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贺石生

作品数:286 被引量:1,269H指数:20
供职机构: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基础研究重大(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59篇期刊文章
  • 73篇会议论文
  • 47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35篇医药卫生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文化科学
  • 2篇理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矿业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学

主题

  • 73篇脊柱
  • 68篇腰椎
  • 55篇手术
  • 44篇椎间盘
  • 44篇颈椎
  • 34篇脊柱侧
  • 34篇脊柱侧凸
  • 34篇侧凸
  • 33篇微创
  • 33篇脊髓
  • 30篇颈椎病
  • 29篇融合术
  • 24篇术后
  • 24篇前路
  • 24篇椎间孔
  • 23篇手术治疗
  • 22篇内固定
  • 20篇特发性脊柱
  • 20篇特发性脊柱侧...
  • 19篇椎管

机构

  • 127篇第二军医大学
  • 93篇同济大学
  • 65篇上海市第十人...
  • 11篇复旦大学
  • 5篇苏州大学
  • 4篇九江市第一人...
  • 3篇上海医科大学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广州军区广州...
  • 1篇南昌大学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市第一人...
  • 1篇宁波市第六医...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江苏省中西医...
  • 1篇姜堰市人民医...

作者

  • 281篇贺石生
  • 77篇李明
  • 74篇侯铁胜
  • 64篇张海龙
  • 37篇傅强
  • 35篇顾广飞
  • 32篇范国鑫
  • 25篇朱晓东
  • 25篇赵杰
  • 24篇顾昕
  • 24篇管晓菲
  • 22篇王传锋
  • 19篇石志才
  • 15篇杨长伟
  • 13篇周旭
  • 13篇赵颖川
  • 12篇陈自强
  • 12篇鲁凯伍
  • 12篇顾昕
  • 11篇李少华

传媒

  • 23篇中国矫形外科...
  • 23篇中国脊柱脊髓...
  • 12篇脊柱外科杂志
  • 12篇第六届中国微...
  • 1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0篇第二军医大学...
  • 9篇颈腰痛杂志
  • 8篇2013年上...
  • 4篇康复
  • 4篇上海医药
  • 4篇实用骨科杂志
  • 4篇中华创伤杂志
  • 4篇第三届中西医...
  • 3篇家庭医学(上...
  • 3篇第二届泛长江...
  • 2篇中国行为医学...
  • 2篇中华外科杂志
  • 2篇上海医学
  • 2篇解放军医院管...
  • 2篇中国微创外科...

