培养细胞离体时间短,性状与体内相似,适用于肿瘤发生进展机理、抗肿瘤药物检测、癌分子生物学等研究。较之目前国内大肠癌细胞研究多采用细胞株的方式,原代培养更符合体内生理状态,其...
- 袁航屠世良
- 文献传递
- 结肠内旁路在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介绍结肠内旁路技术在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方法并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 148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研究组(78例),在行直肠癌低位前切除的基础上,用生物可降解吻合环及避孕套在吻合口上方5cm处做成结肠内旁路以保护吻合口;一组为对照组(70例),在行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的基础上,附加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观察两组治疗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肿瘤位置、肿瘤大小、吻合口距肛缘距离等生理、病理因素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均为2~5天(P>0.05)。研究组吻合口瘘发生率6.4%(5/78),吻合环自然排出时间为术后14~23天(平均17天),无引流管相关并发症,术后6个月内有5.1%(4/78)的病例出现轻度吻合口狭窄,吻合口瘘者漏后引流时间平均7.1天;对照组吻合口瘘发生率10.0%(7/70),37.1%(26/70)的病例伴有造口相关并发症,6个月后有30%(21/70)的病例出现吻合口轻度狭窄,5.7%(4/70)的病例出现吻合口重度狭窄,需进行松解治疗,吻合口瘘后引流时间平均18.2天。两组吻合口瘘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吻合口瘘后骶前引流管引流时间及术后6个月吻合口狭窄方面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预防性回肠末端造口相比,结肠内旁路技术简单,安全,可有效保护吻合口,降低了吻合口瘘带来的风险,减少了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
- 董全进曹鸿峰邓高里屠世良厉军陈永伟郑伯安袁航徐慧英
- 关键词:直肠肿瘤生物可降解吻合环避孕套
- 手术前后联合区域动脉灌注化疗对中低位直肠癌生存期的影响
- 2011年
- 直肠癌术后复发和转移制约着根治性切除后患者5年生存率的提高。术前区域动脉灌注化疗可提高进展期直肠癌的根治性切除率,术后区域动脉灌注化疗可抑制直肠癌根治性切除后盆腔局部复发和肝转移。笔者通过对术前辅助肠系膜下动脉及肝动脉灌注化疗、术后辅助双侧髂内动脉及肝动脉灌注化疗加常规静脉化疗的pT3-4N0~2M0期中低位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探讨手术前后联合区域动脉灌注化疗对直肠癌患者复发和远期生存的影响。
- 屠世良胡庭杨邓高里袁建华董全进袁航
- 关键词:术前区域动脉灌注化疗手术前后联合直肠癌术后复发生存期
- 大肠癌原代细胞培养方法的探索
- 袁航屠世良
- 文献传递
- 腹腔镜中低位直肠癌经肛拖出切除92例疗效观察被引量:15
- 2014年
- 腹腔镜在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已接近20年,但随着循证医学证据的积累和腹腔镜技术的规范化,该项技术已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于直肠癌外科临床[1-3]。近几年来,腹腔镜直肠切除手术如何利用自然腔道取出切除组织以进一步减少腹壁损伤成为创新热点。自2004年3月至2012年7月,浙江省富阳市人民医院外科在浙江省人民医院肛肠外科的指导下,对符合一定条件的中低位直肠癌病例实施无腹部辅助切口的腹腔镜下游离、经肛拖出式切除技术,截共计实施92例,效果理想。现将资料进行总结,并与同期实施的辅助腹部小切口常规腹腔镜中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病例进行比较。
- 汪春良袁航许映齐瑞华屠世良
- 关键词:直肠肿瘤腹腔镜手术
- 升结肠节细胞神经瘤一例被引量:2
- 2017年
- 病例男,80岁,因"排粪次数增多1月余,加重1周"入院。体检:血压正常,甲状腺未扪及,无皮肤脂肪瘤或皮赘。肠镜提示:升结肠赘生物,性质待定。腹部增强CT提示:升结肠壁增厚。肠镜活检病理提示:升结肠赘生物活检,黏膜内梭形细胞及节细胞增生,考虑间叶性肿瘤,临床诊断考虑升结肠肿瘤,性质待定。
- 戴俏琼董全进袁航胡鑫晔郑伯安屠世良
- 关键词:节细胞神经瘤活检病理间叶性肿瘤血压正常
- 肾周脂肪面积对腹腔镜全结肠系膜切除术手术结果的影响
- 2021年
- 目的观察与体重指数(BMI)比较,肾周脂肪面积(PFA)对LCME手术结果的影响,并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8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接受腹腔镜全结肠系膜切除(LCME)的260例结肠癌患者,将其分为高BMI组、低BMI组;高PFA组、低PFA组。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PFA截断点,多因素线性回归及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手术时间、失血量、术后并发症相关风险因素。结果高PFA和高BMI均与更长的手术时间显著相关,但只有高PFA与更高的并发症发生率(χ^(2)=13.500,P<0.01)、更高术中失血量明显相关(t=3.306,P<0.01)。回归分析结果提示,仅PFA高可独立预测术后总体并发症的发生[比值比(OR)=1.056,P<0.01]。此外,PFA与BMI之间的相关性弱(r=0.520,P<0.01)。结论与BMI比较,PFA可更准确预测LCME的手术结果。
- 万子昂柴瑞陈晟袁航
- 关键词:结肠癌脂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