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若娟

作品数:4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文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文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篇叶列
  • 1篇英诗
  • 1篇诗歌
  • 1篇诗歌形式
  • 1篇手法
  • 1篇停顿
  • 1篇契诃夫
  • 1篇情节
  • 1篇戏剧
  • 1篇戏剧效果
  • 1篇戏剧语言
  • 1篇先锋派
  • 1篇现代绘画
  • 1篇现代主义
  • 1篇现代主义小说
  • 1篇想象力
  • 1篇小说
  • 1篇小说情节
  • 1篇欣赏者
  • 1篇美国文学

机构

  • 4篇河南大学

作者

  • 4篇袁若娟
  • 1篇吴河清

传媒

  • 1篇河南大学学报...
  • 1篇外国文学评论
  • 1篇商丘师范学院...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2
  • 1篇1997
  • 1篇199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简论E·E·肯明斯的画诗被引量:1
1991年
关于E·E·肯明斯(1894—1962),国内比较权威的《美国文学简史》说:“他的大部分诗歌以形式怪异著称。”美国批评界的态度也是随着对其创造的诗歌形式的熟悉而逐渐客观。 肯明斯还是一位专业画家。1916年,他以《新艺术》一文。
袁若娟
关键词:肯明斯美国文学诗歌形式先锋派现代绘画想象力
李白诗歌的翻译及英诗的革新运动
<正>被称为英诗(包括美国诗与英国诗)"现代主义之父"的埃兹拉·庞德(1885~1972年)催生了英诗的现代主义革新之风。然而,他的革新主张却来源于在翻译李白以及中国古代诗人的代表作中所产生的灵感。他曾感叹:"用象形构成...
袁若娟吴河清
文献传递
反小说的现代主义小说——论《马龙之死》的表现手法
2002年
爱尔兰作家塞谬尔·贝克特的小说《马龙之死》是一部典型的现代主义小说。他在小说中颠覆了传统小说的所有手法,表现了非小说的主要特点——无情节、无人物、无结构。
袁若娟
关键词:现代主义小说表现手法小说情节
论《万尼亚舅舅》中的停顿手法被引量:2
1997年
《万尼亚舅舅》中的多次停顿,是全剧戏剧语言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停顿的作用或是显示人物内心思想处于激烈斗争的转折关头,或是展现人物的一种无声的行动。正是剧中的大量停顿,收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强烈戏剧效果,造成了契诃夫戏剧由无生有。
袁若娟
关键词:契诃夫戏剧效果戏剧语言叶列欣赏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