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璇

作品数:18 被引量:38H指数:3
供职机构:武警新疆总队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心肌
  • 3篇动脉
  • 3篇心病
  • 3篇心肌梗死
  • 3篇血管
  • 3篇老年
  • 3篇梗死
  • 3篇冠心病
  • 3篇冠状
  • 3篇冠状动脉
  • 2篇心功能
  • 2篇心衰
  • 2篇血压
  • 2篇支架置入
  • 2篇置入
  • 2篇术后
  • 2篇疗效
  • 2篇慢性
  • 2篇老年人
  • 2篇急性心肌梗死

机构

  • 15篇武警新疆总队...

作者

  • 15篇赵璇
  • 9篇宋泽军
  • 7篇热娜古丽
  • 7篇徐海蓉
  • 5篇陈洋
  • 2篇阿力木江
  • 2篇胡永强
  • 1篇阿力木江·阿...
  • 1篇张淳
  • 1篇刘超群
  • 1篇侯玲霞
  • 1篇王丹
  • 1篇热娜古丽·艾...
  • 1篇陈杉杉
  • 1篇徐江

传媒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华养生保健
  • 1篇中国心脏起搏...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国介入影像...
  • 1篇亚太传统医药
  • 1篇中外医疗
  • 1篇医学信息
  • 1篇中外女性健康...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6
  • 2篇2014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7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阿托伐他汀与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冠心病合并心衰的疗效观察
2024年
对阿托伐他汀+沙库巴曲缬沙坦在冠心病(CHD)伴随慢性心衰(CHF)中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择2022年1月-2023年8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110例CHD伴随CHF患者作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均分55例。对照组使用巴曲缬沙坦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阿托伐他汀+巴曲缬沙坦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最终治疗结果(心功能、并发症、治疗有效性)。结果 治疗之前,两组心功能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治疗,观察组心功能(CO/LVEF/BNP)比对照组恢复好,p<0.05。观察组并发症比对照组更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比对照组更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CHD伴随CHF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巴曲缬沙坦加以治疗,能够很好缓解患者的心功能状态,减少并发症概率,很大程度提升治疗效率,建议推崇运用。
陈洋赵璇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心功能
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致动脉夹层瘤形成和螺旋形撕裂并成功抢救一例
2009年
冠状动脉造影致动脉夹层瘤形成和冠状动脉内膜撕裂常导致严重后果,尤其右冠状动脉开口变异临床较常见,由于操作不当,导管损伤冠脉可导致动脉夹层瘤的形成[1]。
宋泽军徐海蓉赵璇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与冠心病的相关性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SCH)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冠心病并接受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患者211例。分别列入甲状腺功能正常组48例和SCH组163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别列入冠状动脉造影阴性组,冠状动脉单支病变、双支病变、三支或左主干病变组。比较各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以及超声心动图资料。结果 SCH组女性患者比例高于正常组,SCH组患者甘油三酯(TG)水平高于正常组(P<0.05)。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值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血压、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无差异,而肌酐、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甲状腺素(T4)、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高于正常组(P<0.05)。SCH组患者冠心病比例高于正常组且冠状动脉狭窄单支、双支、三支或左主干病变发生率均高于正常组(P<0.05)。SCH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大于正常组(P<0.05)。结论 SCH患者冠心病发生率高于甲状腺功能正常患者。
阿力木江.阿不来提徐江张淳胡永强热娜古丽赵璇陈洋徐海蓉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减退冠状动脉血管狭窄
灯盏生脉胶囊联合培哚普利叔丁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观察
2023年
目的研究灯盏生脉胶囊联合培哚普利叔丁胺对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0年12月武警新疆总队医院收治的12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单用培哚普利叔丁胺,观察组联用灯盏生脉胶囊。评估两组的心功能[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每博心输出量(SV)、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6 min步行距离、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症状,且检测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β-内啡肽(β-EP)、可溶性糖化终末产物受体(sRAGE)、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以及转化生子因子-β1(TGF-β1)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的LVESD、LVEDD明显降低,SV、6 min步行距离和LVEF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气喘、畏寒肢冷、心悸、气短、下肢水肿、胸闷胸痛症状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HMGB1、sRAGE、NT-proBNP、β-EP和TGF-β1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灯盏生脉胶囊联合培哚普利叔丁胺可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和中医证候,降低患者的血清HMGB1、sRAGE、NT-proBNP、β-EP和TGF-β1水平,效果显著。
