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康
- 作品数:114 被引量:198H指数:7
-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广西柳州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带蒂带血管延长颞肌肌瓣及颅骨骨膜瓣修复前颅底缺损的临床研究(附20例报告)
- 2000年
- 为探讨经颅内入路修复前颅底缺损的最佳手术方法 ,利用带蒂带血管延长颞肌肌瓣及颅骨骨膜瓣对 2 0例颅底缺损病人行前颅底修补。结果 2 0例患者术后随访 3个月~ 2年均无脑脊液漏和颅内感染的发生。
- 陈家康黄河清郑捷敏林健文超勇陆建吾兰学军
- 关键词:骨移植颅骨颅骨缺损
- 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62例分析
- 2001年
- 郑捷敏黄河清陈家康文超勇陆建吾兰学军李学东
- 关键词: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式疗效
- 9例侧脑室三角区脑膜瘤的诊治体会
- 2012年
- 脑室系统脑膜瘤起源于脉络膜或脉络丛的蛛网膜细胞,约占颅内脑膜瘤的2.5%~6.3%,其中大部分位于侧脑室,而侧脑室脑膜瘤又大部分位于三角区及其附近。2006年9月至2010年10月我们共收治了11例侧脑室脑膜瘤患者,其中9例肿瘤主体位于侧脑室三角区,均采用显微镜手术治疗,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 刘桂彪黄河清陈家康文超勇郑捷敏黄志伟刘全
- 关键词:侧脑室三角区脑膜瘤显微手术
- 颈段椎管内肠源性囊肿诊治分析
- 2009年
- 目的:探讨颈段椎管内肠源性囊肿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本院近4年收治的6例颈椎椎管内肠源性囊肿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采用颈后正中入路,全椎板切除,穿刺抽吸囊液减压,瘤体缩小后在显微镜直视下沿肿瘤包膜分离。其中囊肿全切5例,次全切除1例。无手术死亡。结论:颈椎椎管内肠源性囊肿为良性病变,手术切除效果好。
- 陈宏谋陈家康郑捷敏
- 关键词:肠源性囊肿显微外科
- 带蒂带血管延长颞肌肌瓣及颅骨骨膜瓣修复前颅底缺损的临床研究
- 陈家康黄河清谭英华文超勇陆建吾
- 为探讨经颅内入路修复前颅底缺损的最佳手术方法,利用带蒂带血管延长颞肌肌瓣及颅骨骨膜瓣对20例颅底缺损病人行前颅底修补,成功率100%。结果20例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2年均无脑脊液漏和颅内感染的发生。
- 关键词:
- 关键词:前颅底缺损颅内感染
- 儿童脑出血2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5
- 2012年
- 由于儿童特有生理特点,其脑出血的发病率远比成年人发病率低,其病因、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及预后与成年人也有很大的不同。为此,我们对本院2000年至2008年收治的20例儿童期自发性脑出血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其病因、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一、对象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男14例,女6例;年龄11个月至16岁,平均12.9岁;均为急性疾病,病程10 h-38 d,平均17.5d。诊断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
- 刘全陈家康闫宪磊黄志伟
- 关键词:脑出血儿童病因
- 颅骨瓣一次复位成形新法初探(附30例报告)
- 1999年
- 目的:探讨颅骨缺损一次复位成形的新方法。方法:将颅骨瓣埋于相应的帽状腱膜下,并从骨瓣牵出3根丝线于头皮外,而后行手法推移颅骨瓣复位。结果:25例颅骨瓣复位成功,占83.3%,3例术后1~2d再次出现天幕疝,行扩大去颅骨瓣及部分脑组织减压,1例复位的颅骨瓣随脑压变化而浮动,1例复位时丝线断裂。结论:对脑水肿需去颅骨瓣减压的病人,推移颅骨瓣减压,术后牵拉复位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 黄河清陈家康谭英华彭小忠文超勇陆建吾兰学军
- 关键词:颅骨瓣复位颅骨缺损减压术
- 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疗效观察被引量:10
- 2008年
- 薛建荣陈家康文超勇陆建吾郑捷敏刘桂彪李学东肖其华
- 关键词:脑损伤开颅手术标准大骨瓣减压
- 颅内原发性淋巴瘤临床特点与治疗(附12例报告)
- 2008年
- 李学东刘桂彪黄河清陈家康文超勇陆建吾
- 关键词:淋巴瘤脑肿瘤症状
- 听神经瘤显微手术中面神经功能保护的经验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总结25例听神经瘤显微外科手术中面神经功能保护的经验。方法对25例听神经瘤采用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切除。结果肿瘤全切除20例(80%),次全切除5例;面神经解剖保留22例(88%),功能保留19例(76%),术后无死亡病例,随访3个月至5年,根据House-Brackmann面神经分级标准,15例(60%)术后3个月内面神经功能为Ⅰ-Ⅱ级,6例(24%)为Ⅲ-Ⅳ级,4例(16%)为Ⅴ-Ⅵ级。结论熟悉面神经与肿瘤的病理解剖关系,采用正确的手术处理原则,熟练掌握显微手术技巧,可提高面神经的保护功能。
- 陆建吾黄河清陈家康文超勇郑捷敏李学东兰学军李毅毅
- 关键词:听神经瘤面神经显微外科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