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正光
- 作品数:240 被引量:771H指数:15
- 供职机构:桂林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理学电气工程更多>>
- 自蔓延高温合成致白光LED用红色荧光粉Sr<Sub>2</Sub>Si<Sub>5</Sub>N<Sub>8</Sub>:Eu<Sup>2+</Sup>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蔓延高温合成致白光LED用红色荧光粉Sr<Sub>2</Sub>Si<Sub>5</Sub>N<Sub>8</Sub>:Eu<Sup>2+</Sup>的方法。按配比称取Si源、Si<Sub>3</Sub...
- 邹正光彭怀玉申玉芳
- 文献传递
- TiC-Mo-Fe体系价电子结构的模拟计算被引量:2
- 2007年
- 以EET理论为基础,通过建立TiC-Mo-Fe体系金属陶瓷结构模型,分别计算了陶瓷相TiC、环形相(Ti1-xMox)C和金属相Fe的价电子结构,并在此基础上计算了各相间界面原子状态的变化和界面结合情况,以及环形相理论晶格常数值。结果表明:环形相的存在能使金属/陶瓷两相原子状态的突变差异形成渐变过渡;计算获得的环形相的晶格常数对Mo的掺入量不敏感,在x取不同值时仅有很小的变化,相对误差不超过1.2%,环形相与TiC间的原子状态差异非常小,二者界面结合良好;环形相与Fe界面结合明显强于TiC与Fe的界面结合,并且当x=0.5时,这种界面结合最强。
- 徐文武邹正光吴一龙飞
- 关键词:金属陶瓷价电子结构EET理论
- 利用硅酸盐纳米-微米材料改性光纤套管材料的研究
- 研究表明,改性后的硅酸盐矿物纳米-微米粉作为填料对光纤护套管(HDPP)和管(PVC)的性能有较大影响.加入经改性后的硅酸盐矿物纳米-微米粉,光纤护套管(HDPP)的拉伸屈服强度、纵向收缩率和摩擦系数及光纤护套管(PVC...
- 陈南春邹正光
- 关键词:硅酸盐改性
- 文献传递
- 管磨机磨内多重分选研磨节能技术
- 陈平何亨美邹正光李汉明秦建军吴一陈南春刘荣进彭飞农湛红韩利萍陈飞王少青
- 本项目是针对影响管磨机筛分研磨的缺陷研究的,其技术原理是在磨内设置多重分选装置,就是在不改变工艺流程和不增加设备及动力的前提下,根据物料的特性和磨机的具体工况条件,在磨内特定位置增设多重分选设备,通过分选装置使物料分级,...
- 关键词:
- 关键词:水泥节能
- 溶剂热法合成In_2Se_3/CuSe复合粉及CuInSe_2薄膜的制备被引量:1
- 2014年
- 采用常压下两步溶剂热法合成了In2Se3/CuSe复合粉,并以其为原料,通过喷涂成膜后快速热处理制备了CuInSe2(CIS)薄膜。利用XRD、FE-SEM、EDS对In2Se3/CuSe复合粉的晶体结构和形貌进行分析表征,研究了溶剂热合成过程中的反应温度、表面活性剂对In2Se3/CuSe复合粉体物相及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以InCl3·4H2O、Se粉为原料,聚乙二醇-400、水合肼、醋酸为溶剂于120℃下反应30 min可以成功合成出结晶性良好的纯相In2Se3纳米球,直径分布在50~100 nm之间;以In2Se3纳米粉作为中间产物,分散于乙二醇溶剂中,加入Se源溶液(水合肼溶解Se粉)及CuCl2·2H2O,90℃下反应30 min可获得In2Se3/CuSe复合粉,其中CuSe呈不规则团聚状均匀分布在In2Se3纳米球的周围,且当加入0.2 g CTAB时获得的In2Se3/CuSe复合粉分散性较好。采用FE-SEM、EDS、XRF和Raman光谱对预置膜和快速热处理后获得的CIS薄膜的形貌和成分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将In2Se3/CuSe复合粉制备成"墨水"后涂覆在镀Mo玻璃基板上,快速升温至550℃可成功获得致密的CIS薄膜。
- 梁凤基龙飞莫淑一高耀邹正光
- 关键词:溶剂热CIS薄膜
- 一种Sm<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Sm<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将Sm(NO<Sub>3</Sub>)<Sub>3</Sub>·6H<Sub>2</Sub>O溶解...
- 武晓鹂龙飞张铁何金云邹正光
- 一种钙钛矿太阳电池组件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钙钛矿太阳电池组件。其结构为“导电玻璃/电子传输体//多功能镍网//电子传输体/导电玻璃”的三明治结构,具体包括上层导电玻璃、下层导电玻璃、多功能镍网、上层电子传输体、下层电子传输体、电极和玻璃粘接剂。该...
- 郑国源陈明光冯战百梁雅倩谢慧红武晓鹂莫淑一王吉林邹正光龙飞
- 文献传递
- 碳热原位合成SiC_w/Al_2O_3复相陶瓷粉体的制备工艺及反应机理被引量:4
- 2009年
- 本文以高岭土和纳米碳黑颗粒为原料,采用碳热还原原位合成工艺制备SiCw/Al2O3复相陶瓷粉体。通过研究合成温度、保温时间、原料配比以及氩气流量对合成产物的影响,借助XRD、SEM等技术手段进行测试表征,得到了合成工艺的最优参数,并探讨了碳热还原反应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高岭土与碳黑的摩尔比为1∶8,氩气流量为80mL/min,在1500℃下保温2h,可获得纯净的SiCw和Al2O3复相陶瓷粉体,SiC晶须的平均直径为300nm左右,长度大于6μm,长径比大于20,SiC晶须表面光洁,与氧化铝颗粒呈均匀分布。碳热还原高岭土合成SiCw/AlO,包括碳热还原SiO与碳热还原莫来石两个阶段,碳化硅晶须的生成遵循气-固(V-S)生长机理。
- 王朝胜邹正光邵珊崔超龙飞
- 关键词:碳热还原
- Ti-C-xFe体系自蔓延高温合成及机理被引量:18
- 2000年
- 采用自蔓延高温合成新技术合成TiC/Fe复合材料,研究了原料组份、粒度对合成过程及产物特征的影响.探讨了燃烧反应及结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随Fe含量的增大,燃烧合成温度降低,合成TiC粒度变细,燃烧波速度在Fe含量为10%(质量分数)时出现极大值.与碳黑作碳源对比,细粒石墨在反应合成过程中表现出更大的活性.用钢楔块燃烧波淬息法研究了合成过程,整个合成过程经历了金属的熔融、碳向熔融体中的溶解扩散、大团聚的形成、小的 TiC。颗粒生长及TiC长大等阶段。
- 邹正光傅正义袁润章
- 关键词:自蔓延高温合成TIC/FE复合材料
- Mn掺杂V_6O_(13)正极材料的合成及电化学性能的研究
- 2015年
- 通过水热合成的方法,在合成V_6O_(13)的过程中加入适量的MnSO_4,以达到在V_6O_(13)中掺杂Mn离子来改性的目的。通过各种表征手段分析不同掺杂量对样品的物相、前驱体的形貌、Mn离子的掺杂率以及对样品的官能团的影响。对不同样品的充放电循环测试后发现,当Mn/V比为1/50时可以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容量保存率。循环伏安曲线结果表明Mn离子的掺入可以降低锂离子脱嵌所造成的V_6O_(13)结构的破化程度,从而提高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性能。
- 邹正光陈泓旭龙飞袁琦侯忠良
- 关键词:水热合成锂离子电池电化学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