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谭靖

作品数:23 被引量:188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东方泰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科研院所社会公益研究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自动化与计算...
  • 7篇天文地球
  • 3篇经济管理
  • 3篇生物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欧亚
  • 5篇欧亚大陆
  • 3篇地理信息
  • 3篇地理信息系统
  • 3篇信息系统
  • 3篇遥感
  • 3篇生态
  • 3篇组件
  • 3篇网络
  • 3篇GIS
  • 2篇遥感监测
  • 2篇森林防火
  • 2篇数据库
  • 2篇图像
  • 2篇图像处理
  • 2篇土地利用
  • 2篇土地利用变化
  • 2篇土地整理
  • 2篇青藏
  • 2篇青藏高原

机构

  • 15篇中国科学院
  • 10篇北京东方泰坦...
  • 6篇中国农业科学...
  • 4篇中国科学院研...
  • 3篇中国环境科学...
  • 2篇中国科学院生...
  • 1篇滁州学院
  • 1篇西南林学院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山东省科学院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23篇谭靖
  • 9篇张百平
  • 7篇万利
  • 4篇倪金生
  • 4篇韩芳
  • 4篇姚永慧
  • 3篇孙然好
  • 3篇陈佑启
  • 3篇刘翔
  • 2篇杨阿强
  • 2篇许娟
  • 2篇张烈强
  • 2篇王乘风
  • 2篇李琼
  • 1篇杨为民
  • 1篇朱运海
  • 1篇郭斌
  • 1篇刘民士
  • 1篇李琼
  • 1篇周亮广

