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钟流举

作品数:81 被引量:1,432H指数:23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天文地球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4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天文地球
  • 2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0篇污染
  • 15篇颗粒物
  • 11篇珠江三角
  • 11篇珠江三角洲
  • 9篇珠三角
  • 9篇空气质量
  • 9篇PM2.5
  • 8篇大气污染
  • 7篇气溶胶
  • 7篇气象
  • 7篇污染物
  • 6篇酸雨
  • 6篇PM
  • 5篇排放清单
  • 5篇污染特征
  • 5篇臭氧
  • 4篇新粒子
  • 4篇气象条件
  • 4篇污染特性
  • 4篇细粒子

机构

  • 80篇广东省环境监...
  • 17篇北京大学
  • 16篇华南理工大学
  • 11篇中国科学院
  • 10篇暨南大学
  • 8篇中山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大...
  • 3篇中国疾病预防...
  • 2篇上海大学
  • 2篇中国环境监测...
  • 2篇澳门地球物理...
  • 2篇东莞中山大学...
  • 1篇上海市环境保...
  • 1篇香港科技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气象局广...
  • 1篇广州地理研究...
  • 1篇广州市环境保...
  • 1篇中央研究院
  • 1篇中国科学院遥...

作者

  • 81篇钟流举
  • 26篇陈多宏
  • 23篇岳玎利
  • 21篇沈劲
  • 18篇周炎
  • 17篇张涛
  • 14篇郑君瑜
  • 13篇谢敏
  • 9篇叶斯琪
  • 9篇曾立民
  • 8篇毕新慧
  • 7篇江明
  • 6篇向运荣
  • 6篇潘月云
  • 5篇袁鸾
  • 5篇师建中
  • 5篇王伯光
  • 4篇盛国英
  • 4篇李志成
  • 4篇张国华

传媒

  • 11篇中国环境科学
  • 8篇环境科学学报
  • 8篇环境科学与技...
  • 5篇中国环境监测
  • 4篇中国科技论文
  • 3篇环境污染与防...
  • 3篇环境监测管理...
  • 3篇环境监控与预...
  • 3篇2016中国...
  • 2篇环境科学
  • 2篇环境科学研究
  • 2篇安全与环境工...
  • 2篇生态环境学报
  • 1篇环境工程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地球化学
  • 1篇热带地理
  • 1篇广东科技
  • 1篇广东气象

