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攀
- 作品数:6 被引量:39H指数:3
-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创新型城市指标评价体系研究被引量:23
- 2009年
- 一、创新型城市的内涵及构成要素
(一)创新型城市的内涵
Maryann(1999)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加速进步和其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城市正面临着建立在知识基础上的新竞争。要适应这种竞争所提出的挑战,就必须变革传统的城市发展模式,以新的观念、新的方式为城市经济发展寻找新的经济增长。世界银行2005年发表的一份关于“东亚创新型城市”的研究报告,认为创新型城市应拥有优良的交通电信基础和功能完善的城市中心区;
- 惠宁谢攀霍丽
- 关键词:创新型城市指标评价体系城市中心区知识基础
- ERG理论在房地产营销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06年
- 在房地产营销中,我们根据ERG多层次需求理论,从S.T.P战略出发,将房地产市场进行细分(Segmenta-tion)后,分析目标客户群(Targeting)并实施产品定位(Positioning)。通过进行4P营销组合,即满意的产品(Product)、适当的价格(Price)、有效的分销渠道(Place)和促销手段(Promotion)最终达到顾客满意。
- 谢言谢攀
- 关键词:房地产营销ERG理论目标客户群4P营销组合
- 农村劳动力转移理论述评被引量:3
- 2006年
- 目前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研究很多,国内外学者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量化标准归纳起来有古典经济学估算法、新古典经济学估算法、国际标准结构比较法和有效剩余劳动力估算法等四种方法。发展经济学家依据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对人口转移的研究形成了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拉尼斯—费景汉模型、乔根森模型、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等。国内学者在应用这些发展经济学理论模型的基础上,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城乡发展关系、受教育水平、社会文化、机会成本等不同的视角来研究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内在机理。对这些不同观点的述评,有利于进一步丰富转型期农村经济学的研究,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 谢攀惠宁
- 关键词:剩余劳动力
- 创新型城市指标评价体系问题研究
- 本文在区域经济学、国家创新理论和区域创新理论等的指导下,基于对创新型城市建设指标评价体系现存问题的思考,在比较国内外创新型城市指标体系的宏观差异和微观差异的基础上,采用集对分析、时间序列分析和比较分析的方法对创新型城市建...
- 谢攀
- 关键词:创新型城市分析模型
- 文献传递
- 城乡统筹发展前提下人力资本与人均收入的关系被引量:3
- 2007年
- 以2000年、2005年的统计资料为样本,对城乡人力资本与人均收入关系的研究表明,人力资本因素对居民收入的影响力不断增强。东部地区农村人力资本的存量和收入都高于西部地区.但地区间人力资本差距与城乡收入差距没有显著相关性,这与人力资本关于收入分配理论相悖,而这种背离是由于制度的不合理造成的。因此,要进行制度创新,从制度设计上确立人力资本的地位,强化对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尤其是对西部农村地区的支持力度。
- 霍丽谢攀
- 关键词:人力资本城乡统筹城市农村
- 创新型城市建设评价初探——基于因子分析的视角被引量:2
- 2007年
- 建立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因子评价模型,经过因子旋转后提取出三个主因子,涵义分别为城市的创新资源与载体、创新人员素质与结构、高技术产出和创新环境,并据此对北京、天津、上海、重庆、西安五大地区创新型城市的建设近况进行评价。
- 谢攀
- 关键词:创新型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