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玉刚
- 作品数:20 被引量:44H指数:4
- 供职机构: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糖皮质激素受体在多发伤后早期作用的研究
- 2007年
- 目的从组织细胞受体水平探讨糖皮质激素受体(GR)在多发伤中的作用。方法50例小鼠随机分成多发伤组(40例)和对照组(10例),建立多发伤小鼠动物模型。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GRmRNA表达水平,同时检测血清丙氨酸转胺酶(ALT)、肌酐(Cr)水平,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和小肠组织二胺氧化酶(DAO)活性。结果多发伤伤后6、24、72h的血、肝、肾、肺、小肠组织GRα表达明显降低,而GRβ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多发伤组ALT、Cr和MPO升高,而DAO活性降低(P<0.05)。结论GR可能在多发伤早期器官组织的损伤与抗损伤机制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 谢玉刚邓哲孙冀武
-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受体多处损伤
- L-精氨酸和氨基胍在失血性休克中的治疗作用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研究L-精氨酸(L-NNA)和氨基胍(AG)在失血性休克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大鼠40例随机分为休克组、L-NNA组、AG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例。观察休克前后血浆内毒素(ET)、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6、IL-8、一氧化氮(NO)的变化,以及动物12h、24h、48h的存活率。结果:大鼠失血休克后,血浆ET、TNF-α、IL-6、IL-8、NO水平明显升高;复苏后,L-NNA组、AG组动物血浆中上述物质水平明显低于休克组,该两组动物存活率高于休克组,而L-NNA和AG组间存活率无明显差异。结论:内毒素、TNF-α、IL-6、IL-8、NO在失血性休克的发展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L-NNA和AG作为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有助于改善失血性休克的预后。
- 谢玉刚姚彬江劲松孙炜
- 高渗盐水复苏创伤性未控制失血性休克的疗效评价被引量:10
- 2008年
- 目的评价高渗盐水复苏创伤性未控制失血性休克的疗效。方法将符合创伤性未控制失血性休克患者156例随机分为小剂量高盐渗水复苏组(治疗组)和传统液体复苏组(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心率、收缩压、总输液量、ARDS、MODS发生率、死亡率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的心率和收缩压差异无显著性(P>0.05)。高渗盐水组术前液体总量明显小于对照组[(1105±312)mlvs(1847±634)ml,P<0.05],其ARDS、MODS、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ARDS9vs18,MODS15vs28,死亡率13.75%vs27.63%,P<0.05)。结论小剂量高渗盐水复苏可以减少创伤性未控制失血性休克的输液量、减轻并发症及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
- 赵中江邓哲邱旻孙冀武姚彬谢玉刚王卫东
- 关键词:创伤性失血性休克
- 302例腹部穿透伤的诊治分析被引量:2
- 2005年
- 谢玉刚赵中江江劲松王先明刘民生邓勇
- 关键词:腹部穿透伤诊治分析伤患者
- 腹部创伤早期再手术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探讨腹部创伤再手术的原因和预防。方法回顾分析32例腹部创伤再手术病人的情况。结果再手术病例占同期915例创伤剖腹病人的3.5%。钝性伤20例,穿透性伤12例。再手术原因主要为手术漏诊(9例),处置失误(10例),并发症(13例)。病死率9.4%(3/32),主要死亡原因为再手术后严重感染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再手术与受创伤的类型无明显相关。因漏诊、处置失误和并发症而再手术的构成比分别为28.1%、31.3%和40.6%。结论腹部创伤早期再手术率和再手术原因与受伤的类型无明显关系。腹部创伤手术时只要坚持全面探查,正确掌握手术操作技术和重视腹部创伤的充分引流,术后规范化治疗,早期再手术是可以降低的。
- 谢玉刚张洪赵中江邓勇
- 关键词:腹部创伤再手术并发症
- 高渗盐水复苏创伤性未控制失血性休克的疗效评价
