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彤芳

作品数:15 被引量:83H指数:6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创新药物研究开发技术平台建设项目上海市中医药事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项目“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5篇药物
  • 3篇等效性
  • 3篇人体生物
  • 3篇人体生物等效...
  • 3篇生物等效
  • 3篇生物等效性
  • 2篇人体生物等效...
  • 2篇生物等效性研...
  • 2篇受试者
  • 2篇护理
  • 1篇代谢性相互作...
  • 1篇新型冠状病毒
  • 1篇信息化
  • 1篇信息化管理
  • 1篇信息化管理系...
  • 1篇星状细胞
  • 1篇星状细胞活化
  • 1篇压疮
  • 1篇压疮治疗
  • 1篇盐酸

机构

  • 13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扬州市三药制...

作者

  • 13篇赵彤芳
  • 10篇蒋健
  • 9篇元唯安
  • 8篇朱蕾蕾
  • 4篇裘福荣
  • 3篇张雅丽
  • 2篇贺敏
  • 2篇李珍
  • 1篇汤洁
  • 1篇王猛猛
  • 1篇马越鸣
  • 1篇高成璐
  • 1篇过林
  • 1篇郁韶明
  • 1篇胡薏慧
  • 1篇彭朋
  • 1篇朱育明

传媒

  • 2篇中国医院药学...
  • 2篇护理研究(下...
  • 2篇药物评价研究
  • 1篇中国药房
  • 1篇药学实践杂志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护理研究(中...
  • 1篇国际护理学杂...
  • 1篇护理学杂志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0
  • 1篇2016
  • 6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1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信息化管理系统在试验药物中心化管理中的应用被引量:16
2016年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临床试验机构在临床试验药物中心化管理的建设中,适时推进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应用,加强临床试验用药物的规范化管理,不断完善和健全试验药物管理流程上具有可操作性标准操作规程,提升临床试验整体管理水平,保证临床试验的质量。通过介绍该院的经验,为建设试验用药物的规范化管理模式提供借鉴及参考依据,对构建规范化、科学化的临床试验用药物中心化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赵彤芳元唯安郁韶明叶宇婕蒋健
关键词:试验药物信息化管理
个体化伤口床准备在老年人压疮治疗中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个体化伤口床准备对老年人压疮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4例老年压疮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实验组采用个体化伤口床准备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治疗。结果实验组换药次数及治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按照个体化伤口床准备方法治疗老年人压疮,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朱育明赵彤芳
关键词:老年人压疮
大黄素调控FGF19/FGFR4通路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的抗肝纤维化机制研究
2024年
目的探究大黄素调控FGF19/FGFR4通路抑制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活化的抗肝纤维化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HSC细胞株LX-2细胞,将LX-2细胞分为对照组、大黄素低剂量组、大黄素高剂量组、H3B-6527组(FGF19/FGFR4信号通路抑制剂)、大黄素高剂量+oe-NC组、大黄素高剂量组+oe-FGFR4组。CCK-8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qRT-PCR实验检测细胞FGF19和FGFR4基因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Col-Ⅰ、Col-Ⅲ、α-SMA、Bcl-2、Bax、FGF19、FGFR4蛋白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大黄素低、高剂量组和H3B-6527组LX-2细胞OD 450(24 h、48 h)值、FGF19 mRNA、FGFR4 mRNA表达、Col-Ⅰ、Col-Ⅲ、α-SMA、Bcl-2、FGF19、FGFR4蛋白表达显著降低,凋亡率和Bax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大黄素高剂量组相比,H3B-6527组LX-2细胞各项检测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过表达FGFR4减弱了大黄素对LX-2细胞行为及以上蛋白表达的影响。结论大黄素通过抑制FGF19/FGFR4通路可抑制HSC的生物学活性进而实现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汤琴陶茹赵彤芳叶宇婕
关键词:大黄素肝星状细胞肝纤维化
临床研究护士的系统化培养与管理被引量:20
2014年
目的规范临床研究护士的培养与管理,提高药物临床试验研究质量。方法制定严格、完整的临床研究护士选拔、培养方案,确立临床研究护士的职责和工作范围,建立管理与考核机制。结果临床研究护士参与6项Ⅰ期药物临床试验,得到研究者及申办者的一致认可。结论规范临床研究护士的培养与管理,有利于保障药物临床试验质量。
赵彤芳张雅丽蒋健元唯安
两种盐酸特拉唑嗪片的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评价单剂量口服国产和进口盐酸特拉唑嗪片的人体生物等效性。方法采用单中心、随机、开放、双周期交叉试验设计,21名受试者在不同周期分别空腹口服国产和进口盐酸特拉唑嗪片2mg,于给药前0h及给药后60h内不同时间点采集静脉血4 ml ,采用液-质联用(LC-MS/MS)法测定受试者血浆中特拉唑嗪的浓度。结果国产和进口盐酸特拉唑嗪片的 t1/2分别为(13.2±2.39)和(12.5±1.93) h;tmax分别为(1.01±0.83)和(1.08±0.69) h;Cmax分别为(40.1±10.6)和(37.3±9.57) ng/ml;AUC0-∞分别为(428±82.1)和(426±85.2) ng · h/ml。国产盐酸特拉唑嗪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1.2±14.7)%。国产与进口盐酸特拉唑嗪片 AUC0-t和Cmax几何均值比的90%置信区间(CI)均落在80%~125%之间。结论国产和进口盐酸特拉唑嗪片具有生物等效性。