年份

  • 2篇2017
  • 12篇2016
  • 15篇2015
  • 12篇2014
  • 8篇2013
  • 10篇2012
  • 4篇2011
  • 10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8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珠三角地区秋季HNO2污染特性及其对OH自由基的影响被引量:5
2016年
大气中HNO_2光解是OH自由基的重要来源,对大气光化学污染形成非常重要。该研究基于珠三角地区大气超级监测站2013年10月大气中HNO_2、NOx、O_3浓度、HNO_2光解速率常数及太阳辐射等相关参数的在线监测结果,分析了当地HNO_2变化规律与污染特性,并测算了通过HNO_2光解产生OH自由基的速率。观测期间,HNO_2小时浓度为0.48~9.92μg/m3,平均浓度为3.02μg/m3;HNO_2光解产生OH自由基的速率平均为1.53×107个/(cm^3·s)。HNO_2的日变化呈夜间高浓度、午后低浓度的特征,与其重要前体物NOx日变化规律类似。HNO_2浓度与NOx及颗粒物表面积浓度具有较好的正相关性;当相对湿度高于60%时,HNO_2与颗粒物表面积的线性相关性显著增加,意味着高湿度条件下颗粒物表面的非均相反应对HNO_2生成贡献显著。HNO_2光解速率常数主要受到太阳辐射的影响,其日变化规律与日照基本一致,在中午11时-13时出现高值;但随着太阳辐射增强,HNO_2光解速率常数增长速率有所减缓。HNO_2光解产生OH自由基的速率的平均日变化中,其日间高值持续时间较长,8时左右即开始出现,持续至下午臭氧高值时段。HNO_2日最大小时浓度、HNO_2光解产生OH自由基的日最大速率均与O_3日最大小时浓度具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体现了HNO_2在光化学污染中的重要作用。
岳玎利钟流举沈劲张涛周炎曾立民董华斌
关键词:日变化非均相反应光解OH自由基
广东鹤山地区夏季大气中PAN污染特征被引量:14
2013年
2012年8月6日—19日,广东大气超级监测站对广东鹤山地区大气中过氧乙酰基硝酸酯(以下简称:PAN)进行了观测,并对影响其值变化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PAN的最高值达到了4.654×10-9,存在一定程度的光化学污染现象。PAN日变化呈典型单峰型,最高值通常出现在14:00-16:00,这与O3的日变化规律基本一致。此外,PAN值的变化与NO和NO2存在一定的相关性,PAN峰值均出现在NO与NO2比值较低的时段。
周炎岳玎利钟流举曾立民
关键词:污染特征夏季
大气颗粒物理化特性在线监测技术被引量:6
2014年
对大气颗粒物理化特性的在线监测不仅直接有利于按照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新标准实施空气质量实况发布,更是全面掌握细颗粒物污染特性、污染成因、形成机制与制定控制对策的关键性基础工作。文章综述国内外关于大气颗粒物理化特征的典型在线监测技术及颗粒物粒径分级技术,如质量浓度、吸湿性、挥发性和数浓度与化学组成及其粒径分布等监测技术,以及单颗粒理化特性在线监测技术,为颗粒物在线监测、灰霾超级站仪器配置和气溶胶污染及其控制研究提供参考。
岳玎利周炎钟流举区宇波
关键词:颗粒物数浓度化学组成单颗粒
珠江三角洲大气超级监测站选址的综合分析与研究
为深入研究珠江三角洲大气复合污染特征,国家"863"重大项目选择在珠三角建设大气超级监测站。通过待选点选择、监控网络优化、大气污染源分布、气象条件、土地利用、植被及地形情况、土地规划、自然灾害等一系列综合分析,再进行专家...
陈多宏钟流举
关键词:珠江三角洲
文献传递
珠江三角洲秋季PM_(10)污染模拟与形成过程分析被引量:22
2012年
利用Models-3/CMAQ模式系统对珠江三角洲2009年11月下半月的大气PM10污染状况进行模拟,重点针对23~29日期间的严重PM10污染事件,采用过程分析技术,探讨各种大气物理、化学过程对PM10浓度演变的作用规律.对代表性站点的分析结果表明,导致污染期间近地面PM10浓度升高的大气过程主要是源排放(例如麓湖、开平)和大气传输(万顷沙、金果湾),重要的PM10去除途径包括大气传输(麓湖、开平)、干沉降(万顷沙)和气溶胶过程(金果湾).空间分布上,PM10源排放强度较高的珠三角中部地区,同时也是向外输出PM10的主要区域和干沉降去除的高值地区.在近地面,气溶胶过程在珠三角中部主要起消耗PM10的作用,二次颗粒物的生成多发生在珠三角西部和南部;气溶胶过程对高空PM10主要表现为生成作用,尤其珠三角中部地区的生成速率相对更高.
刘宁王雪松胡泳涛郑君瑜钟流举胡敏张远航
关键词:珠江三角洲PM10
珠江三角洲空气质量现状及特征被引量:34
2008年
利用2000~2006年常规监测资料,对珠江三角洲地区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现状水平、污染特征、地区差异及演变趋势,进行数理统计的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空气质量总体稳定,不同城市之间空气质量存在显著差异,首要大气污染物各有不同,空气质量具有明显的月变化特征,于季空气质量明显劣于雨季。
陈晶张礼俊钟流举
关键词:大气环境学空气质量污染特征珠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地区大气污染对人群健康的影响被引量:75
2010年
在珠江三角洲地区选取广州麓湖等16个典型站点,观测了珠江三角洲地区2006年大气污染物浓度.结果表明,珠江三角洲地区2006年PM10、PM2.5、SO2、NO2、O3年日均浓度分别达到75,56,57,53,44μg/m3.搜集国内PM10、PM2.5、SO2、NO2、O3暴露人群健康影响的流行病学研究资料,利用Meta分析方法获取我国人群大气污染物暴露对死亡健康结局影响的暴露-反应关系,并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人群2006年大气污染物暴露浓度为基准,运用泊松回归模型评价珠江三角洲地区大气污染对人群的健康影响.
谢鹏刘晓云刘兆荣李湉湉钟流举向运荣
关键词:大气污染物
珠三角地区区域空气质量实况发布体系建设被引量:5
2013年
在分析国内外空气质量发布情况的基础上,确定了区域空气质量实况发布的内容与形式,并以此为指导优化了区域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创立了网络化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体系,建立了发布数据的自动化审核方法与工作流程,开发了区域空气质量空间分析优化算法与集成展示技术,设计、研制了区域空气质量实况发布平台,并创新了实况发布体系运行管理机制,顺利实现了珠三角区域空气质量实况发布。同时对我国空气质量信息发布进行了展望。
岳玎利钟流举周炎区宇波袁鸾
关键词:空气质量
典型污染时段鹤山大气VOCs的臭氧生成潜势及来源解析被引量:30
2014年
2013年10月对广东鹤山大气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变化特征、臭氧生成潜势和来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观测期间测得的VOCs总平均值为26.6×10-9,表现为烷烃>苯系物>烯烃;烯烃日间值变化幅度较大,在清晨达到最大值;苯系物与一次污染物CO的变化趋势十分接近;烷烃的峰值出现时间较苯系物有所提前,且在短时间内迅速升高,表明观测点周边可能存在排放源;大气中各类VOCs的臭氧生成潜势(OFP)贡献表现为苯系物>烯烃>烷烃;从物种来看,乙烯等10种物质对总OFP的贡献占到了80.4%;观测期间测得的OFP贡献较大的VOCs物种主要来源于石化源、油漆溶剂和汽油挥发源。
周炎钟流举岳玎利曾立民张涛
关键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探寻空气治污新道
2012年
“要改善以臭氧和大气细粒子为主要特征的大气复合污染问题,实施区域多污染物协同控制是必由之路。”
钟流举
关键词:大气细粒子治污污染问题协同控制多污染物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