- 赵中江邓哲邱旻孙冀武姚彬谢玉刚王卫东
- 大鼠创伤性休克早期血液单个核细胞释放HSP70的变化及甘氨酸的影响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研究观察血液单个核细胞(blood mononuclear cells,BMCs)释放HSP70、TNF-α和IL-6水平的动态变化及甘氨酸的干预影响。方法建立创伤性休克动物模型,8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3组:治疗组(T组)、休克组(S组)和对照组(C组)。在复苏开始时,T组大鼠经颈静脉输入甘氨酸液0.5mL(甘氨酸浓度为100mg/kg的生理盐水);S组输以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C组仅行腹腔麻醉。分别于复苏后3、6、12和24h共4个时相点活杀大鼠。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BMCs释放HSP70、TNF-α和IL-6的水平。结果S组大鼠复苏后3h BMCs释放HSP70、TNF-α和IL-6水平均出现升高,复苏后6h达高峰。与S组相比,T组大鼠各个时间点BMCs释放HSP70水平均明显增高,而释放TNF-α和IL-6水平均明显降低(均P<0.01)。结论甘氨酸可促进BMCs释放HPS70、抑制BMCs释放TNF-α、IL-6,可望起到防治创伤性休克后SIRS及MODS的作用。
- 邓哲尹杰英周泽强赵中江刘德红孙冀武谢玉刚姚彬邱旻
- 关键词:创伤性休克甘氨酸热休克蛋白70
- 甘氨酸对大鼠创伤性休克继发肝损伤的防护作用被引量:8
- 2009年
- 目的研究甘氨酸对大鼠创伤性休克后肝组织热休克蛋白70(HSP70)和TNF-α 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大鼠创伤性休克继发肝损伤的可能保护机制。方法建立创伤性休克动物模型,120只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3组:创伤性休克组(休克组)、甘氨酸治疗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复苏开始时,治疗组大鼠将甘氨酸按100mg/kg溶于0.5ml等渗盐水后经颈静脉输入,休克组输以同体积的等渗盐水。分别于复苏后3,6,12,24及48h 5个时相点处死大鼠。采用RT—PCR法检测肝组织HSP70和TNF-α mRNA表达;观察肝组织病理改变并测定血清ALT和AST水平。结果休克组复苏后3h肝组织HSP70和TNF-α mRNA表达即增加,复苏后6h达高峰,治疗组肝组织HSP70 mRNA表达于复苏后12h达高峰。与休克组比较,治疗组各时相点肝组织TNF-α 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HSP70 mRNA表达明显增强(P〈0.05),血清ALT和AST明显降低(P〈0.05),肝组织光镜下病理损害明显改善(P〈0.05)。结论甘氨酸可能通过增强肝组织HSP70 mRNA表达及抑制TNF-α mRNA表达的途径降低创伤性休克后继发肝损伤的程度。
- 邓哲杨欣建赵中江周泽强刘德红谢玉刚孙冀武姚彬郑晓英
- 关键词:甘氨酸肝损伤热休克蛋白70肿瘤坏死因子-Α
- 小儿桡骨头半脱位的急诊诊治流程及效果评价
- 2009年
- 目的制订小儿桡骨头半脱位(RHS)急诊诊治流程并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将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科就诊的562例RHS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96例,采用RHS急诊诊治流程;对照组166例,采用常规急诊程序。比较两组患儿的急诊科复位成功率、平均就诊时间、摄X线片率、骨科会诊率及漏误诊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急诊科复位成功率明显提高(P〈0.01),平均就诊时间明显缩短(P〈0.01),而摄X线片率、会诊率及漏误诊率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RHS急诊诊治流程是高效、省时且漏误诊率低的诊治方案。
- 邓哲孙冀武赵中江姚彬周泽强谢玉刚邱旻
- 关键词:桡骨头半脱位小儿
- 盐酸戊乙奎醚联合复方双氯芬酸钠治疗肾绞痛的疗效观察被引量:9
- 2009年
- 肾绞痛是常见急症,其止痛药物和方法很多。目前公认的有非甾体抗炎药和麻醉性镇痛药,但这两类药物单用时的止痛效果并不十分满意,其60min完全止痛率均不到75%,故临床常加用抗胆碱类解痉药物如阿托品等。盐酸戊乙奎醚(长托宁)为新型抗胆碱药,具有半衰期长副作用少的优点。笔者自2006年1月开始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将盐酸戊乙奎醚联合复方双氯芬酸钠(蒙洛英)应用于肾绞痛止痛,
- 邓哲赵中江谢玉刚孙冀武周泽强邱旻姚彬王卫东邓勇
- 关键词:盐酸戊乙奎醚肾绞痛疗效观察止痛药物麻醉性镇痛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