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潇

作品数:9 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金华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切除
  • 4篇切除术
  • 3篇结石
  • 2篇胆管
  • 2篇十二指肠
  • 2篇细胞
  • 2篇结石患者
  • 2篇腹腔
  • 2篇腹腔镜
  • 2篇肝切除
  • 2篇肝切除术
  • 1篇胆道
  • 1篇胆道镜
  • 1篇胆道镜取石
  • 1篇胆管结石
  • 1篇胆管造影
  • 1篇胆管造影术
  • 1篇胆囊
  • 1篇胆总管
  • 1篇胆总管结石

机构

  • 9篇金华市中心医...

作者

  • 9篇陈潇
  • 4篇杨斌
  • 3篇张兆辉
  • 2篇毛根军
  • 2篇罗建生
  • 2篇许龙堂
  • 2篇郑樟栋
  • 2篇钱贤忠
  • 2篇姜静华
  • 2篇喻凯
  • 1篇龚道军
  • 1篇俞柿安
  • 1篇俞世安
  • 1篇厉学民
  • 1篇吴荣进
  • 1篇张磊
  • 1篇宗科

传媒

  • 2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华泌尿外科...
  • 1篇肝胆胰外科杂...
  • 1篇浙江创伤外科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3
  • 1篇2008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脾动脉瘤切除术2例报告
杨斌钱贤忠毛根军陈潇罗建生宗科张兆辉吴荣进俞世安郑樟栋
腹腔镜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3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临床应用效果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6年12月~2007年12月腹腔镜下缝合修补溃疡穿孔32例临床资料。结果:32例患者经过腹腔镜下修补术后,治愈31例,死亡1例,治愈率为96.9%;同时发生膈下感染1例,肺部感染1例,盆腔包裹积液1例,术后消化道出血2例,均经保守治疗后治愈。结论:腹腔镜溃疡穿孔修补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病人术后疼痛减少,住院时间短,腹部切口美观等优点,值得有腹腔镜的医院广泛开展应用。
陈潇厉学民俞柿安许龙堂
关键词: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修补术治愈率膈下感染
内镜逆行胆管造影误诊胆总管结石的原因总结及思考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作为诊断胆管结石的金标准,常作为胆总管可疑结石的首选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我院近年实践证明ERCP是处理胆总管结石可靠而有效的方法,经过数年努力,操作技术日益成熟,插管成功率大于95%,并且有...
陈潇
肺炎克雷伯菌致血流感染的临床特点与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2
2019年
目的探讨肺炎克雷伯菌所致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与细菌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2017年8月住院并由于肺炎克雷伯菌所导致血流感染的患者82例的临床资料,分析肺炎克雷伯菌所致血流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细菌耐药性。结果 82例患者中原发性血流感染11例,继发性血流感染71例;出现感染的科室以重症监护病房(ICU)为主。68例患者合并有基础疾病;145次侵入式操作中以血管内导管留置与穿刺和导尿管留置为主,共检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35株,非产ESBLs菌株47株,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为100.00%,对于哌拉西林,头孢曲松的耐药率>40%,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较敏感;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对多数抗菌药物(除氨苄西林,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外)的耐药率高于非产ESBLs菌株(P<0.05)。结论肺炎克雷伯菌所致的血流感染多为继发性感染,各类侵入性操作和患者的合并症等均可成为发生感染的诱因,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占据的构成比较高,产ESBLs菌株的耐药率较高,对于出现感染的该类型患者,需及时进行血样本培养,根据药敏试验结果指导抗菌药物使用。
杨斌陈潇喻凯钱贤忠毛根军
关键词: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超广谱Β-内酰胺酶耐药性
肾透明细胞癌胆囊和胰腺转移一例报告被引量:1
2013年
患者,女,73岁。因上腹部胀痛3d于2011年3月20入院。腹痛呈持续性,能忍受,伴恶心、呕吐。14年前曾行右肾切除术,病理诊断为右肾上极透明细胞癌Ⅱ级,累及被膜,侵入肾盂。
龚道军许龙堂陈潇郑樟栋
关键词:肾透明细胞癌右肾切除术胰腺胆囊上腹部胀痛
胆道镜取石联合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对复杂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应激指标和结石清除率的影响
2024年
目的评估胆道镜联合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对复杂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应激反应和结石清除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2024年6月该院194例复杂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97)和观察组(n=97)。对照组采用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观察组采用胆道镜取石联合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3 d的应激指标[皮质醇(Cor)和肾上腺素(AD)]、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术后恢复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7 d肝功能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和谷氨酰转移酶(GGT)]的差异。评估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治疗效果。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胆漏、感染、结石残留和胸腔积液)。结果术前和术后3 d,两组患者Cor、AD、CRP、IL-6和TNF-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以上指标术后较术前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ALT、TBiL和GG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两组患者ALT、TBiL和GGT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24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术后自主下床活动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道镜联合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治疗复杂肝内胆管结石的效果显著,对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较小,有助于患者术后肝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