传媒

  • 2篇地理研究
  • 2篇计算机工程与...
  • 2篇山地学报
  • 2篇微计算机信息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电讯技术
  • 1篇地理学报
  • 1篇地域研究与开...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计算机工程
  • 1篇计算机应用研...
  • 1篇地球信息科学...
  • 1篇第三届地理信...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9篇2009
  • 3篇2008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国产遥感软件进展与应用展望
本文旨在回顾国际、国内遥感图像处理软件的发展历程,剖析我国自主知识产权遥感图像处理软件的优势与不足,展望未来发展趋势,并为我国遥感图像处理软件发展提出若干建议。
倪金生谭靖余莉
关键词:遥感图像处理软件网格技术
文献传递
济南市市政设施项目管理与决策系统设计与实现被引量:3
2012年
在调研了济南市市政基础设施项目管理的业务需求的基础上,对济南市市政基础设施项目管理与决策支持系统进行了总体设计,提出了系统的总体架构模式、数据组织方式和功能设计方案。利用ESRI公司的组件式GIS平台ArcGIS Engine,结合各种专题模型组件,进行系统的集成开发。系统可方便地实现市政基础设施项目的空间化、可视化管理,提供空间分析和项目评价模型,从而使市政基础设施项目的管理与规划决策更为科学、快捷与准确。
朱运海谭靖武红智万利刘翔
关键词:项目库组件式GIS系统设计
青藏高原植被垂直带与气候因子的空间关系被引量:26
2009年
集成了青藏高原气候区149个山地植被垂直带数据,利用国家基本气象台站自建站以来到2001年的地面观测日气象数据,计算了地面的温暖(WI)、寒冷(CI)、湿润(MI)、吉良龙夫(Kira)干湿指数、干燥度(Idm)等水热指数,运用GIS的空间分析模块,模拟了青藏高原水热条件的空间分布形势,探讨山地植被垂直带谱分布规律与制约因子的定量指标。结果表明:在高原的东北部、西北边缘,以荒漠、荒漠草原、山地森林、山地草原、灌丛、草甸为组合的半干旱、干旱结构向高原腹地以高寒草原、高山草甸、荒漠带组合的高寒干旱带谱结构的变化;东南、南部边缘,以温暖湿润为特征的以森林带为优势带谱组合结构逐渐向寒冷的高原中心变化;高原的地势效应,致使的水热形势呈现从中央向边缘变化的趋势是致使青藏高原植被垂直带谱分布的重要原因。
许娟张百平谭靖孙然好姚永慧
关键词:青藏高原垂直带谱气候
北京市生态环境质量信息发布与共享被引量:2
2009年
分析了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中信息技术应用现状,指出利用WebGIS在线发布与共享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信息的必要性;以北京市为例,探讨了生态环境质量WebGIS的功能需求、数据组织、模型库建设、系统设计、开发技术等;基于开源软件建立了北京市生态环境质量WebGIS,包括系统管理与维护、数据发布与共享、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和数据输出四大功能模块,实现了北京市生态环境信息的网络发布与共享,并通过应用实例对系统功能进行演示。
万利陈佑启谭靖
关键词:网络地理信息系统城市生态环境开源软件
欧亚大陆山地垂直带谱数字集成框架被引量:9
2008年
欧亚大陆是山地垂直带谱多样性和复杂性最集中的区域,在世界山地垂直带谱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针对当前山地研究数据集成相关的研究计划和山地垂直带谱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指出进行欧亚大陆山地垂直带谱数字集成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探讨了欧亚大陆山地垂直带谱数字集成的框架体系,包括数字集成的方法、数据库框架结构与内容、技术流程等;详细阐述了数据收集与预处理、分类系统的建立、数据提取、元数据建设、数据存储方式等技术流程;建立了欧亚大陆山地垂直带谱数据库,包括5个专题空间数据库和元数据库;指出了该数据库对山地垂直带谱及相关研究的意义;总结了数据库建设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展望了进一步的发展方向。
谭靖张百平孙然好杨阿强朱运海
关键词:欧亚大陆空间数据库GIS
基于视频烟雾飘动性分析的火灾事故监测预警系统
郑小平倪金生张建文王乘风王亚飞钱晓明陈增强谭靖王晓璐张烈强
该项目主要属于公共安全的监测预警领域,同时也体现了多学科交叉。项目主要研究开发了视频烟雾的识别技术,解决了传统图像识别技术易受环境干扰的问题;并结合烟雾源定位的算法和多尺度烟雾气象时空位移模式,预测烟雾的迁移扩散过程,建...
关键词:
关键词:图像处理方法
森林防火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被引量:2
2012年
本文结合3S技术、三维虚拟现实技术和Web技术建设了森林防火地理信息系统。文中对系统进行了架构设计和系统功能设计,采用C/S和B/S混合架构,利用TITAN GIS/Image/3D Geo-view/SDM二次开发平台,使用Visual C++.NET平台搭建了系统主体框架,实现了森林防火地理信息系统。
颜伟谭靖李琼杨孝攀
关键词:森林防火系统林火监测
土地整理遥感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被引量:3
2012年
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高分辨率遥感已广泛应用于土地利用调查及其变化监测,监测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状况和对土地整理项目进行评价已经成为可能。本文基于此目的,建设了土地整理遥感监测系统,文中对系统进行了架构设计和系统功能设计。系统总体架构自底向上由设备层、数据层、支撑层、业务层和用户层构成,并建有统一的标准体系与作业规范的信息化制度。并将系统划分成六个功能模块,包括项目管理模块、数据库管理模块、信息提取模块、项目监测模块、土地整理评价模块、帮助模块。系统采用C/S架构,服务器/客户端双端数据管理模式,利用Titan Image 7.0二次开发平台,使用Visual C++.NET平台搭建了系统主体框架,并把开发的土地整理遥感监测业务模块集成到平台之下实现了整个土地整理遥感监测系统。
颜伟李琼谭靖刘翔
关键词:土地整理遥感监测
北京郊区生态安全动态评价与分析被引量:42
2009年
以京郊三个具有不同功能的区(县)为例,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探讨在GIS和RS技术支持下从景观格局角度进行快速城市化地区的生态安全动态评价方法。首先,根据遥感数据解译出1996和2005两期土地利用图;然后计算景观干扰指数和景观脆弱度指数,它们合成景观稳定性指数,在此基础上,构建生态安全指数(ESI);最后,利用空间分析方法对生态安全指数进行空间化,并对生态安全指数的采样结果进行半变异函数分析和空间插值分析。结果表明:(1)1996-2005年研究区的各景观类型呈不同的变化趋势,其主要的景观变化特征为建设用地景观持续增加、耕地景观大量减少,尤其以建设用地景观变化最快;(2)研究区的斑块数量、破碎度、多样性指数和分形维数都表现出增加的趋势;(3)生态安全指数受人为干扰影响较大,局部区域的景观类型从1996年的零散分布发展至2005年的连片分布,整体生态安全强度的空间分布不均匀性增强;(4)生态安全指数值从城市功能拓展区(朝阳区)到远郊城市发展新区(顺义区)和生态涵养发展区(密云县),呈现出由低而高的变化趋势,其低值区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而逐渐扩大。表明生态安全指数能够定量评价区域生态环境的状况及其演变方向。
万利陈佑启谭靖张洁瑕
关键词:生态安全景观结构城市化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
北京郊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效应研究被引量:10
2015年
以京郊3个具有不同功能的区(县)为例,利用从1996年、2005年TM影像中获取的土地利用数据,在分析研究区近10年的土地利用变化的基础上,通过构建生态价值指数(EVI)和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价值转移率(TREV),从土地利用变化所引起的各类型间生态价值转移的方向、幅度等方面对北京郊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效应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1996—2005年研究区的林地、草地、建设用地增加,而耕地、水域和未利用地减少,各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速度依次为建设用地>水域>耕地>草地>林地>未利用地;从区域看,土地利用相对变化速率从快到慢依次是城市功能拓展区(朝阳区)、城市发展新区(顺义区)、生态涵养发展区(密云县);从类型变化看,以耕地、水域的转出和建设用地的转入为主。研究时段内研究区的生态价值指数总体呈下降的趋势,各区县的区域生态价值指数差异较大,且相对差异还在扩大,其指数下降速度从快到慢依次是朝阳区、顺义区、密云县;同时从分布变化看,EVI中值波动区减少,EVI较低区和EVI低值区增加,导致了研究区总生态价值指数有所下降。
万利孙丽慧谭靖田自强
关键词:土地利用生态效应GIS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