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筱婷 作品数:29 被引量:439 H指数:11 供职机构: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广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经济管理 文化科学 政治法律 艺术 更多>>
交通基础设施质量与经济增长:来自中国铁路提速的证据 被引量:146 2012年 自1997年以来,中国实施了6次铁路提速,这可以看做是交通基础设施质量改善的一次自然实验。本文选取京广线和京沪线作为铁路提速代表,构造了1994~2006年提速铁路线沿途站点和其他未提速站点相对应的城市一级面板数据,利用倍差法系统考察了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的研究发现,铁路提速促进了沿途站点的经济增长。在整个铁路提速期间,相对于未提速站点,铁路提速将提速站点的人均GDP增长率提高了约3.7个百分点;同时,在铁路提速后期,其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 周浩 郑筱婷关键词:经济增长 铁路提速 倍差法 信息冲击与合作的重启效应:新闻影响合作行为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2016年 本研究通过公共物品实验,发现与决策者无利益关系的负面和正面的信息冲击均导致显著的合作"重启效应",没有信息内容的停顿没有统计上显著的"重启效应"。信息冲击只在短期内提升了合作水平,之后合作水平依旧延续了之前的下降趋势。该"重启效应"无法用"战略动机"或"学习"来解释。正面信息冲击对合作的短期影响要比负面冲击的大很多,这是因为正面信息冲击不仅提高了参与者自身的合作意愿,同时也提高了与他人合作水平的信念,而负面信息冲击和无信息内容的停顿不能提高参与者对他人合作水平的信念。 郑筱婷关键词:信息冲击 女性就业与收入对其配偶创业行为的影响——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7 2018年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创业和创新活动对缓解我国就业压力及维持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家庭作为个人经济活动的重要支撑,对个人的创业决策有着重大影响。本文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从家庭内部的视角研究女性获得家庭外部收入的能力对其配偶创业行为的影响,用女性的就业状态和收入水平来衡量其获取家庭外部收入的能力,研究发现:女性如果参与市场工作,其配偶进行生存型创业的可能性显著提高;女性的收入水平越高,则其配偶进行机会型创业活动的可能性越大。 郑筱婷 李美棠关键词:女性就业 生存型创业 机会型创业 公共财政补贴特定消费品促进消费了吗?——来自“家电下乡”试点县的证据 被引量:28 2012年 2007年年底我国决定在山东、河南和四川三省试点实施"家电下乡"政策。2008年购买"家电下乡"产品的试点省农民可向政府申请销售价格13%的补贴,补贴稳定了全球金融危机中中国家电企业的生产,农民得到了实惠。但这类补贴政策有无提高社会整体消费率?我们将"家电下乡"试点视为一次准实验,用匹配的倍差法(Difference-in-Differences with Matching)和2002—2008年的县级数据评估"家电下乡"对户均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2008年"家电下乡"并未使试点县户均消费增长高于非试点县。限定期限补贴某一种产品使得家电产品未来价格相对当前上升,使得农民的家电消费提前,信贷约束下的农户必须减少其他产品的当期消费。同时,对家电的补贴也使得非补贴产品的相对价格上升,从而减少非补贴产品的当期消费。政府收入用于补贴同时也可能挤出了其他公共支出。 郑筱婷 蒋奕 林暾关键词:家电下乡 关系网络与雇主机会主义行为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8 2006年 在相同的司法体系下,为什么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企业的劳动争议数量和频率仍会有很大的差异?本文从关系网络的角度,分析作为第三方实施的社会实施机制——关系网络对经济主体行为的约束。员工拥有越多当地的社会关系网络,关系网络对雇主机会主义行为的约束力就越大。因而,一个地区外来劳动力越多,雇主的机会主义行为就越猖獗。一个地区外来雇主越多,雇主的机会主义行为也越多。本文用中国2000年31个省区的横截面数据验证了以上命题。 郑筱婷 王珺关键词:关系网络 劳动契约 劳动争议 加强非核心技术创新打造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 被引量:3 2004年 文章阐述了目前提高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迫切性,核心竞争力的来源及特征,并从核心竞争力与非核心技术创新关系入手,结合我国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论述企业如何利用在非核心技术上的创新优势形成核心竞争力,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不断发展壮大。 郑筱婷 张永刚关键词:竞争力 中小企业 竞争优势 核心竞争力 非核心技术创新 外貌对学业成绩的影响:“美貌溢价”还是“美貌惩罚”? 被引量:3 2022年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8年(CFPS2018)的数据,运用有序概率(Ordered Probit)模型分析外貌对各个学业阶段成绩排名的影响,发现外貌对小学生的学业成绩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高中生的学业成绩则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进入青少年时期的学生,对社交的需求日益增加,美貌带来的更多社交机会,有可能挤出学习的时间或专注力而使学业成绩下降。自控能力强的个体能更审慎地利用这些机会,减少其对学业成绩的不利影响。家庭和学校应重视非认知能力的培养,从小提升学生的自控能力以减少高中阶段的“美貌惩罚”。 郑筱婷 刘育峰 洪梓桓关键词:学业成绩 城市产业的就业扩张与收入的代际流动 被引量:18 2020年 本文通过匹配城市层面不同产业的就业数据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0年成人库数据,用产业的就业扩张衡量产业的就业结构变动,考察总体产业和不同细分产业的就业扩张对居民收入代际流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父代收入与子代收入之间存在明显的代际传递,且中国父代和子代的收入代际流动性仍较强。(2)城市产业总体就业扩张、第二产业和服务业的就业扩张可减弱代际收入相关性,促进收入的代际流动。各种稳健性检验表明结果是稳健的。(3)机制分析发现,中高端服务业的就业扩张提高了子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子代进入中高端服务业工作的概率,减弱代际收入相关性,促进收入的代际流动。 郑筱婷 袁梦 王珺关键词:代际流动 父母外出对农村儿童教育获得的影响 被引量:35 2016年 大量外出务工的农村居民不能将子女带在身边,形成了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父母外出对农村儿童的教育获得是否有不利影响?本文利用CFPS2010数据,运用Probit模型分析了父母外出对农村儿童教育获得的影响。结果显示:与父母均在家的农村儿童相比,"仅父亲外出"显著改善了农村儿童的教育获得,而"仅母亲外出"和"父母均外出"对农村儿童教育获得的影响均不显著;"父亲因务工外出"通过改善家庭经济条件,可以改善农村儿童的教育获得;而没有直接证据表明,"母亲因务工外出"会有利于农村儿童的教育获得。 袁梦 郑筱婷关键词:农村居民 外出务工 农村儿童 教育获得 理性人为何捐赠?——关于慈善理论和实验研究的一个综述 被引量:21 2014年 慈善事业的起点始于人们无私的捐赠,如何提高慈善事业募捐效果?要回答此问题,先要在理论上解释人为什么捐赠,进而研究影响和决定人们慈善参与率和捐赠数量的主要因素。本文详细评述了过去三十年来国内外关于捐赠动机和捐赠行为的研究。早期的研究强调理论模型的构建和分析,一般认为人们因为利他动机捐赠,兼有温情效应、社会地位、社会压力等自利动机。最近十多年来,研究者更关注影响捐赠者捐赠的具体因素,大量应用随机实验的方法,研究募捐的方法、配套的募捐规则、捐赠人的特征和社会偏好等因素对慈善行为的影响。 郑筱婷 钱艳萍关键词:慈善 利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