陈潇张兆辉高胜强姜静华杨斌
关键词:胆道镜复杂肝内胆管结石应激指标结石清除率
线阵超声内镜引导精准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对胆总管结石患者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胆囊功能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线阵超声内镜引导精准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对胆总管结石患者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的术后胆汁淀粉酶(BA)、胆汁细菌阳性率和隐匿性胰胆反流(OPBR)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6月-2023年2月在该院进行ERCP的146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需要行EST,根据EST的不同分为两组,各73例。观察组接受线阵超声内镜引导精准EST治疗,对照组行传统EST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术前、术后1和3 d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TBiL)、综合胆红素(CB)和丙氨酸转氨酶(ALT)等]、炎症和应激指标[C反应蛋白(CRP)、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皮质醇(Cor)和去甲肾上腺素(NE)等],以及BA和胆汁细菌阳性率。统计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和术后12个月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取石成功率和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和3 d,两组患者TBiL、CB和ALT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和3 d,两组患者血清CRP、HMGB1、Cor和NE水平及BA浓度高于术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1和3 d胆汁细菌阳性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前后各时点胆汁细菌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和3 d胆汁细菌阳性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OPBR发生率和术后12个月复发率(15.07%和1.37%)低于对照组(57.53%和10.9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线阵超声内镜引导精准EST相对于传统EST,能有效减少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损伤,避免肠胆反流,抑制BA分泌及细菌增殖,降低OPBR的发生风险。
陈潇张兆辉高胜强姜静华杨斌
关键词: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允许性高碳酸血症对腹腔镜肝切除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
2023年
目的 探讨允许性高碳酸血症对腹腔镜肝切除术患者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6月至2023年1月于本院择期行全麻下腹腔镜肝切除术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3例。研究组进行允许性高碳酸血症干预,即二氧化碳分压(PaCO_(2))维持46~65 mmHg,对照组维持正常PaCO_(2),即PaCO_(2)维持35~45 mmHg。比较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15项恢复质量量表(QoR-15)评分、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PaCO_(2)及苏醒时间、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谵妄发生率。结果 术前组的QoR-15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3 d、7 d,两组QoR-15评分逐渐增加,且研究组QoR-15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_(0)~T_(1)时,两组患者MAP、HR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_(2)~T_(6)时,研究组患者的MAP、HR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_(0)~T_(1)时,两组患者PaCO_(2)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_(2)~T_(6)时,研究组患者的PaCO_(2)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苏醒时间、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谵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允许性高碳酸血症对腹腔镜肝切除术患者能显著提升其术后恢复质量,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并降低术后谵妄发生率,值得于临床推广应用。
劳育文张磊陈潇
关键词:腹腔镜肝切除术允许性高碳酸血症术后谵妄
miR-21在TGF-β1引起的肝卵圆细胞上皮间质转化中的作用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microRNA-21(miR-21)在TGF-β1引起的肝卵圆细胞(hepatic oval cell,HOC)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肝卵圆细胞,用10 ng/mL TGF-β1刺激HOC 1、3、5、7 d后,Western blotting检测EMT相关蛋白(E-cadherin、N-cadherin和Vimentin)表达情况;用10 ng/mL TGF-β1刺激HOC 5 d后,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iR-21的表达情况;分别用miR-21增强和抑制慢病毒转染HOC构建稳定的细胞株,PCR检测miR-21的表达情况;接着用TGF-β1刺激miR-21抑制慢病毒转染的HOC 5 d,Western blotting检测E-cadherin、N-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用miR-21增强慢病毒转染HOC后,Western blotting检测E-cadherin、N-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结果 TGF-β1刺激HOC 1、3、5、7 d后,E-cadherin逐渐减低,N-cadherin和Vimentin逐渐升高。TGF-β1刺激HOC 5 d后miR-21的表达增强了4.32倍。分别用增强和抑制慢病毒转染HOC后,miR-21的表达增强了3.82倍和抑制了0.22倍。下调miR-21表达后,TGF-β1致HOC的EMT作用减弱。miR-21过表达后,HOC发生了EMT。结论抑制miR-21的表达可以减少TGF-β1引起的HOC的EMT作用,从而减轻肝纤维化。
高胜强喻凯陈潇罗建生
关键词:MICRORNA-21肝卵圆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上皮-间质转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