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清
  • 2篇羊膜
  • 2篇羊膜炎
  • 2篇绒毛
  • 2篇绒毛膜
  • 2篇绒毛膜羊膜炎
  • 2篇胎膜
  • 2篇胎膜早破
  • 2篇膜炎
  • 1篇动脉
  • 1篇新生儿
  • 1篇新生儿缺氧
  • 1篇新生儿缺氧缺...
  • 1篇新生儿缺氧缺...
  • 1篇新生儿缺氧缺...
  • 1篇血清PCT
  • 1篇血性
  • 1篇孕妇
  • 1篇孕妇血
  • 1篇孕妇血清

机构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河北省人民医...

作者

  • 4篇陈剑敏
  • 2篇申燕
  • 2篇和朝平
  • 2篇罗飞
  • 2篇刘新菊
  • 2篇代聪伟
  • 1篇李丽
  • 1篇吴晓玲
  • 1篇夏伟
  • 1篇白志芹
  • 1篇于凤华
  • 1篇韩璐
  • 1篇唐增军

传媒

  • 1篇当代医学
  • 1篇现代妇产科进...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胎膜早破孕妇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对绒毛膜羊膜炎的诊断意义
代聪伟韩璐李丽吴晓玲刘新菊陈剑敏
该课题结合临床实际,探讨胎膜早破的机理、早期鉴别绒毛膜羊膜炎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获得可喜成果,对临床有使用价值。该研究的先进性:1.该研究在国内首次检测降钙素原在未足月胎膜早破、足月胎膜早破及健康孕妇中的差别,探讨感染与...
关键词:
关键词:胎膜早破降钙素原检测绒毛膜羊膜炎
彩超检测颅内终末动脉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意义
2008年
目的探讨和研究彩超应用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时的诊断意义。方法利用低流速彩色多普勒技术对168例临床诊断为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在二维超声检查的基础上进行颅内终末动脉对照检测。时间限于出生后3 d以内。经新生儿前囟切入,切面选择冠状面及旁正中和侧脑室全貌矢状面,血管条件垂直或几乎垂直于探头。结果所测终末动脉皮质支及中央支动脉显示率为100%,根据彩色血流速度变化和显示状态的不同,正常流速28例,高流速9例,低流速131例。结论颅内终末动脉的流速变化可直接反映大脑皮质和中央区的血流灌注情况,HIE早期多以低流速为主要特征,这对评价HIE的程度和指导临床治疗帮助较大。
和朝平罗飞陈剑敏申燕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颅内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血清PCT、CRP对未足月胎膜早破并发绒毛膜羊膜炎的诊断意义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探讨检测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孕妇血清降钙素原(PCT)及C-反应蛋白(CRP)浓度诊断绒毛膜羊膜炎的价值。方法:选取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55例,相同孕周健康孕妇40例,检测血清PCT、CRP。PPROM患者分娩后,对胎盘胎膜行病理学检查。结果:PPROM组孕妇血清中PCT、CRP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PPROM组中有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与无绒毛膜羊膜炎的血清PCT、CRP无显著差异(P>0.05);PCT诊断绒毛膜羊膜炎的敏感性、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0.00%、35.00%、61.76%、33.33%;CRP诊断绒毛膜羊膜炎的敏感性、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7.14%、50.00%、66.67%、40.00%。结论:PPROM孕妇血清中PCT及CRP浓度升高,但其预测绒毛膜羊膜炎的价值尚需进一步研究。
代聪伟刘新菊陈剑敏唐增军于凤华
关键词:胎膜早破绒毛膜羊膜炎C-反应蛋白
超声在125I粒子植入肝脏恶性肿瘤的应用价值
罗飞和朝平白志芹夏伟申燕陈剑敏王琰
应用断层超声成像技术在粒子植入肝脏恶性肿瘤绘制粒子分布图,并应用超声造影容积成像技术定量评估肿瘤治疗效果,勾勒残余灶空间结构图,指导粒子对残余灶的补充治疗,为临床提供了一种新的诊断和疗郊评价手段。该研究技术资料完整,研究...
关键词:
关键词:肝脏肿瘤超声诊断肿瘤治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