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益善
- 作品数:4 被引量:11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现代复杂装备设计与极端制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 注射成型螺旋模具中熔体流动比被引量:11
- 2008年
- 对聚丙烯(PP)和聚乙烯(PE)2种塑料在阿基米德螺旋线与方形螺旋线流动性测试模具中的流动性能进行研究,分析塑料流动比与型腔轮廓特征的关系;引入修正系数β,对流动比校核公式进行修正。研究结果表明:在阿基米德螺旋线模具中,PP在注射压力为150~160MPa时取得最大流动比485,PE在注射压力为160~170MPa时取得最大流动比419;在方形螺旋线模具中,PP在注射压力为100,120和150MPa,PE在注射压力为130和140MPa时流动比及所对应的注射速率出现波动,且流动性好的熔体波动更为严重;PP在阿基米德螺旋线模具中的流动比均值较其在方形螺旋线模具中大6%,而PE大4%;在阿基米德螺旋线模具中流动比均值PP比PE的流动比均值大19%,而在方形螺旋线模具中PP的流动比均值比PE的大15%;流动性好的熔体受模具型腔轮廓特征影响大。因此,实际生产中应充分考虑型腔轮廓特征对熔体流动比的影响,当模具型腔轮廓特征复杂时,宜采用较大的注射压力及注射速率。
- 王道宏蒋炳炎申瑞霞邓益善
- 关键词:注射成型
- 注射模热流道快速换料工艺研究
- 2001年
- 基于塑料熔体的流变行为 ,提出了拖曳换料的概念 ,建立了新料熔体和旧料熔体在热流道系统中共同流动的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 ,并分析了注射速度、注射压力、粘度、温度等参数对拖曳换料工艺的影响 。
- 蒋炳炎胡文东邓益善
- 关键词:热流道注塑模
- 注射成型模具中熔体流动比研究
- 针对国内外在塑料工业、塑料注射成型技术中存在的问题:(1)塑料的质量控制指标,如熔融指数等,与其各工艺指标没有直接或间接的对应关系,未能有效地指导模具设计、工艺设计及产品设计;(2)塑料流动性的理论研究未能很好地结合生产...
- 邓益善
- 关键词:塑料加工注射成型熔体流动
- 文献传递
- 热流道注射成型的拖曳换料
- 2001年
- 在热流道注射成型过程中 ,换料不彻底和费时常常影响制品的质量和生产率 ,在生产中 ,采用多次注射法或以白色材料作为换色的过渡料等方法实现快速换料 .作者基于聚合物熔体的流变行为 ,提出了拖曳换料的概念 ,建立了新料熔体和旧料熔体在热流道系统中共同流动的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 .结果表明 :该模型较好地解释了注射速度、注射压力、粘度、温度、热流道模具的结构等对拖曳换料效率的影响 ;当热流道模具采用分区加热、多点控温技术时 ,控制新、旧料熔体的粘度小 ,可以明显提高换料后期的换料能力 ,改善生产中先易后难、先快后慢的换料过程 ,提高整个过程的换料能力 .
- 蒋炳炎邓益善张星星
- 关键词:注射成型热流道数学模型注塑注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