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新文
- 作品数:10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浏阳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6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对于6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研究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就诊的6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采用一般治疗、降颅压治疗、预防再出血、防治迟发性血管痉挛、脑脊液置换疗法等方法。结果本组病例就诊后24h内即明确诊断者50例(73.53%),就诊后2~4d内明确诊断者18例(26.47%)。6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明显好转35例,有一定好转21例,无效12例,有效率82.35%。结论 SAH起病状态不一,病因多为颅内动脉瘤,临床表现多样,DSA检查能直接明确病因,选择合理、恰当治疗方案。
- 刘玉芝邱新文
-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
- 手法复位中的体位限制对治疗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的作用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评价手法复位中的体位限制在治疗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BPPV)中的作用。方法:2006年1月~2010年1月期间在我院就医,没有严重心脏病、颈椎病、脊柱畸形和严重颈动脉狭窄的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经本人或家属同意被选入本研究。将入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复位组46例给予手法复位治疗加体位限制;对照组45例仅给予体位限制治疗。结果:治疗后第4天复位组和对照组的成功率分别为80.4%(37/46)和13.3%(6/45),两组差异显著(χ2=41.09,P<0.005);治疗后第7天两组的成功率分别为91.3%(42/46)和24,4%(11/45),具有显著差异(χ2=29.16,P<0.005)。结论:手法复位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体位限制治疗,凡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诊断明确如无禁忌症者均可给予手法复位治疗。
- 刘玉芝邱新文谭跃文
- 关键词: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耳石手法复位体位限制
- 针刺反应点配合颈椎复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观察针刺反应点结合颈椎复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CSR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针刺反应点配合颈椎复位治疗)和对照组(传统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PRI、VAS及临床疗效。结果:首次治疗后,治疗组PRI、VAS比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对照组改善不明显(P>0.05)。疗程结束后两组PRI、VAS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改善显著(P<0.01)。反应点主要分布在颈夹脊、手太阳小肠经的体表循行部位和经筋分布区域。结论:针刺反应点配合颈椎复位治疗CSR疗效明显优于传统针刺。CSR患者在手太阳小肠经的体表循行线上及经筋分布区域、颈夹脊存在有规律的反应点。
- 张四喜邱新文刘道龙
- 关键词:神经根型颈椎病
- 急性心肌梗塞10年前后药物治疗对比分析
- 1997年
- 急性心肌梗塞10年前后药物治疗对比分析浏阳市人民医院(410300)陈建凯邱新文近10年来急性心肌梗塞(AMI)治疗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在基层医院,其治疗变化情况少有报道。现将我院10年前后AMI治疗变化情况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本组57例...
- 陈建凯邱新文
- 关键词:心肌梗塞药物疗法急性
- 以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主的低血糖症74例临床分析
- 2004年
- 谭跃文邱新文石进
- 关键词:神经系统低血糖
- 奥美拉唑静脉滴注治疗脑出血后应激性溃疡
- 1997年
- 奥美拉唑静脉滴注治疗脑出血后应激性溃疡浏阳市人民医院(410300)邱新文1993年8月至1995年6月,我院以随机抽样方法对脑出血后应激性溃疡患者,以奥美拉唑作治疗组和甲氰咪胍作对照组,对比其治疗脑出血后应激性溃疡出血的疗效。1临床资料1.1一般资...
- 邱新文
- 关键词:脑出血胃溃疡奥美拉唑静脉滴注
- 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合并医院感染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医院感染特征及预防。方法查阅640例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的出院病历,对年龄、感染部位,医院感染病原体,侵入性操作、预防应用抗生素、预后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生医院感染46例,其中呼吸道感染22例、胃肠道感染12例、泌尿系感染8例、其他感染4例;培养67例次,检出病原体45株次,革兰阴性杆菌20株次、革兰阳性球菌15株次、真菌10株次。年龄大、实施侵入性操作、脱水剂应用时间长、预防应用抗生素是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医院感染患者平均住院(35.92±11.32)d,病死率15.22%(7/46)高于同期无医院感染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的(17.45±5.25)d,3.20%(19/594)(P<0.05)。结论急性脑血管意外医院感染率高,影响因素复杂,对预后有不良影响,应加强针对性管理,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 刘玉芝邱新文
- 关键词:急性脑血管意外医院感染
- β-受体阻滞剂对甲亢性心脏病心衰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7
- 2002年
- 目的 :观察甲亢性心脏病人伴不同程度的心力衰竭时 β -受体阻滞剂的使用剂量及治疗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 30例甲亢性心脏病 (甲心病 )患者治疗中所用心得安的剂量和心脏功能改变情况。结果 :心功能属Ⅰ~Ⅳ级者分别为 1,2 ,14和 13例 ;射血分数依次为 80± 0 % ,6 6± 8.5 % ,6 6 .3± 8.8%和 5 8.8± 12 .8%。心得安剂量分别为 30mg/d ,35± 7.1mg/d ,5 5± 2 8.1mg/d和 5 7.7± 17.7mg/d。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亢 )程度轻型为 5例 ,中型 13例 ,重型 12例 ,所用心得安剂量分别为 37.5± 15 .4mg/d ,4 2 .5± 15 .6mg/d和 78.8±2 0 .7mg/d。心衰纠正时间平均为 15 .8d(1~ 6 0d) ,无心衰加重者。结论 :甲心病伴心衰时 β-受体阻滞剂对心衰的纠正及甲亢症状的控制是有利的 ,剂量大小与甲亢程度有关 ;心功能Ⅲ~Ⅳ级患者、射血分数 >5 0 %时较大剂量使用无不良反应。
- 邱新文刘智勇陈建凯
- 关键词:疗效甲亢性心脏病心衰Β-受体阻滞剂
- 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的影响因素分析
- 2023年
- 【目的】探讨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在本院就诊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300例,采用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测量腰椎(L_(1~4))骨密度(BMD),根据患者BMD值分为骨量正常组(n=59)、骨量减少组(n=158)、骨质疏松组(n=83),分析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的影响因素。【结果】300例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骨量减少158例,占52.67%,骨质疏松83例,占27.67%。骨质疏松组年龄均大于骨量减少组及骨量正常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均低于骨量减少组及骨量正常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与新诊断2型糖尿病发生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呈显著正相关(P<0.05),HDL-C与新诊断2型糖尿病发生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的发病率明显升高,年龄、HDL-C是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的影响因素。
- 钟如意邱新文陈胜胡芳琳李芬
- 关键词:骨质疏松
- 应用β-阻滞剂诊断性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50例疗效观察被引量:2
- 1997年
-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治疗是心血管疾病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献认为CHF约有30~40%有心脏舒张功能障碍.但临床上由于对舒张性心力衰竭(DHF)诊断较难,往往仅按收缩性心力衰竭(SHF)治疗而达不到满意的疗效.为此本组应用β-阻滞剂诊断性治疗DHF50例,取得较满意的疗效.今总结如下.1 资料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文资料均来源于本院住院病例,按NYHA心功能分级全部病例均为心功能Ⅳ级,治疗组50例中男27例(64%),女23例(46%),年龄最大76岁,最小20岁,平均50.82岁.
- 尹有章邱新文刘智勇
- 关键词:心力衰竭舒张性Β-阻滞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