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晓俊
- 作品数:8 被引量:165H指数:5
- 供职机构: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指南》解读被引量:30
- 2018年
- 为推动网络学习空间的深入发展,规范网络学习空间的建设与应用,促进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变革,创新教育服务模式与管理体制机制,教育部组织编制了《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指南》。文章从政策依据、学理依据和满足教育变革诉求等方面说明了《指南》出台的背景和依据,并对《指南》中网络学习空间的定义与归属,个人空间、机构空间与公共应用服务之间的关系,网络学习空间支持教育资源供给模式创新、教育教学创新、交互创新、管理模式创新等关键点进行了解析。期望本文能够对理解并依据《指南》进行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起到指导作用。
- 郭炯黄彬郑晓俊
- 网络学习空间支持的协同教学模式与应用案例研究——网络学习空间内涵与学校教育发展研究之八被引量:30
- 2017年
- 网络学习空间的建设与应用是"三通两平台"的核心。网络学习空间能够支持不同角色实体(教师、学生、实践专家等)的交互联结,并能为构建教师教学共同体、实现协同教学等提供支持。基于对协同教学的本质是一种由多名教师协作完成的活动的认识,依据活动理论提出了对协同教学从活动情境、活动目的、活动成分、活动结构等四个维度的协同教学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对国内外协同教学模式和相关案例进行分析,结合网络学习空间的特点,形成了包括帮带协同教学模式、虚拟班级协同教学模式和智能导师协同教学模式等三种具有典型代表性的网络学习空间支持的协同教学模式,并对相应的典型案例进行了描述与分析。
- 郭炯郑晓俊黄彬
- 基于大数据的学习分析研究综述被引量:68
- 2017年
-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不断涌现的海量学习数据需要使用新的方法与工具进行处理,学习分析应运而生并成为教育研究与应用领域的热点问题。该文基于文献分析法,对国内外2010年以来关于学习分析的期刊论文进行梳理,根据研究重点不同分为理论框架、模型研究、学习分析技术基础、学习分析工具、应用研究、面临挑战等六大类,并对每一类的重要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与介绍,以试图呈现该领域的整体脉络。在此基础上,提出学习分析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包括理论基础与理论框架的明确、学习分析相关标准的建立等。
- 郭炯郑晓俊
- 关键词:大数据
- 大数据支持的甘肃省教育精准扶贫科学决策研究被引量:25
- 2017年
- 以大数据分析为技术手段的精准定位,将会在很大程度上保证扶贫工作的精准精确。甘肃省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构建教育扶贫"大数据"应用格局,实现了全省88万教育精准扶贫对象的清单式管理和动态监控,为全面把握教育扶贫现状,实现对象精准识别、决策精准制定、政策精准落实提供了依据。精准识别"因学致贫""缺技术致贫"的扶贫对象,并针对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等提出了一系列的教育精准扶贫政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了发挥大数据所具有的反馈、探索规律、预测等优势,后期将进一步基于大数据的分析反馈、预测与个性化对策的扶贫思维,进行省域内教育致贫原因精准分析、教育精准扶贫动态监管,实现大数据分析与教育精准扶贫的高度耦合,有针对性地引导资金流向、政策导向,对整个系统进行科学决策和规划。
- 封清云郭炯郑晓俊
- 关键词:大数据
- 教师网络学习空间应用现状研究——以华中地区为例被引量:12
- 2020年
- “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是深入贯彻“三通两平台”工程、建设服务国家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关键所在。文章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对华中地区中小学的网络学习空间建设情况及教师对空间的应用现状展开调研,在此基础上发现当前影响空间应用的主要因素包括建设管理机制、应用推进机制、师生应用习惯、空间功能服务、基础设施条件、家长立场等,并针对空间应用与教学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后续全国基础教育领域空间建设与应用的整体推进提供参考。
- 刘紫微郭炯郑晓俊
- 关键词:影响因素
- 《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指南》解读被引量:1
- 2019年
- 为推动网络学习空间的深入发展,规范网络学习空间的建设与应用,促进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变革,创新教育服务模式与管理体制机制,教育部组织编制了《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指南》。文章从政策依据、学理依据和满足教育变革诉求等方面说明了《指南》出台的背景和依据,并对《指南》中网络学习空间的定义与归属,个人空间、机构空间与公共应用服务之间的关系,网络学习空间支持教育资源供给模式创新、教育教学创新、交互创新、管理模式创新等关键点进行了解析。期望本文能够对理解并依据《指南》进行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起到指导作用。
- 郭炯黄彬郑晓俊
- 基于QQ平台的课程学习共同体构建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在远程教育学课程实施过程中,基于QQ平台构建课程学习共同体,运用任务驱动法,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有效沟通,促进共同体成员合作交流、资源共享、互相学习,增强课程教学效果。
- 郑晓俊
- 关键词:QQ平台学习共同体
- 网络环境下高校课程学习共同体构建研究
- 2014年
- 当前高校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师生之间缺少有效的交流,学生对课程学习兴趣缺失,学习效率低下。为改变这一现状,笔者以《远程教育学》课程为例,探索构建课程学习共同体的模式,利用网络通信技术实现共同体成员——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从而使课程教学在传递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成为学生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提高的多元化过程。
- 郑晓俊
- 关键词:课程学习共同体网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