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学爆炸致烧冲复合伤伴锂中毒8例的早期救治
- 2020年
- 目的探讨化学爆炸致烧冲复合伤伴锂中毒的治疗方法,提高治愈率,减少死亡率。方法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烧伤整形科收治的8例化学爆炸致烧冲复合伤、吸入性损伤、严重外伤伴锂中毒患者的致病因素、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结果伤后7 d,患者血、尿、创面锂浓度基本降为0 mmol/L。1例100%烧伤患者因多脏器功能衰竭、锂中毒于伤后第4天死亡;1例97%烧伤合并有肺挫伤、肋骨骨折、肾功能衰竭患者于第11天死亡;其余6例患者转外院治疗,后治愈。结论采用MDT联合治疗、开放气道支持、积极抗休克复苏、防治锂中毒、抗感染,控制补液质、量、速度,保护主要脏器功能等措施取得了明显疗效,具有临床借鉴价值。
- 绪兴旺吴云清郭于曦金新源苏建东
- 关键词:化学爆炸烧冲复合伤吸入性损伤锂中毒血滤
- 特重度烧伤脓毒症患者预后评价指标的分析被引量:21
- 2017年
- 目的 探讨预测特重度烧伤脓毒症患者预后的有价值指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至2016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特重度烧伤脓毒症患者的病例资料,入选临床诊断脓毒症时血培养为阳性者.根据院内预后将患者分为死亡组和生存组.记录患者一般情况;入院时和确诊时的生命体征、血常规、血钠(Na+)、血糖(Glu)、C-反应蛋白(CRP)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入院时、确诊时、确诊后1-8 d的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比较两组各指标差异;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各指标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各指标对生存时间的影响;对死亡患者进行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 共入选特重度烧伤脓毒症患者25例,均于伤后12 h内入院;确诊时间为(14±6)d;生存8例,死亡17例,病死率为68.0%,确诊至死亡时间为(28±14)d.死亡组患者年龄大于存活组(岁:41±12比29±9,t=2.598,P=0.016),而两组性别、烧伤总面积、Ⅲ度面积、脓毒症确诊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除死亡组脓毒症确诊时血小板计数(PLT)低于生存组(×109/L:69±43比180±108,t=-2.773,P=0.023),确诊后1-8 d PCT高于生存组〔μg/L:4.4(2.2,9.0)比1.6(0.7,2.3),Z=-2.521,P=0.012〕外,两组入院时和脓毒症确诊时的体温、心率、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比例(Neu)、Na+、Glu、CRP、PCT、PaCO2及入院时PL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ROC曲线分析显示,年龄、确诊时PLT、确诊后1-8 d的PCT对特重度烧伤脓毒症预后预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08、0.779、0.825(均P〈0.05);年龄临界值为32岁时预测预后的敏感度为73.3%,特异度为75.0%;确诊时PLT临界值为138×109/L时的敏感度为92.3%,特异度为75.0%;确诊后1-8 d的PCT临界值为2.39μg/L时的敏感度为73.3%,特异度为87.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和确诊时PL
- 郑峰王大明刘宁邵小南金新源
- 关键词:脓毒症预后降钙素原血小板计数
- ECMO联合CRRT成功救治一例60%氢氟酸灼伤患者
- 研究背景 大面积氢氟酸灼伤病例较少见,临床救治难度较大,成活率低。本文通过一例成功救治的病例,探讨其急救措施、治疗方法,为严重创伤合并化学中毒导致的心肺功能衰竭提供治疗经验。
- 苏建东吴云清王珣费齐金新源郭于曦
- 关键词:氢氟酸灼伤ECMOCRRT
- 大面积烧伤患者病原菌分布特点与耐药性分析
- 目的:探讨大面积烧伤患者的病原菌分布以及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7月收治117例大面积烧伤患者,分析患者感染率对感染患 者用常规方法分离鉴定菌株;采用WHONET5.6统计...
