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洪涛
- 作品数:12 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新乡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小剂量泼尼松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观察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探讨小剂量泼尼松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我院就诊的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共90例,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抗病毒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选用小剂量泼尼松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发热、肿胀、疼痛、触痛的症状消失时间和胃酸、反酸、嗳气、面部痤疮、体重增加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热、肿胀、疼痛、触痛的症状消失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胃酸、反酸、嗳气、面部痤疮、体重增加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时,应用小剂量泼尼松具有显著疗效,缩短患者治愈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有效,应用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 郑洪涛
- 关键词:亚急性甲状腺炎小剂量泼尼松临床疗效
- 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对糖尿病治疗的疗效差异研究被引量:9
- 2017年
- 研究分析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对糖尿病治疗的疗效差异。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诊治的92例糖尿病患者,以随机的方式将患者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组间均46例;所有患者在治疗中均应用胰岛素进行治疗,其中研究组通过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输注的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通过胰岛素多次连续皮下注射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所有患者的治疗均完成后,组间治疗效果对比,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患者的低血糖发生情况对比,研究组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在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用药治疗中,采用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输注的方式进行治疗,能够获取满意的临床效果,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 郑洪涛
- 关键词:糖尿病胰岛素给药方法
- 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 2008年
- 目的观察应用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的降血糖作用。方法将确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28例,随机分为胰岛素治疗组(治疗组)和口服降血糖药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半年后观察两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组FPG、2hPG较对照组控制好,HbA1c均控制在<7%。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应用胰岛素,尤其是病程长、药物控制效果差的患者,疗效更佳,而且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郑洪涛
- 关键词:2型糖尿病胰岛素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周期性麻痹频发24例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以下简称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经常以反复发作的骨骼肌弛缓性瘫痪为临床特征,部分患者起病急,病情较重,累及呼吸肌或严重心律失常会危及生命,及时有效的治疗可挽救生命。本院2002-07—2010-03收治频发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周期性麻痹患者24例,现分析如下。
- 郑洪涛
- 关键词:甲亢低血钾
-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观察美托洛尔对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
- 1997年
- 原立新赵桂叶宋江山王晓彤郑洪涛刘秀萍王东朝
- 关键词:超声心动图左室舒张功能
- 2型糖尿病患者海马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分析研究
- 2014年
- 目的总结2型糖尿病患者海马氢质子磁共振波谱(proton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 H-MRS)的特点。方法 29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25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入组24h内采用多体素1 H-MRS检测2组双侧海马N-乙酰基天门冬氨酸(N-acetylaspartate,NAA)、胆碱复合物(choline,Cho)与肌酸复合物(creatine-phosphocreatine,Cr),计算NAA/Cr比值和Cho/Cr比值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左侧海马NAA/Cr比值(1.44±0.38)低于对照组(1.73±0.37)(P<0.05),右侧海马NAA/Cr比值(1.59±0.40)与对照组(1.68±0.6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左、右侧海马Cho/Cr比值(1.74±0.40和1.67±0.42)均高于对照组(1.39±0.47和1.36±0.49)(P<0.05);2组左侧海马NAA/Cr和Cho/Cr比值与右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海马神经元代谢的异常。
- 郑洪涛谭西英王宇
- 关键词:2型糖尿病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海马
- 血清C反应蛋白和纤维蛋白原在糖尿病脑梗死中的价值
- 2013年
- 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是脑梗死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增加脑梗死的发生率,急性期病情容易进行性加重,治疗效果差,致残率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脑梗死的重要病理基础为动脉粥样硬化,C反应蛋白(CRP)和纤维蛋白原(FIB)是其重要的危险因素。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C反应蛋是一种慢性炎性反应标志物。本研究通过分析糖尿病脑梗死患者的CRP和纤维蛋白原,探讨其在诊断糖尿病脑梗死中的应用价值。
- 郑洪涛
- 关键词: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糖尿病脑梗死
- 苯那普利对2型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疾病自主神经的影响
- 2007年
-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苯那普利对2型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疾病患者自主神经的影响。方法:40例2型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疾病者服苯那普利(5~10mg/d,8周),前后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分析心率功率谱时域和频域指标。结果:苯那普利使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NN),每连续5min时段标准差(SDANN),相邻RR间期之差的均方根值(rMSSD)和频域指标高频(HF)显著增加,频域指标总频谱(TF),低频(LF)和LF/HF明显降低。结论:苯那普利对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疾病患者心率变异性产生有益的作用,并对预防心脑血管病症再发有重要意义。
- 郑洪涛马莲萍
- 甘精胰岛素强化治疗糖尿病脑梗死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强化治疗糖尿病脑梗死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06例急性糖尿病脑梗死住院患者随机分为甘精胰岛素强化治疗和对照组。治疗前和治疗后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临床疗效评定,并测定3个月后糖化血红蛋白。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生活能力状态的改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强化治疗能改善糖尿病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能控制血糖且低血糖发生率低,安全性高,为糖尿病脑梗死治疗的优选方案之一。
- 郑洪涛
- 关键词:甘精胰岛素2型糖尿病脑梗死
- 血液透析对急性肾衰并发症及病死率的影响被引量:1
- 1997年
- 目的:探讨血透与非透析疗法对急性肾衰(ARF)并发症及病死率的影响,分析主要死因变化。方法:对99例ARF患者,分血透(HD)组(50例)与非透析(ND)组(49例)进行回顾研究。分析并发症与病死率的关系及直接死因。结果:病死率:ND组46.9%,HD组20.0%(P<0.01)。并发症:心衰、心律紊乱、中枢神经系统病变,HD组明显低于ND组;感染、多脏衰(MSOF)和消化道出血无统计学意义。主要死因:ND组依次为MSOF、心衰及心律紊乱;HD组感染居第1,MSOF次之。结论:血液透析通过有效地防治心衰、心律紊乱及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而降低ARF的病死率,但不能降低ARF感染发生率,感染为ARF患者最主要的并发症和首位死因。
- 石建华魏崇一王凤业张震杨福燕郑洪涛
- 关键词:血液透析并发症病死率肾功能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