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血性
  • 6篇缺血
  • 6篇卒中
  • 6篇脑梗
  • 6篇脑梗死
  • 6篇梗死
  • 4篇缺血性脑卒中
  • 4篇细胞
  • 4篇脑出血
  • 4篇脑卒中
  • 4篇进展性缺血性...
  • 4篇分子
  • 4篇出血
  • 3篇动脉
  • 3篇动脉粥样硬化
  • 3篇血液
  • 3篇血液流变
  • 3篇黏附分子
  • 3篇流变特性
  • 3篇进展性卒中

机构

  • 12篇温州医学院附...
  • 3篇温州医学院
  • 1篇华西医科大学

作者

  • 15篇陈存木
  • 13篇张顺开
  • 13篇易兴阳
  • 12篇池丽芬
  • 6篇潘继豹
  • 3篇林瑞声
  • 3篇余昌明
  • 3篇黄雪融
  • 3篇黄毅
  • 2篇陈步满
  • 2篇袁光固
  • 2篇颜志钦
  • 1篇胡永启
  • 1篇何建英
  • 1篇刘凌云
  • 1篇潘光强
  • 1篇袁光固

传媒

  • 3篇中国神经免疫...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临床荟萃
  • 1篇河北医学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温州医学院学...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第十一届全国...

年份

  • 3篇2011
  • 2篇2008
  • 5篇2006
  • 3篇2003
  • 1篇2001
  • 1篇1998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脑梗死患者血清IL-6、TGF-β1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08年
池丽芬易兴阳潘继豹张顺开陈存木
关键词:脑梗死白介素-6转化生长因子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细胞因子及黏附分子的研究被引量:19
2006年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IL-1)I、L-6、肿瘤坏死因子(TNF)、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在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收集108例首次发病且于起病24 h内入院的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测其外周血IL-1I、L-6、TNF、sVCAM-1、sICAM-1水平。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根据神经功能缺损(SSS)评分判断。结果108例脑梗死患者中有29例(26.9%)于7 d内发展为进展性脑卒中,其入院时外周血IL-1I、L-6、TNFs、VCAM-1s、ICAM-1水平明显高于无进展的脑梗死患者,且皮层梗死患者外周血IL-1I、L-6、TNF、sVCAM-1、sICAM-1水平高于皮层下梗死患者(P<0.01)。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L-1I、L-6、TNF、sVCAM-1s、ICAM-1是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其外周血浓度与体温、血糖、纤维蛋白原浓度以及梗死灶大小呈正相关。结论细胞因子及黏附分子不仅参与脑梗死后急性期反应,而且其外周血水平增高与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密切相关,可能在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易兴阳潘继豹池丽芬陈存木袁光固
关键词:细胞因子脑梗死进展性脑卒中黏附分子
东菱精纯克栓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03年
目的 评价东菱克栓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 方法  98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东菱克栓酶治疗组 (三天连续疗法 )和低分子右旋糖酐 +丹参 +胞二磷胆碱对照组。 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起效快 ,14天总有效率达 88%,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降低血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 ,不良反应轻微。 结论 东菱克栓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肯定 ,而且比较安全。
池丽芬张顺开易兴阳陈存木余昌明
关键词:东菱精纯克栓酶急性脑梗死疗效神经功能缺损微循环
伴高血压、糖尿病的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活化水平与意义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观察伴高血压和/或糖尿病的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活化水平的变化,探讨其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与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40例健康对照组和35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活化指标CD62P、CD63的水平,同时对脑梗死患者按伴发疾病不同,分为高血压组、糖尿病组、高血压并糖尿病组,然后进行组间比较。结果脑梗死患者血浆CD62P、CD63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高血压并糖尿病组脑梗死患者血浆CD62P、CD63水平明显高于高血压纽(P<0.01);但与糖尿病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糖尿病组CD62P水平明显高于高血压组(P<0.05),而CD63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早期活化血小板水平明显增高,伴有糖尿病及高血压并糖尿病的脑梗死患者活化血小板水平增高更加显著。
张顺开黄雪融刘凌云陈存木颜志钦
关键词:脑梗死高血压糖尿病血小板活化
第三部分 他汀药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影响及在预防脑梗死复发中作用
目的:探讨他汀药治疗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影响及在预防脑梗死复发中作用。方法:将622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阿司匹林治疗组与辛伐他汀治疗组,辛伐他汀治疗组在阿司匹林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20mg,每晚1次,随访观察6-36月,...
易兴阳池丽芬张顺开黄毅陈存木
关键词:颈动脉脑梗死动脉粥样硬化辛伐他汀
文献传递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白细胞流变特性和分子流变特性的研究
2006年
易兴阳何建英潘继豹陈存木池丽芬张顺开袁光固
关键词:进展性脑卒中血液流变学黏附分子
脑梗死复发的多因素分析及机制探讨
目的探讨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及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前瞻性随访观察637例脑梗死患者,比较有复发的脑梗死患者和无复发的脑梗死患者首次卒中时卒中的危险因素、血脂、血糖、血清白蛋白(A)、球蛋白(G)、纤溶酶原及凝血因子Ⅹ、同...
易兴阳潘继豹陈存木池丽芬黄雪融张顺开
文献传递
第三部分 进展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白细胞流变特性及分子流变特性研究
目的:探讨白细胞流变特性和分子流变特改变在进展性缺血性卒中发病中的作用。方法:208例起病在24小时内首次发病的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诊断根据神经功能缺损评分(SSS评分)来断判,并对患者入院时白细胞...
易兴阳潘继豹陈存木池丽芬张顺开
关键词:进展性卒中血液流变粘附分子
文献传递
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5
2003年
目的探讨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发生率、发生时间、相关因素及其预后。方法对发病后 2 4小时内脑出血患者进行动态CT观察 ,并结合临床进行分析。结果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发生率为 14 .9% ,在血肿扩大病例中 ,76 .8%发生在 6小时内 ,19.6 %发生在 6~ 2 4小时 ,3.6 %发生在 2 4小时以后。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 ,血肿形态、出血部位、长期饮酒者与血肿扩大密切相关 ,而与高血压、患者年龄、血肿量与血肿扩大无显著相关性。多数患者血肿扩大后病情加重 ,病死率明显高于非血肿扩大组 (P <0 .0 1)。结论脑出血患者早期还存在活动性出血 ,血肿扩大后病死率明显增高。
张顺开池丽芬林瑞声陈存木黄雪融颜志钦
关键词:脑出血影像学检查血肿扩大
脑出血再出血及其危险因素探讨被引量:3
1998年
目的:探讨脑出血再出血的发生率,型式及危险因素。方法:对1988年1月至1997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734例再出血患者进行全面分析并与同期住院的无再发的脑出血患者进行比较。结果:1988年1月至1997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724例脑出血患者,34例再出血,再发率为4.7%,第1次出血到第2次出血时间最短4月,最长72月,平均18.15±14.22月,第1次出血在基底区18例,脑出血16例,第1次出血在脑叶患者62.5%有高血压,而第1次出血在基底节区患者100%有高血压,脑出血再出血最常见再发型式为基底节→对侧基底节(13例)和脑叶→对侧脑叶(11例)。同时将脑出血再出血患者与同期住院的无再发的脑出血患者比较,发现脑叶出血以及不规则服用降血压药物为再出血的危险因素。结论: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提倡终生服用降压药物,对脑叶出血患者应常规脑血管造影或MRA检查明确病因,尽早外科治疗,是防治再出血的关键。
余昌明易兴阳陈存木
关键词:脑出血复发降压药外科手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