赵璇
关键词:灯盏生脉胶囊慢性心力衰竭疗效
通心络治疗支架置入术后患者的临床分析
2011年
临床中常遇到PCI术后的患者就诊,我们应用通心络胶囊(由河北石家庄以岭药业公司生产)治疗PCI术后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赵璇宋泽军侯玲霞
关键词:通心络胶囊术后患者支架置入PCI术后
平板运动试验恢复期ST段压低对冠心病诊断价值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评价平板运动试验中恢复期ST段压低的意义。方法选择2008年7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住院同时接受平板运动试验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患者,共168例,分成3组:平板运动试验运动中ST段压低组(简称运动中组,n=90),男性54例,女性36例,年龄35~80岁;平板运动试验恢复期ST段压低组(简称恢复期组,n=61),男性26例,女性35例,年龄45~74岁;平板运动试验结果阴性组(简称平板阴性组,n=17),男性11例,女性6例,年龄35~80岁。再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别列入冠状动脉造影阴性组、冠状动脉轻度狭窄组和冠状动脉明显狭窄组。比较各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合并症,平板运动试验结果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之间的联系以及超声心动图资料。结果运动中组患者年龄偏大,同时糖尿病较多,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恢复期组和平板阴性组,而肌酐和胱抑素C水平高于其他两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中组冠状动脉明显狭窄的比例高于恢复期组和平板阴性组,恢复期组冠状动脉轻度狭窄比例高于运动中组(P〈0.01)。运动中组冠状动脉1支、2支、3支或左主干病变出现概率均高于恢复期组。平板阴性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小于其他两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中ST段压低对诊断冠心病的价值较恢复期ST段压低高。平板运动试验中恢复期出现ST段压低的患者在诊断冠心病时应结合危险因素综合考虑。
阿力木江.阿不来提陈洋赵璇热娜古丽.艾尼宋泽军徐海蓉胡永强陈杉杉
关键词:ST段冠心病
闭塞病变支架置入术后焦虑引发交感风暴一例
2011年
患者男性,59岁,冠状动脉闭塞支架置入术后,由于焦虑引发交感风暴。在电除颤维持窦性心律、β受体阻滞剂抑制交感神经和静脉推注可达龙以及补钾补镁等治疗基础上,使用大剂量镇静药抗焦虑治疗,同时积极进行心理干预,有效地控制了病情。
宋泽军徐海蓉阿力木江赵璇刘超群热娜古丽陈洋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焦虑交感风暴闭塞病变支架置入术后
贝尼地平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和血压变异性的疗效观察
2009年
目的:观察盐酸贝尼地平片对老年高血压病(EH)患者血压和血压变异性的疗效。方法:对66例EH患者随机分成2组,32例接受可力洛治疗为治疗组,34例接受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为对照组,比较两种药物对血压和血压变异性的影响。结果:盐酸贝尼地平和非洛地平都能有效降低血压(P<0.05),对血压变异性的影响盐酸贝尼地平强于非洛地平(P<0.05)。结论:盐酸贝尼地平能有效控制老年EH患者血压并对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显著。
宋泽军赵璇热娜古丽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病贝尼地平血压血压变异性
中老年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对比分析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对比中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特征、心电图改变、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治疗情况等,为老年AMI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0年12月—2013年7月我院心脏病监护病房(CCU)收治的中老年AMI患者119例,其中老年人62例列入老年组,平均年龄为(72.8±5.6)岁;中年人57例列入中年组,平均年龄为(52.4±7.0)岁。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心电图改变、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治疗情况等。结果老年组患者典型胸痛发生率、吸烟率、冠心病家族史阳性率均低于中年组(P<0.05),不典型胸痛、呼吸困难、心悸发生率均高于中年组(P<0.05),入院时心功能Killip's分级Ⅰ级比例小于中年组(P<0.05),入院时心功能Killip's分级Ⅲ级比例及无危险因素比例均大于中年组(P<0.05)。两组患者心电图改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患者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出血发生率均高于中年组(P<0.05)。老年组患者接受β受体阻滞剂、急诊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率均低于中年组,平均进门-球囊扩张时间长于中年组(P<0.05)。结论中老年AMI临床特点存在诸多不同,老年患者症状不典型,易导致误诊或漏诊,且急诊PCI治疗率较低,应加以重视。
阿力木江.阿不来提赵璇陈洋热娜古丽宋泽军徐海蓉
关键词:心肌梗死中年人老年人疾病特征
比索洛尔、氯沙坦联合用药对高血压病患者左室重构和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观察比索洛尔、氯沙坦治疗高血压病12个月前后患者左室重构和左室舒张功能的疗效。方法:46例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使用比索洛尔5mg和氯沙坦50mg,连服12个月,治疗前后用超声测定左心室结构和舒张功能改变。结果:治疗12个月后左心室重量指数降低(P<0.05),舒张期末室间隔厚度和左心室后壁厚度变薄(P<0.05),左心室舒张末内径缩小(P<0.05),E/A增加(P<0.05)而射血分数变化不大。结论:比索洛尔、氯沙坦联合用药治疗高血压的同时,能逆转左室重构,明显改善左室舒张功能。
宋泽军赵璇徐海蓉热娜古丽
关键词:高血压病左室重构左室舒张功能比索洛尔氯沙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