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伟

作品数:9 被引量:53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希望马拉松专项基金科技部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前期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肿瘤
  • 4篇放疗
  • 4篇靶区
  • 3篇食管
  • 3篇肺癌
  • 2篇食管癌
  • 2篇食管肿瘤
  • 2篇术后
  • 2篇体位
  • 2篇肺癌放疗
  • 2篇肺肿瘤
  • 2篇X线
  • 2篇X线计算
  • 2篇X线计算机
  • 1篇断层摄影
  • 1篇断层摄影术
  • 1篇移动度
  • 1篇影响因素
  • 1篇食管癌放疗
  • 1篇塑膜

机构

  • 9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山东省肿瘤医...
  • 1篇内蒙古医学院...

作者

  • 9篇韩伟
  • 5篇曹莹
  • 5篇张可
  • 4篇王绿化
  • 4篇戴建荣
  • 3篇周宗玫
  • 3篇李明辉
  • 3篇鞠潇
  • 2篇王维虎
  • 2篇符贵山
  • 2篇任骅
  • 1篇张寅
  • 1篇张涛
  • 1篇李锐
  • 1篇章众
  • 1篇李宁
  • 1篇王鑫
  • 1篇姜军
  • 1篇李晔雄
  • 1篇王淑莲

传媒

  • 5篇中华放射肿瘤...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年份

  • 2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呼吸运动对肺部肿瘤靶区受照剂量分布影响的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放疗中呼吸运动对肺部肿瘤患者靶区受照剂量分布影响。方法使用配置腹带系统的大孔径CT获取17例肺部肿瘤患者四维CT图像和呼吸频率信息,在计划系统上通过10个时相的肿瘤靶区中心点位置坐标来确定肿瘤在左右、前后和头脚方向上的运动范围。应用呼吸模型模拟呼吸引起的肿瘤运动,然后用四维运动平台模拟肺部肿瘤在射野方向观上的运动轨迹。将二维半导体剂量仪固定在运动平台上,测量机架角为0°时在不同射野下静止和动态的剂量分布。在统计软件R2.8.1上编写一个脚本程序来计算在静止和运动时相对剂量之差≤4%的点通过率等。结果当肿瘤头脚方向运动振幅(运动范围一半)为1cm,射野相对剂量差≤4%的通过率最小(1.1%),且最大有58%的相对剂量缺失。头脚方向振幅分别为〈0.25、0.25-〈0.50、0.50-〈0.75、≥0.75mm的4%通过率中位值分别为94.7%、79.4%、58.6%、37.1%(χ^2=29.20,P=0.000),前后方向、左右方向振幅分别为〈0.15、≥0.15mm的4%通过率均相似。89%(75个射野)的射野中高剂量区的相对剂量差比低剂量区的小。只考虑头脚方向后,运动周期为3.6、8.2s的4%通过率分别为72%、60%。结论头脚方向的运动振幅是呼吸运动影响剂量分布的因素,同时其呼吸参数不变时周期长的运动对剂量的影响要大于周期短的运动。做调强放疗计划时,应特别注意肿瘤头脚方向运动振幅〉0.5cm的患者。
张丹丹张红志韩伟王瑛张烨吴润叶张可李锐杜德成
食管癌简化调强放疗中靶体积变化及对初始计划剂量学影响被引量:11
2010年
目的 探讨食管癌简化调强放疗(sIMRT)中解剖学动态变化规律和靶体积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初始计划剂量学分布影响,评价重新修改放疗计划的必要性和时机.方法 29例接受单纯放疗的食管癌患者常规模拟CT扫描,其中11例在放疗开始后每2周扫描(每例4次),18例在放疗第4周进行第2次扫描(每例2次).将CT模拟图像与初始计划CT图像融合后由同一医生重新勾画靶区及正常器官,将初始计划导入新勾画的靶区,得出靶区及正常器官剂量学参数后与初始计划比较.结果 每2周扫描的11例忠者疗前和疗后第2、4、6周胸部轮廓体积变化平均值分别为13948cm3和13245、12789、11837 cm3(6周时t=2.07,P=0.043),每2周体积缩小平均值为425 cm3.0~6周中大体肿瘤体积平均值逐渐降低,其中0周与4、6周比较下降最明显(47.22 cm3:37.78 cm3,t=2.44,P=0.035;47.22 cm3:33.55 cm3,t=2.55,P=0.029),而4周和6周变化不明显(t=-0.75,P=0.261).0~6周靶区适行指数逐渐降低和不均匀指数依次增加,分别为0.70、0.68、0.67、0.61(4周时t=3.20,P=0.013)和1.13、1.22、1.23、1.27(4周时t=-4.56,P=0.001).