朱蕾蕾郭丽霞詹燕裘福荣赵彤芳叶宇婕元唯安李安平李明花苏淑芳蒋健
关键词:盐酸特拉唑嗪液-质联用生物等效性
双氯芬酸钠双释放肠溶胶囊的人体生物等效性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研究双氯芬酸钠双释放肠溶胶囊在健康人体的药动学参数,评价其生物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交叉试验设计,40名健康男性受试者单剂量和多剂量口服双氯芬酸钠双释放肠溶胶囊受试与参比制剂,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测定血浆中双氯芬酸的血药浓度。结果:单剂量口服受试和参比制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如下:Cmax分别为(708.9±306.8)、(704.7±383.3)ng·ml-1,t1/2分别为(5.86±1.81),(6.20±1.73)h,tmax分别为(1.81±1.58),(1.81±1.58)h,AUC0-24分别为(2 500.0±577.3),(2 355.4±607.4)ng·h·ml-1;多剂量口服受试和参比制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如下:Cssmax分别为(594.4±228.4),(622.9±326.7)ng·ml-1,Cssmin分别为(30.1±14.9),(35.7±19.4)ng·ml-1,Cav分别为(96.3±18.2),(92.8±19.9)ng·ml-1,t1/2分别为(6.32±1.40),(6.62±1.50)h,tmax分别为(1.67±1.24),(1.66±1.54)h,AUCss分别为(2 310.3±436.3)、(2 227.5±476.4)ng·h·ml-1,DF值分别为(623.7±325.4)%、(666.2±377.0)%。受试对参比制剂的单剂量和多剂量相对生物利用度F分别为为(108.4±21.3)%和(105.2±15.1)%。结论: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双氯芬酸钠浓度快速、灵敏、专属性高,受试与参比制剂生物等效。
过林裘福荣王猛猛贺敏朱蕾蕾元唯安赵彤芳叶宇婕蒋健
关键词:LC-MS/MS双氯芬酸钠药动学生物等效性
布洛芬缓释混悬液空腹和餐后给药的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研究健康受试者空腹和餐后两种状态下单剂量口服布洛芬缓释混悬液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生物等效性。方法:本研究包括两个随机、开放、双周期、单剂量给药试验,各入组24名健康受试者,分别空腹和餐后单剂量交叉口服600 mg(20 ml)布洛芬混悬液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测定给药后血浆中布洛芬的浓度。结果:空腹给药条件下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中t1/2分别为(4.27±1.42)和(3.87±1.03)h;tmax分别为(3.42±0.72)和(3.29±0.93)h;cmax分别为(27.4±4.33)和(28.2±4.65)μg/ml;AUC0-t分别为(167±30.1)和(172±28.8)μg·h/ml;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7.4±9.7)%。餐后给药条件下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中t1/2分别为(2.53±0.46)和(2.64±0.53)h;tmax分别为(3.63±0.99)和(3.44±1.15)h;cmax分别为(25.0±4.12)和(27.0±4.60)μg/ml;AUC0-t分别为(172±33.4)和(184±30.2)μg·h/ml;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3.1±5.7)%。两种给药条件下的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AUC0-t和cmax几何均值比的90%置信区间(CI)均落在80%~125%之间。结论:布洛芬缓释混悬液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在空腹和餐后两种状态下均具有生物等效性。
朱蕾蕾张逸凡戴晓健钟大放裘福荣赵彤芳叶宇婕元唯安解家顺祝瑞章蒋健
关键词:布洛芬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生物等效性
静脉制剂Ⅰ期临床试验的观察与护理
2015年
Ⅰ期临床试验是新药人体试验的起始阶段,目的是观察人体对新药的耐受程度和药代动力学特征,为制订给药方案提供依据[1]。我院Ⅰ期临床试验研究室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首批认定的国家药物临床试验基地之一,成立至今已开展了包括口服片剂、混悬液、滴眼液、静脉注射制剂、外用贴剂及气雾吸入剂等各种途径给药的Ⅰ期临床试验项目,其中静脉制剂给药的护理管理最为复杂,其安全性管理尤为重要。
赵彤芳叶宇婕朱蕾蕾张雅丽蒋健
关键词:静脉制剂护理管理
静脉留置针采血在新药Ⅰ期临床试验中的应用被引量:14
2015年
新药Ⅰ期临床试验是在严格控制下给健康受试者-定量试验药物,监测药物的血液浓度、排泄和不良反应,观察人体对新药的耐受程度和药代动力学参数,为制订给药方案提供依据[1].根据药物Ⅰ期临床试验方案要求,一般给药后1d内血样采集可达14次-16次,由于抽血次数频繁,采血点比较密集,并且每个采血点的采血时间都有严格要求。
叶宇婕赵彤芳朱蕾蕾李珍元唯安蒋健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采血I期临床试验
药物Ⅰ期临床试验病房管理与受试者护理被引量:11
2013年
药物Ⅰ期临床试验是对新药初步的临床药理学及人体安全性评价的试验,目的是观察人体对新药的耐受程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特征,为制定给药方案提供依据[1];是新药从动物实验过渡到人体应用的一个关键环节.我院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首批认定的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之一,Ⅰ期临床试验研究室不仅具备一流的硬件条件,同时还拥有一支业务基础扎实、反应能力迅捷、急救技能过硬的专职研究团队.实验室自2006年成立至今已开展并完成了100余项药物Ⅰ期临床试验,纳入受试者3 000余人.基于以往Ⅰ期临床研究护士的工作经验,现将Ⅰ期临床试验中关于病房管理与受试者护理的相关问题总结如下,供同行交流探讨.
赵彤芳张雅丽蒋健叶宇婕
关键词:病房管理受试者护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