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哲
- 作品数:22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华北电力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经济管理一般工业技术理学更多>>
- 新型储能技术进展与挑战I:电化学储能技术
- 2024年
- 新型储能技术日益成为中国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技术,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将在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实现能源体系转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相关技术研究也在快速发展。开展了该领域的系列评价性综述工作,分为电化学储能技术、物理储能与储热技术、储能集成与规划3个部分,对各类新型储能技术的应用领域、最新研究进展及局限性等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对比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了储能集成、安全、规划调度等储能系统相关领域面临的挑战及发展趋势。第1部分为电化学储能技术,重点对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液流电池、固态电池和水系电池的技术与工程的相关成果进行了综合分析与讨论。电化学储能技术具有灵活配置的特点,可以满足不同功率和能量的应用需求,锂离子电池技术的成熟度最高,在储能市场占有主体地位,未来进一步发展集中于系统集成和安全技术方面,以推进更大规模的商业化应用。其他一些尚处于基础研究阶段的电池技术也展现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比如:固态电池具有更高的安全性,钠离子电池具有优越的低温性能,液流电池具有较长的循环寿命等。
- 巨星徐超郝俊红宋记锋滕伟田华军赵海森陈哲王天虎廖志荣杜小泽
- 关键词:储能技术钠离子电池液流电池固态电池
- 生物质衍生碳基材料在钠离子电池负极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23年
- 近年来,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应用,开发安全可靠的储能设备对于解决可再生能源的间歇性、不稳定性等问题,实现能源的持续性输出具有重要意义。锂离子电池作为重要的储能设备已成功应用于多个领域,然而,锂资源储量有限、分布不均匀且成本较高,难以满足未来的应用需求。钠离子电池再次进入研究人员的视野,钠离子电池的储能机理与锂离子电池相似,钠与锂位于同一主族,除物理化学性质与锂相似之外,在储量和成本上同样具有较大优势。开发高容量、优异倍率性能和长循环寿命的负极材料是钠离子电池实现产业化的关键。以资源丰富、成本低廉且可再生的生物质合成的碳基负极材料得到广泛研究,其优良的储钠性能已得到证实,有望成为最具潜力的新型低成本高性能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本文首先介绍了生物质衍生碳基材料主要来源于植物器官、秸秆和废弃生物质,其次阐述了热解法、化学活化法和模板法等制备生物质衍生碳基负极材料的方法,探讨了不同结构的生物质衍生碳基材料的储钠性能,分析了生物质衍生碳基材料的储钠机制,并展望了生物质衍生碳基负极材料未来的研究方向。
- 苑雪李洪基白文慧李正曦杨立滨王恺陈哲
- 关键词:生物质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 用于非均相类芬顿反应的催化剂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基多相类芬顿反应催化剂,其由氧化铁和氧化硅组成,氧化硅包覆氧化铁,其中氧化铁含量在15‑75%之间,氧化硅含量在85‑25%之间。所述催化剂对利用芬顿反应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如苯酚、硝基苯和亚甲基蓝等具有...
- 陈哲
- 文献传递
- 掺杂对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性能影响机制的研究被引量:3
- 2022年
- 钠元素在地壳中的丰度是锂元素的1000倍,资源丰富,价格低廉。同时,钠离子电池负极可采用廉价的铝箔替代铜箔,且低温特性更加优异,在能量型、备用型储能场景均具有较好应用前景,因而钠离子电池被认为是下一代大规模储能技术的理想选择之一。然而,相对锂离子而言,钠离子较大的离子半径和质量极大限制了其在电极材料中的可逆脱嵌,导致电池的工作电压和能量密度相对较低。在钠离子电池材料体系中,正极材料的研究尤为需要长足的进步。本文对现有的典型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进行了综述,包括层状金属氧化物、聚阴离子化合物和普鲁士蓝类化合物,并重点分析了掺杂对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性能的影响。通过元素掺杂可提高材料的循环可逆性、增加其可逆容量、提升钠离子扩散动力学性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晶格的性质,增强晶格稳定性、电子导电性、钠离子嵌脱动力学性能等。本文总结了掺杂应用在现有材料中获得的成果,并对正极材料未来的研究方向以及发展前景提出了展望。
- 李婧婧李洪基黄强陈哲
- 关键词: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掺杂
- 用于非均相类芬顿反应的催化剂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基多相类芬顿反应催化剂,其由氧化铁和氧化硅组成,氧化硅包覆氧化铁,其中氧化铁含量在15‑75%之间,氧化硅含量在85‑25%之间。所述催化剂对利用芬顿反应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如苯酚、硝基苯和亚甲基蓝等具有...
- 陈哲
- 文献传递
- 一种泡沫状三维立体氧化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酚类污染水体修复技术领域的一种泡沫状三维立体氧化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制备方法包括以葡萄糖、氯化铵为原料,依次在惰性气氛下进行高温碳化、在氧化性气氛下进行煅烧,制得泡沫状三维立体氧化石墨烯的步骤。制得...
- 陈哲王维雪王苏菲黄强张一飞
- 文献传递
- 一种二维铁氧化物纳米片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类芬顿催化剂制备技术领域的一种二维铁氧化物纳米片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包括步骤:(1)硅酸四乙酯与四甲基氢氧化铵混合后,经水热反应得到模板RUB‑15;(2)混合铁源FeCl<Sub>3</Sub>·6...
- 王维雪岳仪凡王慧慧陈奕倩陈哲王祥科
- 文献传递
- 基于气象信息的分区电网母线负荷预测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气象信息的分区电网母线负荷预测系统,该系统利用实时和预报气象信息,实现对全区域所有500kV和220kV变电站母线的负荷预测,并完成对电网分区的识别及分区负荷预测。本系统中选用的预测算法包含了经典算法...
- 李群陈哲刘建坤王建军汪鹏
- 文献传递
- Fe_(2)O_(3)@Co_(3)O_(4)核壳催化剂活化过一硫酸盐高效降解有机物
- 2024年
- 以Co(NO_(3))_(2)·6H_(2)O为原料,在碱性环境下生成的Co(OH)2沉淀包覆在普鲁士蓝纳米块上得到催化剂前驱体,将前驱体通过煅烧成功制备了核壳结构的复合型催化剂Fe_(2)O_(3)@Co_(3)O_(4),并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表征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利用催化剂活化PMS降解有机污染物。分析可知,在降解双酚A、邻氯苯酚、对氯苯酚、2,4-二氯酚、2,4,6-三氯酚、苯酚等反应中,复合催化剂Fe_(2)O_(3)@Co_(3)O_(4)较Fe_(2)O_(3)、Co_(3)O_(4)有更出色的催化性能,4 min之内即可将双酚A达到100%降解,同时对不同污染物的降解有较好的普遍适用性,通过自由基掩蔽实验可确定硫酸根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是催化体系内的主要活性物种。
- 杜鑫洁陈哲李昕玥范璐平
- 关键词:有机污染物降解
- 一种泡沫状三维立体氧化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酚类污染水体修复技术领域的一种泡沫状三维立体氧化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制备方法包括以葡萄糖、氯化铵为原料,依次在惰性气氛下进行高温碳化、在氧化性气氛下进行煅烧,制得泡沫状三维立体氧化石墨烯的步骤。制得...
- 陈哲王维雪王苏菲黄强张一飞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