- 王珣苏建东王志学费齐金新源
- 关键词:大面积烧伤病原菌耐药性
- 一种用于瘢痕组织皮肤减张的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瘢痕组织皮肤减张的装置,涉及皮肤减张装置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减张装置只适用于线性的瘢痕,对于片状瘢痕等瘢痕没有较好的减张效果,瘢痕容易增宽和增生的问题。包括背衬层以及背衬层上粘贴的四个基片,四个...
- 柴筠章一新郭冰玉赵斌张佳张治华金新源王志学
- 文献传递
- 腹部带蒂皮瓣在上肢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被引量:16
- 2021年
- 目的探讨采用腹部带蒂皮瓣修复上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和皮瓣类型选择。方法自2017年1月至2020年11月,苏州市立医院北区烧伤整形科对收治的34例上肢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腹部任意皮瓣(含真皮下血管网皮瓣)、腹壁浅血管为蒂的轴型皮瓣、脐旁穿支为蒂的穿支皮瓣进行修复,切取皮瓣面积为4 cm×3 cm~45 cm×22 cm。结果32例皮瓣全部成活,2例发生部分坏死。12例二期行皮瓣修薄手术;3例因出现瘢痕挛缩影响手指功能行二期瘢痕矫正,术后手指活动及功能获得改善;余19例均获得一期术后满意效果。随访2~46个月,皮瓣质地柔软,上肢功能及外观较满意。结论采用腹部带蒂皮瓣修复上肢皮肤软组织缺损,因其设计灵活、切取方便、血运可靠、供瓣面积较大,是修复上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一种较理想方法。
- 刘小俊赵瑞刘云峰金新源丁盛刘蕾
- 关键词:上肢穿支皮瓣轴型皮瓣
- 修复骶尾部缺损的皮瓣选择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依据骶尾部缺损的大小及深度,选择理想的皮瓣修复该区缺损,并减少创面复发。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19年12月苏州市立医院北区19例骶尾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在直径小于5cm的缺损区周围,设计单侧或双侧任意皮瓣;直径大于5cm的缺损选择臀上动脉穿支皮瓣;多次手术伴有巨大软组织缺损的病例选用臀上动脉为蒂肌皮瓣,将皮瓣分离、移位修复创面,供区拉拢缝合或双叶皮瓣接力修复。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无皮瓣坏死等并发症。19例患者获随访2月~28月,病变无复发,患者身心痛苦和护理负担减轻,对效果较满意。结论骶尾部缺损的修复以皮瓣为主,因软组织血运较好可以依据创面大小个体化选用旋转皮瓣、肌皮瓣和穿支皮瓣,设计灵活,手术后效果较好,极大减轻了患者的身心痛苦和护理负担。
- 刘小俊刘云峰金新源丁盛
- 关键词:穿支皮瓣肌皮瓣
- 一种病床用辅助支架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病床用辅助支架,包括两支架和若干平行设置的连杆,两所述支架对称设置;全部的所述连杆位于两所述支架之间,且所述连杆和所述支架垂直连接;所述支架包括两支撑部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两端分别与两所述支撑部的顶...
- 王志学金新源
- 文献传递
- 二氧化碳点阵激光除瘢瘢痕内部注药的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二氧化碳点阵激光除瘢瘢痕内部注药的装置,包括负压抽注筒、药剂抽头以及瘢痕贴片,负压抽注筒包括筒身、隔断管、内抽拉杆、内活塞、外抽拉杆、外活塞以及手柄,药剂抽头包括抽头体和针头,针头上下贯穿地固定在抽头体上,抽...
- 柴筠章一新赵斌张佳金新源王志学
- 文献传递
- 压疮的评估、预防和治疗研究进展被引量:43
- 2014年
- 压力性溃疡(PU)简称压疮,是皮肤或皮下组织由于压力、剪切力或摩擦力而导致的皮肤、肌肉和皮下组织的局限性损伤,常发生在骨隆突处。压疮是长期卧床及危重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增加治疗费用;严重者可继发感染、脓毒症、败血症等导致全身衰竭而死亡。本文从流行病学、危险预测因素及评估量表、预防、伤口局部和全身性治疗、护理及未来研究方向等方面对压疮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金新源谢尔凡
- 关键词:压力性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