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时强

作品数:22 被引量:62H指数:4
供职机构: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文化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11篇建筑科学
  • 6篇交通运输工程
  • 4篇文化科学
  • 3篇天文地球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8篇隧道
  • 8篇围岩
  • 8篇大变形
  • 4篇高职
  • 3篇职教
  • 3篇软弱围岩
  • 3篇软岩
  • 3篇软岩大变形
  • 3篇围岩大变形
  • 3篇辩证
  • 2篇岩体
  • 2篇院校
  • 2篇证法
  • 2篇深部围岩
  • 2篇塑性区
  • 2篇围岩松动区
  • 2篇唯物
  • 2篇唯物辩证
  • 2篇唯物辩证法
  • 2篇系统锚杆

机构

  • 17篇四川建筑职业...
  • 7篇西南交通大学
  • 4篇西华大学

作者

  • 21篇马时强
  • 3篇邓林
  • 2篇刘立
  • 2篇乔高乾
  • 2篇陈睿
  • 1篇刘斌

传媒

  • 4篇西华大学学报...
  • 3篇现代隧道技术
  • 3篇辽宁高职学报
  • 1篇华东公路
  • 1篇中外公路
  • 1篇四川建筑科学...
  • 1篇隧道建设
  • 1篇水利科技与经...
  • 1篇中国冶金教育
  • 1篇聊城大学学报...
  • 1篇地下空间与工...
  • 1篇工程研究——...

