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树轩

作品数:22 被引量:91H指数:6
供职机构:东莞市大岭山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前期研究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9篇农业科学
  • 3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13篇沙门氏菌
  • 10篇肠炎
  • 10篇肠炎沙门氏菌
  • 6篇特异
  • 6篇特异性
  • 6篇种特异性
  • 5篇聚合酶
  • 5篇聚合酶链式反...
  • 5篇合酶
  • 4篇FQ-PCR
  • 3篇侵染
  • 3篇侵染机制
  • 3篇流行病
  • 3篇流行病学
  • 3篇耐药
  • 3篇耐药机制
  • 3篇分子流
  • 3篇分子流行病学
  • 2篇人畜
  • 2篇人畜共患

机构

  • 11篇四川农业大学
  • 10篇东莞市大岭山...
  • 4篇动物疫病与人...
  • 1篇贵州大学

作者

  • 22篇邓树轩
  • 10篇程安春
  • 7篇汪铭书
  • 4篇曹平
  • 4篇黎旭宇
  • 3篇黎敏英
  • 1篇何光志
  • 1篇刘忠伟
  • 1篇陈孝跃
  • 1篇颜彬
  • 1篇朱德康
  • 1篇周碧君
  • 1篇张振华
  • 1篇曹省艳
  • 1篇尹念春
  • 1篇梁斌
  • 1篇龙潭

传媒

  • 9篇畜牧与饲料科...
  • 3篇中国畜牧兽医...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中国畜牧兽医...
  • 1篇中国兽医学报
  • 1篇黑龙江畜牧兽...
  • 1篇高技术通讯
  • 1篇山地农业生物...
  • 1篇兽医导刊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3
  • 9篇2009
  • 8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5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特异性DNA序列建立种特异性FQ-PCR快速检测肠炎沙门氏菌
根据肠炎沙门氏菌(SE)种特异性DNA序列,设计合成了一对能特异性扩增130bp片段的引物和TaqMan探针,首次建立了SE的种特异性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FQ-PCR)诊断方法。该法在SEDNA含量为9×108~9×...
邓树轩程安春汪铭书曹平朱德康陈孝跃
关键词:肠炎沙门氏菌聚合酶链式反应分子流行病学
文献传递
肠炎沙门氏菌感染及其检测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09年
该文主要介绍了宿主对肠炎沙门氏菌(SE)的防御能力、SE感染与宿主细胞的关系、SE在禽类中多呈隐性感染的原因分析,并对当前SE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作了一综述。
叶朗光黎松庆邓树轩黎旭宇
关键词:肠炎沙门氏菌
整合子耐药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09年
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问题日趋严重,而且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也成了目前的热点。整合子是细菌耐药机能的重要内容。对整合子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发展方向作了展望。
何兆敏黎旭宇邓树轩
关键词:整合子耐药机制
沙门氏菌耐药性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09年
沙门氏菌的耐药机制不是独立存在的,其耐药程度的高低是由2种或多种不同的耐药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对沙门氏菌的耐药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
黎旭宇何兆敏邓树轩
关键词:沙门氏菌耐药机制抗生素
肠炎沙门氏菌种特异性PCR及对感染鸭快速检测的研究
肠炎沙门氏菌(SE)感染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传统鉴定SE的方法尚存在不足,因此有必要建立一种检测该菌的特异性PCR方法。 根据GenBank 登录的SE种特异性DNA序列,设计合成了一对能特异性扩增293b...
邓树轩程安春汪铭书曹平朱德康陈孝跃
关键词:聚合酶链式反应种特异性DNA序列
文献传递
沙门菌质粒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8年
曹平汪铭书程安春邓树轩
关键词:沙门菌质粒DNA分子人畜共患病血清型
肠炎沙门菌种特异性PCR及对感染鸭快速检测被引量:12
2009年
根据GenBank登录的肠炎沙门菌(SE)种特异性DNA序列,设计合成了1对能特异性扩增293 bp DNA片段的引物,首次建立了SE的种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诊断方法。该方法仅需10 h即可获得结果且只能特异性扩增SE,而对照菌株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检测SE的最低DNA模板量为50 ng/L,最少检测到的细菌数为19CFU/mL。对10只SE人工感染死亡雏鸭的心、肝和粪便的检测结果与细菌分离的结果符合率为100%,而对脾、脑、法氏囊的检测阳性率极显著(P<0.01)高于细菌分离率;应用该技术对临床送检的228只疑似SE感染死亡鸭病例检测结果也显著高于细菌分离法。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PCR方法检测SE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比传统的细菌分离鉴定更加快捷、准确,可用于SE感染疑似病例的检测及其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邓树轩程安春汪铭书曹平朱德康陈孝跃
关键词:肠炎沙门菌聚合酶链式反应种特异性
肠炎沙门氏菌种特异性FQ-PCR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被引量:5
2008年
根据肠炎沙门氏菌(SE)种特异性DNA序列,设计合成了一对能特异性扩增130bp片段的引物和TaqMan探针,首次建立了SE的种特异性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FQ-PCR)诊断方法。该法在SEDNA含量为9×10^8-9X104拷贝有较好的线性关系;检测SEDNA模板的灵敏度为4拷贝/μL,检测SE细菌数的灵敏度为6CFU/mL;特异性试验表明只对SE基因组呈阳性反应。分别应用该技术和传统细菌分离法检测60份来自人工感染鸭、小白鼠和肉兔的心、肝、脑和直肠粪便,结果显示两种方法对心、肝、直肠粪便的阳性检测结果符合率为100%,而FQ-PCR对脑的阳性检测率极显著(P〈0.01)高于细菌分离。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快速、灵敏、特异、重复性好且能实时定量检测,可用于SE分离鉴定、SE感染疑似病例检测、SE体内动态分布规律研究及其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邓树轩程安春汪铭书曹平尹念春曹省艳张振华颜彬
关键词:种特异性
肠炎沙门氏菌种特异性FQ-PCR建立及在阐明其侵染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本研究分为三部分: 1.舾种特异性FQ-PCR方法的建立 肠炎沙门氏菌(Sallmonellaenteritidis,SE)感染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本文根据GenBank登录的SE种特异性DNA序...
邓树轩
关键词:肠炎沙门氏菌侵染机制分子流行病学人畜共患病
文献传递
应用正向间接血凝试验检测山羊痘抗体被引量:3
2005年
采用硫酸铵盐析、Sephadex G-200柱层析的方法纯化山羊痘病毒,以病毒抗原致敏绵羊红细胞建立了山羊痘正向间接血凝试验,并进行了最佳试验条件的摸索。结果表明,试验所制备的诊断液能与山羊痘参考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凝集,其凝集现象能被山羊痘阳性抗原特异性抑制,与其它常见的动物病阳性血清无交叉反应。用本方法及琼脂扩散试验对山羊痘血清进行检测,IHA阳性检出率为89.1%(41/46);而AGP阳性检出率为34.8%(16/46)。表明正向间接血凝试验比琼脂扩散试验敏感性高。本次试验制备的正向间接血凝试验诊断液可用于兽医临床上进行快速诊断。
刘忠伟周碧君易见刚何光志邓树轩龙潭
关键词:山羊痘病毒正向间接血凝试验琼脂扩散试验抗体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