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锦尧
- 作品数:22 被引量:103H指数:6
- 供职机构:深圳市盐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深圳市卫生局科技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 密闭空调环境的空气卫生质量调查及卫生学评价被引量:18
- 2002年
- 目的 了解密闭空调环境的空气质量。方法 选择使用同一中央空调系统的 9间密闭结构的办公场所 ,并用公共场所卫生标准检验方法测定其气温、气湿、CO2 、CO、甲醛、可吸入颗粒物(IP)、细菌总数 (BT)、溶血性链球菌 (HS) ;用大气离子浓度测量仪测定空气离子 ;用闪烁瓶氡测量仪测定放射性元素氡。结果 受调查办公场所中 ,室温平均为 2 3.1℃ ,相对湿度平均为 81.5 % ,风速平均为 0 .13m/s,CO2 浓度平均为 0 .0 4 8% ,CO浓度平均为 1.8mg/m3 ,甲醛浓度平均为 0 .0 5 2mg/m3 ,IP浓度平均为 0 .0 84mg/m3 ,BT平均为 12 7CFU/m3 ,HS未检出 ,负离子的平均浓度为 2 0 3个 /cm3 ,氡的平均水平为 4 .9Bq/m3 。结论 :密闭中央空调环境的微小气候恒定 ,比较舒适。CO2 、CO、甲醛、IP以及BT、HS含量、氡等主要污染物均未超出国家有关卫生标准的限定值。但空调环境负离子浓度比室外低。
- 黄锦生张慧敏谢锦尧张功模陈惠珍张洪
- 关键词:空气质量微小气候污染物空气负离子卫生学评价
- 装修后室内空气中甲醛污染调查被引量:11
- 2005年
- 目的 调查装修后居室空气中甲醛的污染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 6 6户装修时间为 1个月~ 1年的居室为对象 ,2 8栋毛坯楼房为对照 ,采用直读式数字便携式甲醛分析仪检测室内空气中甲醛含量。结果 装修后相同时间内 ,高温期的甲醛浓度和低温期的甲醛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 0 5 ) ,高温期甲醛浓度平均为低温期的 5倍 ,家具也是甲醛污染来源之一。结论 影响室内甲醛含量的因素主要是装修材料的质量、用量、装修时间和室内温度 ,保持良好的通风有利于甲醛的释放 ,可有效地减轻居室内甲醛的污染程度。
- 谢锦尧林海
- 关键词:空气污染甲醛装修
- 深圳市盐田区公共场所艾滋病健康及行为干预效果评价被引量:7
- 2007年
- [目的]在深圳市盐田区高危人群中开展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并进行效果评价。[方法]随机抽取我区娱乐场所服务人员786名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调查,并进行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同时进行效果评价。[结果]艾滋病知识、传播途径、安全性行为知晓水平干预后有显著提高,对艾滋病HIV/AIDS患者的态度正向改变,安全套使用率上升。[结论]对娱乐场所人群实施健康教育和干预是可行有效的。
- 李衡谢锦尧冯小虹
- 关键词:艾滋病公共场所卫生高危人群疾病控制
- 医院门诊二氧化氯空气消毒效果研究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观察二氧化氯消毒剂气溶胶喷雾和普通喷壶喷雾对医院门诊空气细菌杀灭效果。方法:对医院门诊空气中菌落数进行消毒前和消毒后监测。结果:2 000 mg/L的二氧化氯溶液用普通喷壶喷雾后30 min,平均细菌杀灭率为46.35%;气溶胶喷雾器喷雾后30 min,平均细菌杀灭率为95.88%,差异显著。随着时间延长,二氧化氯气溶胶细菌杀灭率提高。结论:二氧化氯消毒剂气溶胶喷雾作用30 min可达到可靠的消毒效果,适用于医院诊室的消毒。
- 谢锦尧肖娜林海
- 关键词:二氧化氯气溶胶空气消毒
- 深圳市某港口货柜车司机婚外性行为研究
- 2008年
- 目的了解货柜车司机婚外性行为情况,为行为干预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整群抽样,对沿海某港口城市货柜车司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257人接受调查,货柜车司机婚外性行为普遍,安全性行为意识较差,安全套使用率比较低。结论应加大对货柜车司机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
- 陈庆贺李衡谢锦尧肖娜
- 关键词:健康教育干预流行病学
- 硒对六价铬诱导L-02肝细胞DNA损伤的影响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研究硒(Se)对六价铬Cr(Ⅵ)诱导肝细胞DNA损伤的影响,探讨Se对Cr(Ⅵ)中毒预防的可能性。方法分别用8和32μmol/L重铬酸钾(K2Cr2O7)溶液处理在含有0.1和10μmol/L亚硒酸钠(Na2SeO3)中培养的L-O2细胞,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SCGE)检测L-02肝细胞DNA损伤程度。结果8和32μmol/L K2Cr2O7单独作用时,可引起L-02肝细胞DNA损伤。当Na2SeO3与K2Cr2O7联合作用时,0.1μmol/L NaSeO3对8、32μmol/L K2Cr2O7诱导的DNA损伤存在明显的拮抗作用,而10μmol/L Na2SeO3单独存在与K2Cr2O7相互作用均具有诱导DNA损伤的作用。结论Se对L-02肝细胞DNA损伤的影响具有剂量依赖性,即Se在较低处理组水平具有降低Cr(Ⅵ)对L-02肝细胞DNA损伤的作用,在高处理组水平能诱导细胞DNA损伤。
- 曹赫钟才高胡怡秀安飞云谢锦尧张洪霞
- 关键词:硒六价铬L-02肝细胞DNA损伤