年份

  • 3篇2023
  • 13篇2022
  • 15篇2021
  • 12篇2020
  • 4篇2019
  • 4篇2018
  • 7篇2017
  • 17篇2016
  • 17篇2015
  • 24篇2014
  • 19篇2013
  • 8篇2012
  • 15篇2011
  • 14篇2010
  • 17篇2009
  • 20篇2008
  • 9篇2007
  • 8篇2006
  • 4篇2005
  • 4篇2004
28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极外侧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被引量:9
2009年
近年来,前路腰椎融合呈现逐渐增多的趋势.它有利于降低假关节形成的发生率和恢复患者脊柱正常的矢状序列,并向微创化方向不断发展。腰椎极外侧入路椎间融合术(extrem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XLIF)是近年来出现的经外侧穿过腹膜后间隙和腰大肌到达腰椎的一种新的微创腰椎椎间融合技术。与传统的前路腰椎手术相比,该技术的优点在于不经腹膜腔、不需要分离大血管和神经丛,因而大大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手术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内窥镜下手术方式,另一种是管状撑开器手术方式。现就两种手术方式的相关解剖研究、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以及临床疗效评价综述如下。
胡万坤贺石生李明
关键词:椎间融合术外侧入路椎间融合技术假关节形成
椎间孔镜术后感觉异常的危险因素及处理被引量:20
2014年
目的探讨椎间孔镜手术并发症:术后感觉迟钝(post-operative dysesthesia,POD)的危险因素及其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3年11月发生的18例椎间孔镜手术后POD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3例,女5例;年龄18-45岁,平均31岁。其中L4-5椎间盘9例,L5S1椎间盘7例,L3-4椎间盘2例。结果 18例POD患者随访观察3个月,除1例L5S1患者术后长期存在POD症状外其余17例患者全部经过术中、术后积极处理症状在短期内(3个月)获得好转,恢复到工作当中。结论通过术中及时处理,缩短操作时间,进行背根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附近减压,术后运用神经营养药物,改善微循环,功能锻炼,甘露醇脱水减轻神经根水肿,绝大多数POD患者可以获得良好缓解,尽快回到日常生活工作当中。
赵杉贺石生张海龙
关键词:术后
三维可折叠轻便组装椎间孔镜穿刺定位器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维可折叠轻便组装椎间孔镜穿刺定位器,包括竖直梁与横梁,竖直梁通过侧位定位块固定在病床边沿上,且可沿病床边沿移动,横梁通过横梁固定块设置在竖直梁上,横梁可通过横梁固定块在竖直梁上上下移动;还包括水平梁及套管...
贺石生范国鑫管晓菲张海龙
文献传递
保守治疗对轻中度脊柱侧凸患者自我意识评价的局限性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保守治疗对于轻中度脊柱侧凸患者自我意识评价的局限性。研究背景目前,脊柱侧凸及各种治疗方式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心理功能的影响已有一定的研究,但类似的对比性研究尚无报道。方法选择2006年10月至...
李明张晶涛贺石生朱晓东王传锋赵颖川陈自强
文献传递
胸腰椎后路钛合金脊柱内固定系统对术后MRI成像的影响
<正>目的:探讨胸腰椎后路钛合金脊柱内固定系统对术后MRI 成像的影响。方法:对12例行胸腰椎后路钛合金脊柱内固定的患者术后进行MRI检查,所用MRI为0.5T、1.0T及1.5T的超导 MRI系统,患者均进行矢状位的快...
贺石生杨永华汪剑侯铁胜
文献传递
经椎间孔入路经皮内窥镜下腰椎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16年
腰椎椎间盘突出症(LDH)是脊柱外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大部分LDH患者可通过非手术治疗达到一定临床疗效,但仍有部分患者经正规的非手术治疗后,其症状未见明显改善,需行手术治疗。目前手术治疗方法分为传统开放手术和微创手术两大类。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费用低、住院天数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近20年来,随着微创理念的推广和手术器械的改进,经椎间孔入路经皮内窥镜下腰椎椎间盘切除术(PETD)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为了更好地掌握该项技术,本文就PETD在LDH治疗中的应用和进展情况综述如下。
吴信波范国鑫管晓菲顾昕贺石生
关键词:腰椎椎间盘移位
椎间孔镜手术术中导丝断裂并发症1例报道被引量:9
2015年
经皮内窥镜下腰椎间盘摘除即椎间孔镜(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作为一种常见的脊柱微创手术方法,已广泛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多种疾病的治疗,Kambin描述了PELD手术的适应证:伴有或者不伴有神经损害;顽固性疼痛保守治疗8周无效;疼痛具有典型的神经根症状[1]。由此可见,适合传统腰椎间盘手术的标准也适合PELD。
赵杉张海龙管晓菲贺石生
关键词:脊柱微创手术DISCECTOMY腰椎间盘手术LUMBAR顽固性疼痛
颈椎病,要不要手术
2022年
随着工作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电子产品的普及。颈椎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和年轻化的趋势。不少人得了颈椎病后就会产生一些焦虑情绪,既害怕手术又害怕瘫痪。不少患者和家属在门诊就会问:“颈椎做了手术会不会瘫痪?”“手术是不是微创啊?”“我不做手术会不会瘫?”大家对颈椎疾病存在不少认识误区——不是信息太少,恰恰相反,而是信息太多。其中,最大的争议就是“要不要手术”。哪些颈椎病需要手术?什么类型和什么时候需要手术?手术前后又需要注意什么?今天就让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颈椎病手术治疗的相关知识。
贺石生史升
关键词:颈椎疾病颈椎病手术前后电子产品焦虑情绪年轻化
脊髓损伤后疼痛评估系统的使用及选择比较被引量:23
2014年
目的:检索目前最常用于描述脊髓损伤患者疼痛的评估方式,综合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推荐几种对于临床治疗及决策有重要意义的评估系统。方法:系统性检索MEDLINE数据库,时间段为1996年1月—2012年10月,入选标准为英文文献,题目或摘要中描述有对脊髓损伤后患者疼痛的评估方法,进一步通过全文及参考文献对相应的评估系统进行统计及描述。结果:共检索到1228篇文章,214篇在摘要中提到对脊髓损伤患者疼痛的评估,评估的方法总计39种。其中我们描述并比较了最常用的7种评估方式,分别是: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麦吉尔疼痛问卷(MPQ);轮椅使用者的肩部疼痛指数(WUSPI);疼痛数字评分法(NRS);简化多维疼痛量表(MPI-SCI);简明疼痛量表(BPI);慢性疼痛分级表(CPGQ)。结论:在检索到的7种最常用的评估系统中,VAS和NRS作为单维度的疼痛评估方法,以其应用的便捷性成为目前临床上最常用于评估脊髓损伤患者疼痛的工具,其中NRS更值得推荐。多维度的评价方式涵盖的内容比较全面,能够更多地反映出脊髓损伤患者的生活状态,MPI及BPI被更多地推荐用于脊髓损伤后疼痛的评估,而MPQ和CPGQ则在应用的覆盖面上存在一定的限制性。
张磊贺石生
关键词:疼痛疼痛评估视觉模拟评分
脊柱金属植入物磁共振成像伪影消除技术进展被引量:6
2008年
杨长伟贺石生李明
关键词:假体和植入物金属磁共振成像
共2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