全组患者sIMRT 4周时100%大体肿瘤受照剂量增加至62.57 Gy(t=-2.93,P=0.007),99%临床靶体积受照剂量和95%计划靶体积受照剂量分别下降至58.24 Gy(t=1.49,P=0.147;2例<54 Gy)和57.44 Gy(t=2.07,P=0.048);正常组织中只有脊髓最大剂量和双肺V30的增加有统计学意义(41.52 Gy∶43.53Gy,t=-2.42,P=0.022;11.4%∶12.2%,t=-2.26,P=0.032).结论 食管癌sIMRT4周时肿瘤体积变化最明显,是CT-CT融合观察靶体积变化的最佳时机.部分患者需要做二次计划的修改使肿瘤靶区获得合理剂量.
王奇峰章文成陈辛元章众韩伟杨阿立肖泽芬
四维-CT及IGRT在肺癌放疗中临床研究初探
鞠潇曹莹张寅张涛戴建荣周宗玫李明辉任骅张可王绿化韩伟张连胜欧广飞
热塑膜体位固定可以减少肝癌术后放疗靶区的移动度
曹莹王维虎戴建荣刘守福韩伟
4D-CT在放射治疗中的原理和应用
为减少呼吸运动对放疗计划设计及治疗的影响,从而实现精确放疗,可采用4D-CT扫描方法,通过呼吸监测设备对呼吸运动进行检测记录并扫描病人图像,从而获得不同呼吸时相的CT图像。
曹莹韩伟张可戴建荣
文献传递
肺癌放疗中四维CT技术与传统方法勾画靶区计划比较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比较肺癌放疗中四维CT(4D-CT)技术与传统方法勾画计划靶区体积(P1V)的治疗计划差异。方法选择10例肺癌患者,均行4D-CT及普通螺旋CT定位扫描,分别采用4D—CT和常规经验外扩门V方法确定计划靶区(PTV4D和PTVconv)和制定治疗计划(Plan44和planconv),测量大体肿瘤体积(GTV)质心在三维方向上随呼吸运动的位移,计算三维空间位移向量│♂│。比较4D-CT技术与传统方法所得PTV、双肺平均受量(MLD)、双肺V5(Vx表示接受xGy照射的百分体积)、双肺V10、双肺V15、双肺V20、心脏平均受量(MHD)、心脏V30、心脏V40、99%靶体积受照剂量(D99)和95%靶体积受照剂量(D95)的变化,并分析其与三维空间位移向量│♂│的关系。结果10例患者中,8例患者P1V4D〈PTVconv,,减少(13.0±8.0)%(P=0.018),2例患者PTV4D〉PTVconv。GTV质心三维空间位移向量│♂│为(0.78±0.72)cm。MLD4D较MLDconv减少(8.6±9.9)%(P=0.037)。Han4D的双肺V5、V10、VmV20分别较Planconv减少(7.2±10.5)%、(5.5±8.9)%、(6.5±8.4)%和(5.7±7.4)%(均P〈0.05)。10例患者Plan4D和Planconv,的D99分别为(56.68±1.82)Gy和(56.12±2.23)Gy(P=0.092),Han4D和Planconv,的D95分别为(60.04±0.46)Gy和(59.86±0.51)Gy(P=0.026)。PTV4D/PTVconv与三维空间位移向量│♂│呈正相关关系(P=0.008),D994D/D99conv与│♂│呈负相关关系(P=0.002),D994D/D99conv、(MLDconv-MLD4D)/MLDconv、双肺(V5conv-V54D)/V5conv,、双肺(V10conv-V104D)/V10conv、(MHDconv-MHD4D)/MHDconv、心脏(V30conv-V304D)/Vconv与PTV4D/PTVconv呈负相关关系(均P〈0.05)。结论4D-CT可准确评价肺部肿瘤随呼吸运动的位移,应用4D-CT数据定义靶区及制定计划,可缩小肿瘤动度小的PTV,提高靶区内剂量,减少正常组织受量,对
鞠潇李明辉周宗玫张可韩伟符贵山曹莹王绿化
关键词:肺肿瘤放射治疗计划X线计算机计划靶区