年份

  • 2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从理论模型和工程应用探析土钉与锚杆异同
2011年
关于锚杆和土钉异同点的讨论随着二者在基坑、边坡、隧道支护的广泛应用而愈发激烈和深入。在与论坛中同行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分别从问题的由来、二者的概念、理论模型与计算方法以及工程应用等方面对锚杆和土钉的异同点进行了阐释,得出了二者的理论模型和工作机理是二者的本质区别,但在工程应用层面二者又有颇多相似点的结论。
马时强
关键词:锚杆土钉
大变形隧道洞周位移与深部围岩位移的关系及应用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文章以高速公路双车道隧道为研究对象,采用FLAC^(3D)数值分析软件分别模拟计算了不同埋深、不同围岩级别条件下四种工况的围岩大变形演化过程,发现围岩大变形存在收敛型和不收敛型两种类型,并记录了不同洞周位移时深部围岩位移的数据,通过分析不同部位围岩位移变化曲线获得了洞周位移与深部围岩位移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对于同一类型的大变形,洞周位移与深部围岩位移之间的关系一致;对于不同类型的大变形,二者的关系存在差异。在通过数值模拟分析判定大变形类型的基础上,利用洞周位移与深部围岩位移的关系曲线判断深部围岩的松动区及塑性区范围,并将判断结果与前人实测的大变形条件下的松动圈范围进行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最后将这种关系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得到回归函数,以便于实际运用。
马时强
关键词:隧道大变形松动圈
几种控制软弱围岩大变形应急方法的效果评价被引量:6
2010年
以西汉高速酉水隧道大变形为背景,采用FLAC3D岩土数值模拟软件对围岩注浆加固、临时仰拱加固、系统锚杆加固等方法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同时结合现场监控量测和施工经验教训作出以下效果评价:1)理论计算表明围岩注浆的加固效果显著,上台阶临时仰拱的效果整体优于围岩注浆;2)现场监控表明围岩注浆质量离散性大,钢拱架临时仰拱控制效果最佳但属临时措施;3)增加常规砂浆锚杆效果甚微应慎用。最后提出控制围岩大变形的相对合理的应急工程措施。
马时强
关键词:软弱围岩大变形FLAC3D系统锚杆
基于价值工程的高职院校师资引进方案研究
2015年
以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为基础,提出高职教师的能力标准,细分师资引进的主流对象,并分别测算其引进成本。采用0~4强制评分法确定引进对象的功能指数,并分别计算引进成本指数,进而得到引进对象的价值指数。最后根据价值指数确定出了高职院校师资引进的优选方案。
马时强
关键词:高职院校价值工程师资引进
隧道及地下工程若干工程方法问题的哲学反思被引量:4
2017年
将哲学指导工程实践作为出发点,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并从工程的本质特征及工程伦理的视角对隧道及地下工程若干工程方法问题进行了哲学反思。包括: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并结合工程案例对处理地下工程中围岩和地下水等问题所采用的"放"与"抗"、"排"与"堵"等工程方法进行了哲学反思;运用对立统一规律并从科学、技术、工程的关系角度探讨了钻爆法隧道修建理念的演变规律;运用矛盾分析法、否定之否定规律并从工程伦理的角度探讨了钻爆法隧道开挖方法的演变规律。通过对以上工程方法的哲学反思,将问题上升到深刻的哲学认识层面并对工程方法的选择提供了借鉴。
马时强
关键词:隧道及地下工程唯物辩证法哲学反思
中小学灾后重建施工技术若干问题的讨论被引量:2
2016年
以雅安"4·20"地震中小学灾后重建为依托,结合中小学校舍建设特征,对中小学校舍施工中出现的若干不合理的施工方法及疑难技术问题,着重从设计的角度讨论了施工的不合理性并对某些施工工艺措施进行了讨论。这些问题包括:1CFG桩褥垫层可否改为现浇低标号混凝土;2人工挖孔桩先成孔还是先挖土;3挑梁悬臂端与构造柱的连接;4不合理施工带来的抗震隐患;5框架结构填充墙施工顺序问题。
马时强
关键词:中小学建筑人工挖孔桩悬挑梁
软岩大变形条件下围岩变形与围岩压力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0
2020年
为获得软岩大变形条件下围岩变形与围岩压力之间的关系,为大变形让压设计提供依据,文章利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计算了某单线铁路隧道开挖后在无支护条件下洞周发生不同变形量后施作弹性支护结构的最大压应力,并以此间接反映围岩压力,得到围岩压力随围岩变形的释放关系曲线。将类似工程实例的监测数据与该关系曲线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围岩压力随围岩变形的释放关系曲线分为陡降区、调整区和缓降区三部分;软岩大变形可分为收敛型和非收敛型两类,收敛型大变形隧道将可量测的洞周变形控制在15 cm(洞周半径的3%)以内是经济合理的,且施作常规系统锚杆效果最好;非收敛型大变形隧道可量测的洞周变形量超过63 cm(洞周半径的14%)时,围岩压力释放效果才进一步提高;通过大幅的洞周变形来减小围岩压力时,将导致塑性区的大幅增加,此时的系统锚杆作用微乎其微。
马时强
关键词:软岩隧道大变形围岩压力围岩变形系统锚杆预留变形量
几种控制软弱围岩大变形方法的效果评价被引量:1
2010年
以西汉高速酉水隧道大变形为背景,在对控制隧道软弱围岩大变形的几种典型方法的作用机理进行分析基础上,采用FLAC3D岩土数值模拟软件对其中的方法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同时结合现场监控量测和施工经验教训作出以下效果评价:①理论计算表明围岩注浆的加固效果显著,上台阶临时仰拱的效果整体优于围岩注浆;②现场监控表明围岩注浆质量离散性大;钢拱架临时仰拱控制效果最佳但属临时措施;增加常规砂浆锚杆效果甚微应慎用。最后提出了控制围岩大变形的相对经济有效的工程措施。
马时强
关键词:围岩大变形FLAC3D控制方法
软岩大变形失稳条件下松动区及塑性区快速识别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软岩大变形失稳条件下松动区及塑性区快速识别的方法,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得到大变形失稳条件下隧道轮廓不同部位洞周位移与深部围岩位移之间的关系曲线,根据该关系曲线的曲率变化可以判断不同部位的围岩松动区及塑性区范围,将...
马时强邓林
文献传递
高边坡岩体损伤与稳定性研究
2008年
锦屏重大工程大坝高边坡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与稳定性关系重大。文章采用现场考查、电镜观察对现场岩样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开展了现场边坡工程信息化监测。研究表明:大坝高边坡岩石组成及微观结构上存在多种微结构及微裂隙构造,与边坡岩体损伤与断裂存在内在关系;大坝高边坡层状岩体本构关系与岩体损伤、层面方位角、岩体参数、受力状态等有关。现场监测分析显示,边坡岩体受多种因素影响,总体上趋于收敛稳定,锦屏高边坡在目前工矿下是稳定的。
刘立马时强乔高乾陈睿
关键词:岩体损伤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