- 深圳市盐田区2009~2012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了解深圳市盐田区2009~2012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订防控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近4年盐田区手足口病疫情数据进行统计处理,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流行特征。结果 2009~2012年深圳市盐田区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2269例,平均年发病率为264.30/10万,年度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病例数男、女性比为1.47:1;发病以5岁以下婴幼儿为主,为1866例(占82.24%);每年3月开始发病数开始上升,于4、5月达到高峰,不同年份的发病时间分布曲线存在差异;全区4个街道,发病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盐田、沙头角、海山和梅沙街道;不同街道发病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7.0291,P<0.0001);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居多,为1497例(占65.98%),其次为幼托儿童672例(占29.62%)。2009~2012年共报告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33起,其中32起发生于幼儿园;对其中9起进行采样核酸检测,CoxA16阳性3起,EV71阳性1起,肠道病毒通用型4起。结论盐田区手足口病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应针对流动人口、托幼机构加大防控力度,强化疫情监测与健康教育,防止疫情扩散。
- 李标谢锦尧林瑞彬吴虹李雪梅高世同
- 关键词:关键词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婴幼儿
- 深圳盐田区2010-2012年学校托幼机构传染病聚集性疫情分析被引量:13
- 2014年
- 目的了解深圳市盐田区学校托幼机构传染病聚集性疫情现状,分析聚集性疫情发生的可能危险因素,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0-2012年深圳盐田区学校托幼机构发生的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特点进行分析。设计调查问卷,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疫情发生可能的危险因素。结果 2010-2012年深圳盐田区共报告传染病聚集性疫情66起,按病种构成比从高到低依次为手足口病,28起,占42.4%;急性出血性结膜炎,15起,占22.7%;流感9起,占13.6%;流行性腮腺炎9起,占13.6%;水痘及其他5起,占7.6%。聚集性疫情主要发生在托幼机构,报告43起,以手足口病、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为主;小学报告20起,以流感、流行性腮腺炎为主,中学仅报告3起聚集性疫情。每年聚集性疫情报告数差别不大,但病种以及发生的时间分布不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卫生保健人员的数量(2个或以上)是传染病聚集性疫情的保护性因素(OR=0.13,95%CI=0.25-0.71),学校班级密度高是危险因素(OR=7.04,95%CI=1.08-45.98)。结论深圳盐田区学校、托幼机构传染病聚集性疫情防控应分类开展,托幼机构重点关注手足口病、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小学注意流感、流行性腮腺炎;学校适当增加卫生保健人员数量、降低各班级的学生密度,可以减少传染病聚集性疫情发生风险。
- 李标李雪梅谢锦尧高世同蒋海青
- 关键词:传染病聚集性分析托幼机构
- 三价铬与六价铬化合物对L-02肝细胞毒性的比较被引量:13
- 2005年
- 目的 评价三价铬 (Cr(III) )和六价铬 (Cr(VI) )对L -0 2肝细胞的细胞毒效应差异。 方法 以L -0 2肝细胞为研究对象 ,用MTT法检测L -0 2肝细胞死亡指数 ,比色法检测细胞内乳酸脱氢酶 (LDH)、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的渗出程度。 结果 细胞处理 12h ,Cr(VI)处理组的细胞死亡指数明显高于Cr(III)细胞处理组 ,在 4~ 2 5 6μmol/L浓度范围具有明显的浓度 -效应关系 (相关系数r =0 .945 ,P <0 .0 5 )。细胞处理 5h后 ,Cr(VI)低剂量和高剂量组 (16μmol/L和 12 8μmol/L)LDH的漏出比均明显高于相应剂量的Cr(III) (P <0 .0 5 ) ;在Cr(VI)高剂量组 (12 8μmol/L)ALT与AST的漏出比显著高于相同剂量的Cr(III) (P <0 .0 5 )。 结论 Cr(VI)对L -0 2肝细胞的细胞毒效应明显大于Cr(III)。
- 莫民帅钟才高谢锦尧张洪霞
- 关键词:三价铬六价铬细胞毒性
- 深圳市盐田区中小学生溺水知信行状况及环境影响因素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了解深圳市盐田区中小学生溺水发生的知信行状况及溺水高危行为环境影响因素,为制定预防溺水策略和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取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深圳市盐田区6所小学和2所中学,对被抽中小学的三~五年级,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年级所有班级学生进行溺水状况问卷调查。结果 3 875名中小学生掌握溺水相关知识的仅占6.56%,中学生溺水相关知识掌握水平高于小学生(χ~2=29.30,P<0.01);对于"如果危险水域竖有危险警告牌会不会去玩耍或游泳"正向信念的总体持有率为89.16%,对于"没有大人陪伴朋友、同学叫去游泳或玩耍会不会去"的正向信念的总体持有率为68.96%,女生溺水正向信念持有率和溺水危险行为发生率均优于男生(χ~2值分别为35.77,38.32,45.96,P值均<0.01)。家附近有游泳池或开放性水域的青少年儿童的溺水高危行为发生率为52.61%。周围环境有危险水域是青少年儿童溺水高危行为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P值均<0.01)。结论应加强对中小学生的溺水相关健康教育,对溺水危险环境进行改造。
- 钞多谢锦尧李衡周海滨彭绩邹宇华
- 关键词:溺水环境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