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伟
- 作品数:64 被引量:74H指数:5
- 供职机构:长安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如何解读近代乡村民主——读杨东《乡村的民意:陕甘宁边区的基层参议员研究》
- 2016年
- 多年以前,学者王斯福谈到了中国自生的"农民民主传统",他将农村庙会中的种种行为、活动政治化,从人类学的角度,提出其包含有民主的因子。当然,这里的农民应该是广义上的,它不仅包含了传统的以农耕为生的"小农",还应该包含生活于乡间的士绅、地主,唯有如此,才能更全面地展现中国农民民主传统的全貌。杨东的《乡村的民意:陕甘宁边区的基层参议员研究》(以下简称杨著或《乡村的民意》)[1],正是对中国农民,
- 韩伟
- 关键词:乡村民主参议员民意中国农民
- 中西契约法的殊途:基于哲学、文化与法律的比较
- 2014年
- 当代中国统一的《合同法》诞生,是由于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扩大,原来的三部'合同法'的调整范围和部分规定已经不能适应。因此,更好地与国际衔接,促进对外经济贸易,成为新的《合同法》制定的主要目的。在具体规则上,该法充分借鉴和参照了《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国际商事合同通则》等国际上通行的做法[1],可以说。
- 韩伟
- 关键词:殊途哲学合同法契约法
- 一种汽车自动报警刹车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安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汽车自动报警刹车装置。该装置包括单片机,用于发射激光信号并探测汽车前方障碍物的激光发射器,用于接收汽车前方障碍物反射回来的激光信号的激光接收器,用于放大激光接收器输出的信号并将该...
- 袁钰韩伟石涌泉
- 文献传递
- 一种土样加压储存运输盒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土样加压储存运输盒,包括盒体和密封上盖,盒体内设置有缓震仓,缓震仓与盒体间设置有若干缓震弹簧,缓震仓内设置有若干装样槽,密封上盖上设置有若干与装样槽相配合的加压装置,加压装置包括插入装样槽内的密封加压...
- 张淑华韩伟陈南南
- 文献传递
- 唐五代买卖中的违约处分:一种习惯法的视角
- 2012年
- 对敦煌吐鲁番的42份涉及悔约的买卖类券契文书分析后发现,唐五代民间对违约行为有罚金、杖责及阴遣等几种处分方式,这种对违约的财产性处罚和表现出的谴责性特征等,都反映出唐代买卖券契中的违约条款的性质属于一种违约责任,这类条款存在的主要目的不是担保契约中债的履行,而是确定在发生违约之后,违约方所应该承担的以民事财产责任为主的责任,且这种责任具有明显的过错谴责性,过去研究中将敦煌吐鲁番券契中的违约条款定性为契约的担保是不妥当的。唐五代违约条款的设定还体现出古人契约订立中"实用理性"等文化特征,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 韩伟
- 关键词:敦煌文书吐鲁番文书
- 一种装配式预制钢筋混凝土梁的连接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预制钢筋混凝土梁的连接节点及其施工方法,该连接节点包括下凸预制混凝土梁和上凸预制混凝土梁,下凸预制混凝土梁的连接侧壁上下端面设有第一凹口,上凸预制混凝土梁的连接侧壁上下端面对应设置有第二凹口;第一凹...
- 叶艳霞王宗彬高大伟刘继磊彭琼武韩伟
- 文献传递
- 民间法视野下黑水城出土西夏文卖地契研究——兼与汉文卖地契的比较
- 2013年
- 本文以俄藏黑水城出土西夏文卖地契为材料,从民间法视角研究了卖地契中的亲族权利、官私转贷、违约责任和证人等问题,并就其特色与汉文契约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尽管西夏文契约与汉文契约存在一定差别,但在形式与内容方面类似更多,与中国传统契约文化一脉相承。
- 韩伟
- 关键词:黑水城契约民间法
- 民主政治的兴起与警察权的规范化——以陕甘宁边区为例被引量:2
- 2012年
- 随着陕甘宁边区政权建设的推进,逐渐形成了担任社会治安防卫的警察队伍雏形,在执行警察权的过程中发生不少问题。普遍选举的推行,提高了民众参政议政的意识和能力,新闻自由,普通民众的言论自由,特别是对政府工作批评、建议的言论自由得到了切实的保障,警察作为政府工作人员,警察权作为一种行政权力,当然会随着普通民众主体性权利意识的迅速增长而受到制约。警政建设需要改革,警察权需要被规范化。在陕甘宁边区政府,这种规范化努力,是通过警政立法、作风建设、训练教育等几方面来实现的。它是陕甘宁边区保护人权的宪法原则的具体化,与"法律的正当程序"具有一致的内在精神,特别落实到了对每一个公民最基本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的严格保护,代表了边区政府走向法治化的艰辛探索。
- 韩伟
- 关键词:民主政治警察权
- 略论清代《回疆则例》立法特色及现实意义被引量:1
- 2010年
- 清代《回疆则例》是一部由中央政府(清政府)制定的,涵盖行政、军事、宗教事务管理、经济贸易管理以及刑事犯罪及诉讼制度等多种内容的、带有一定民族自治性的综合性法律,而不仅仅是清政府治理回疆地区的单行行政法规。清代《回疆则例》这部适用于回疆地区的法律,在立法指导思想和具体内容上体现了诸多时代特色,诸如对于中央律法与地方民族习惯法、宗教法规的关系,对于少数民族与汉族关系的处理,对于民族宗教、风俗习惯的尊重等,即使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韩伟
- 关键词:清代
- 习惯法视野下中国古代“亲邻之法”的源起被引量:13
- 2011年
- "亲邻之法"的正式形成一般认为是迟至五代的后周时期,根据敦煌吐鲁番发现的十余件汉文及回鹘文买卖契约文书的相应内容,可以发现,在晚唐时期已经存在习惯法意义上的亲邻之法,虽然只见"亲",不见邻,也缺乏明确的"优先权"实现规则,但"姻亲忓恡"、"称为主己"等惯用说法,仍然反映了亲邻之法早期形成过程中的鲜明特征,可以确定为是习惯法意义上的"亲邻之法",并可依此推论至迟在唐懿宗大中年间,民间就有"亲邻之法"的广泛实践。由晚唐到五代,随着国家律令制度对"先问亲邻"习惯的吸收与确认,亲邻之法经历习惯法的成文化,于宋元最终成型。
- 韩伟
- 关键词:先买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