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景亮
- 作品数:16 被引量:30H指数:3
-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文化艺术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 以北方乡土民居为例论人居环境的生态设计
- 2011年
- 以北方乡土民居为例,分析其传统生态设计手法.从创建生态人居环境的角度出发,谈论现代人居环境设计面临的问题及生态设计在人居环境设计中的应用,从而使人居环境具有持续发展的能力并走向舒适、经济、节能、环保的生态化道路。
- 邱景亮盛丽丽
- 关键词:乡土民居人居环境生态设计
- 诗意的构造——设计中科学与艺术的交融点
- 2003年
- 邱景亮董雅陈学文
- 关键词:艺术诗意现代主义极少主义
- 建筑色彩的视觉量化分析被引量:11
- 2003年
- 针对传统色彩理论存在的缺陷提出新的见解。色彩运用中只习惯于依赖直觉判断进行创作的手法,不利于建筑色彩设计的准确性,应代之以科学的态度处理色彩问题。将复杂的色彩关系量化,形成相对明确的色彩组织层次及组织原则。针对不同建筑的性质,将色彩系统与建筑风格联系起来进行分析,使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以利于创作出优秀的建筑作品。
- 陈学文邱景亮张文敏
- 关键词:意境色调明度色相纯度
- 新中国风园林探究
- 2014年
-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艺术里的重要组成,其完美体现了深植于中国文化的审美观和自然观。本文就从古典园林入手探究如何将古典园林的精神和手法和现在的景观设计相结合。研究这一结合所遭遇的挑战和难关,以及剖析"新中国风"园林所具有的启示和意义,以之更好地指导未来的园林设计。
- 邱景亮顾天明
- 关键词:应用方式
- 看不见的“园林”,看不见的“建构”
- 2015年
- 肯尼思·弗兰普顿将"建构"解释为"诗意的建造",这本身是一个包容复杂性的说法。除了建筑体系内部的解读外,本文更在意其本身的批判实践性所包含的对知识体系的消解意识,从而试图借"园林"的探讨对"诗意"二字进行解读,从这两个看似毫不相关的概念在人类存在意义上的深刻联系中探讨营造发生的根本原因和潜在可能性。
- 邱景亮罗京晶
- 关键词:诗性思维消解
- 留住夜的影子——谈城市夜景照明中暗天空的意义被引量:1
- 2012年
- 当我们为夜间的生活环境变得更加光亮而振奋不已的时候却忽略了光的影子的意义,越来越多的夜景照明在满足了城市夜间照明需求的同时带来了诸多的问题,本文即从暗的角度出发,分析照明设计中暗天空的重要性,希望能够因此促使民众关注夜间里黑暗的意义。
- 王贤哲邱景亮
- 关键词:光污染照明设计照明控制
- 细部显现肌理重复——当代建筑与室内空间的建构解析
- 2011年
- 近年来,关于“建构”理论的讨论与实践已经成为引起设计界广泛关注与热议的话题。本文从分析建构概念及定义入手.从细部与肌理化的角度以及材料与建构的关系出发,解析其本质、特点、主要表现方式以及产生背景及来源等方面,从不同的视角看待其对设计的影响,以期对建构的理解与创新有所助益。
- 张侃侃邱景亮
- “山水情结”与景观设计被引量:4
- 2015年
- 中国是具有丰富文化传统的国家,但令人遗憾的是,在我国每年巨量的景观建设工程中,能够体现我国文化精神的设计是很少的。一方面认为现代景观设计应该是"国际化"的,而另一方面也仅从表面符号表现中国文化特征,很少有从文化精神层面来体现中国文化特色的现代设计。文章从分析中国传统自然观与相关的艺术特征为切入点,探究传统自然观的成因与中国文化的"山水情结",分析中国传统艺术中的文化内涵,以便从内在精神层面来理解传统文化的价值,更好地指导现今的设计。
- 邱景亮王骞
- 关键词:自然观山水情结
- 当代艺术对公共空间品质更新和提升的策略研究——以日本濑户内地区的艺术重塑为例被引量:1
- 2022年
- 以日本濑户内地区的艺术重塑案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艺术介入方式、艺术参与主体、艺术介入形式的分析研究,由此构建艺术对公共空间的重塑结构。提出可通过建立“艺术—设计—事件”的系统模式,实现“艺术家/设计师—居民—游客”的良性互动,发挥年展模式和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共同作用来实现当地社会活力的提升和精神文化的发展。
- 陈雨佳邱景亮
- 关键词:当代艺术公共空间可持续发展
- 建筑雕塑化被引量:2
- 2005年
- 建筑雕塑化设计通过不同手法的运用将建筑塑造成生动的人性化的空间形态,这既是从理论上对现代主义建筑思维模式的突破,也给环境带来了生气,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视觉审美需要,顺应了时代潮流,我们预计这一现象会持续下去。
- 陈学文邱景亮
- 关键词:建筑雕塑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