应用四维CT评价肺癌大体肿瘤体积随呼吸运动的位移及影响因素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应用四维CT(4DCT)测量肺癌大体肿瘤体积(GTV)在三维方向上随呼吸运动的位移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1例肺癌患者共22个肺部病灶行4DCT扫描,勾画10个呼吸时相中的GTV0%~GTV90%,测量GTV变化及GTV质心、边界在三维方向上随呼吸运动的位移,计算出三维空间位移向量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GTV变化的平均值为+14.3%或-8.4%,GTV中心点和GTV各边界在左右、前后、头脚方向上随呼吸运动的位移分别为(0.20±0.16)、(0.18±0.12)、(0.53±0.59)cm和(0.42±0.23)、(0.41±0.22)、(0.57±0.70)cm,其中GTV中心点在头脚方向上的位移大于左右(Z=-2.12,P=0.034)、前后方向(Z=-2.10,P=0.035),GTV各边界在头脚方向上的位移与左右、前后方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81,P=0.417;Z=-0.86,P=0.391)。GTV中心点随呼吸的位移大小只与所在肺叶有关,GTV位于下叶者在头脚方向的位移大于位于上叶者[(0.87±0.64)和(0.35±0.49)cm,(t=-2.12,P=0.047)],在前后、左右方向上的位移无差异[(0.23±0.10)和(0.194-0.18)cm(t=-0.49,P=0.629)、(0.21±0.13)和(0.17±0.11)cm(t=-0.76,P=0.460)]。GTV体积大小与GTV中心点在头脚、前后、左右方向位移以及三维空间位移向量 间无明显相关性(r=-0.306、-0.062、-0.279、-0.300,P=0.189、0.796、0.234、0.199)。结论肺癌患者GTV随呼吸运动的位移个体化差异明显,头脚方向位移尤为显著,应用4DCT可进行较好评价;下叶病灶位移大,GTV大小与位移间无明显相关性。
鞠潇周宗玫李明辉张可韩伟符贵山曹莹王绿化
关键词:肺肿瘤大体肿瘤体积
食管癌放疗两种不同固定体位对摆位误差的影响被引量:22
2014年
目的 探讨双臂平放置身体两侧(A组)与双臂交叉抱肘上举置额前(B组)两种不同体位对食管癌分次放疗摆位误差的影响.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患者仰卧双臂A或B体位,热塑体膜固定.放疗前3次及其后至少1次/周CBCT扫描,骨配准并结合人工校对获得患者左右、上下、前后方向线性摆位误差并行成组t检验.结果 每组各11例,A组CBCT共92人次,B组共87人次.摆位绝对误差只有左右方向(x轴)A组大于B组,分别为(2.46±1.79)、(1.91±1.71) mm(P =0.036).摆位相对误差只有上下方向(y轴)A组小于B组,分别为(0.09±3.90)、(1.91±4.12) mm (P=0.003).三维矢量摆位误差A、B组相近(P=0.751).放疗中每周绝对摆位误差和三维矢量摆位误差A、B组均相近(P>0.05).结论 两种体位对食管癌分次放疗的摆位误差各有优劣,但均在可控范围内.可根据临床实际选用合适的治疗体位.
惠周光王群韩伟孙帅王敏戴建荣王绿化
关键词:食管肿瘤放射疗法体位摆位误差
SiewertⅡ型和Ⅲ型局部晚期胃食管交界处腺癌根治术后淋巴结复发规律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胃食管交界处腺癌根治术后淋巴结复发规律,为高危淋巴引流区照射范围的设计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9—2013年初治、病例资料完善的局部晚期胃食管交界处腺癌患者78例,纳入条件为接受根治性手术;病理证实为T3、T4期或淋巴结转移阳性胃食管交界处腺癌;结合内镜、上消化道造影、术中所见及病理大体标本记录,明确为SiewertⅡ、Ⅲ型;未行术前或术后放疗;影像学诊断为术后淋巴结复发,具有可调阅的CT图像并可清楚、完整显示复发位置。结果中位复发时间为10个月(1~48个月),90%复发为术后2年内。复发最高危部位为第16b1组(39%)、16a2组(37%)、9组(30%)和11p组(26%)淋巴结。 SiewertⅡ、Ⅲ型在各淋巴引流区的复发率相近( P=0.090~1.000)。 N3期患者最多见(>15%)复发部位为第16b1、16a2、9、16b2、11p、7组淋巴结,非N3期患者最多见(>15%)复发部位为第11p、16b1、16a2、9、8、7组淋巴结;两者腹主动脉旁(第16a2-b2组)复发率更高(67%∶33%,P=0.004;OR=4.00,95% CI为1.54~10.37)。结论腹腔干、脾动脉近端及腹膜后(16a2、16b1区)是SiewertⅡ、Ⅲ型局部晚期胃食管交界处腺癌患者淋巴结复发最高危区域,且N3期患者具有更高的腹膜后复发风险,术后放疗靶区设计应考虑涵盖上述部位。
张佳佳梁振威李颖王鑫唐源刘童瞳冯燕茹李宁余静李帅任骅邹霜梅姜军韩伟王维虎王淑莲宋永文刘跃平房辉刘新帆余子豪李晔雄蒋力明金晶
关键词:靶区勾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