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坤

作品数:80 被引量:169H指数:8
供职机构:江苏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5篇期刊文章
  • 26篇专利
  • 6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4篇农业科学
  • 12篇生物学
  • 5篇轻工技术与工...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文化科学
  • 3篇化学工程
  • 3篇医药卫生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8篇家蚕
  • 13篇微藻
  • 13篇基因
  • 11篇叶绿
  • 11篇叶绿素
  • 11篇小球藻
  • 10篇病毒
  • 8篇多角体
  • 8篇多角体病毒
  • 8篇质型多角体
  • 8篇质型多角体病
  • 8篇质型多角体病...
  • 7篇球藻
  • 7篇蚕沙
  • 6篇蛋白核小球藻
  • 6篇摇床
  • 6篇饮品
  • 5篇蛋白
  • 5篇色素
  • 5篇超声波

机构

  • 79篇江苏科技大学
  • 14篇中国农业科学...
  • 5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镇江高等专科...
  • 1篇中国热带农业...

作者

  • 79篇高坤
  • 64篇邓祥元
  • 17篇郭锡杰
  • 12篇胡小丽
  • 10篇侯成香
  • 9篇覃光星
  • 7篇钱荷英
  • 6篇耿涛
  • 6篇马志欣
  • 6篇沙鹏
  • 6篇孙俊龙
  • 5篇丁婉婉
  • 5篇刘约翰
  • 4篇王长海
  • 3篇吴萍
  • 3篇樊玲波
  • 3篇罗翔
  • 2篇张丽娟
  • 2篇潘中华
  • 2篇陈彪

传媒

  • 7篇蚕业科学
  • 5篇安徽农业科学
  • 4篇中国农业科学
  • 4篇教师
  • 3篇东北农业大学...
  • 3篇基因组学与应...
  • 2篇江西农业大学...
  • 2篇中国调味品
  • 2篇昆虫学报
  • 2篇环境化学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海洋科学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福建农业学报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食品研究与开...
  • 1篇生态毒理学报
  • 1篇教书育人(高...
  • 1篇南方农业学报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9篇2019
  • 2篇2018
  • 14篇2016
  • 6篇2015
  • 4篇2014
  • 9篇2013
  • 15篇2012
  • 8篇2011
  • 2篇2010
8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家蚕感染质型多角体病毒相关基因Arylphorin的克隆与鉴定
2013年
【目的】克隆家蚕Arylphorin的cDNA全长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对该序列进行分析,检测该基因在家蚕感染质型多角体病毒(Bombyx mori cytoplasmic polyhedrosis virus,BmCPV)后的表达量变化模式,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方法】以家蚕中肠总RNA为模板反转录合成cDNA,利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克隆家蚕Arylphorin的全长cDNA;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分析其组织表达模式和在家蚕感染BmCPV后的表达差异。【结果】克隆得到了家蚕Arylphorin的全长cDNA(命名为BmAryl),在GenBank登录号为JN581664。该基因的cDNA全长为2 260 bp,包含1个26 bp 5′非翻译区和1个143 bp的3′非翻译区,3′非翻译区包含有终止密码子、多聚腺嘌呤信号AATAAA和poly(A)尾。其最大开放阅读框(ORF)为2 091 bp,编码的蛋白由696个氨基酸组成,预测蛋白分子量为82.8 kD,等电点为6.07。多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发现,家蚕BmAryl蛋白与家蚕的性别专一贮藏蛋白2相似性最高,为66%。BmAryl主要在家蚕的脂肪体和血淋巴中表达,精巢和卵巢中的表达量无明显差别;而在家蚕感染BmCPV后该基因在中肠的表达量明显下调。【结论】成功克隆获得BmAryl的全长cDNA,其编码的蛋白质属于芳香蛋白家族,BmAryl主要在家蚕的脂肪体和血淋巴中表达,不存在性别专一性,且家蚕感染BmCPV后BmAryl在中肠的表达明显下调。
高坤邓祥元吴萍覃光星侯成香钱荷英耿涛郭锡杰
关键词: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中肠
微藻絮凝采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6年
微藻采收是微藻产业化应用过程中亟需解决的一个技术难题。在目前的微藻采收方法中,絮凝采收是常用且有效的方法之一。本文总结和分析了近年来有关利用化学絮凝、生物絮凝、物理絮凝等方法进行微藻采收的相关报道,概述了这些絮凝方法的原理和操作方法,并比较了这些絮凝方法在絮凝效率、成本、生物安全性等方面的优缺点,以期为进一步研究和应用絮凝法采收微藻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参考。
马志欣尚春琼胡小丽成婕高坤邓祥元
关键词:磁性粒子生物絮凝
一种小球藻饮品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球藻饮品的制作方法,首先,将小球藻藻粉进行预处理、通过超声法与化学酶法破壁、离心、干燥等步骤分别获得小球藻素与小球藻细胞碎片;然后,选择适宜的甜味剂、酸味剂及β-环糊精与小球藻素配制成小球藻素饮品;同时...
邓祥元成婕高坤崔思宇
文献传递
海洋酸化影响硅藻固碳相关基因表达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5年
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的大气CO2浓度升高,将导致海水p H值下降,从而引起海洋酸化,改变海水碳酸盐系统,影响海洋生物的生长、发育、代谢、凋亡及钙化过程等。研究海洋酸化对藻类固碳途径(生物碳泵)的影响对了解和预测未来海洋碳泵的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硅藻作为海洋初级生产力的主要生产者,研究海洋酸化影响其固碳过程的意义更大。尽管目前已对海洋酸化影响硅藻的生理生化过程有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但从基因表达水平上研究海洋酸化对硅藻固碳过程的影响还较少,本文对此领域做一概述。
邓祥元成婕高坤王长海
关键词:海洋酸化基因表达三角褐指藻
辣椒红色素稳定性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2
2011年
研究利用微波辅助有机溶剂法从红辣椒中提取了辣椒红色素,探讨了其在不同条件下稳定性变化的程度与规律,为其进一步开发应用打下了理论基础。结果表明:应用微波辅助有机溶剂法提取辣椒红素是完全可行的,所得产品的光谱特性及主要特征吸收峰均与辣椒红色素标准图谱基本吻合;辣椒红色素在90℃以下的稳定性较好;但辣椒红色素的耐光性较差,在自然光照条件下色素易分解,建议采用不透明材料包装产品进行避光保存。此外,pH值对辣椒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较小;除Fe3+离子对辣椒红色素的稳定性有影响外,Ca2+、K+和Na+离子对辣椒红色素的稳定性无明显影响,且具有一定的护色效果,故最好避免Fe3+离子的介入。
邓祥元刘约翰高坤孙俊龙
关键词:辣椒红色素稳定性降解率
白僵菌诱导家蚕抗菌肽enbocin1基因的表达特征及产物的抗真菌活性被引量:4
2016年
家蚕的抗菌肽家族基因enbocin1是蚕体免疫系统相关基因。为解析家蚕对病原真菌感染免疫应答反应的分子机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抗菌肽基因enbocin1在家蚕5龄幼虫感染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后的时空表达模式,结果显示:enbocin1主要在幼虫脂肪体中显著上调表达,而且持续至感染诱导后30 h,感染后8、30 h的表达水平分别上调了约44倍和6倍;在马氏管、体壁中该基因的诱导表达差异不显著,在血淋巴中几乎检测不到该基因的表达。进一步用原核表达系统成功表达并纯化获得了高纯度的重组家蚕抗菌肽enbocin1,体外抑菌试验表明其对白僵菌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且重组enbocin1蛋白浓度与抑菌活性之间具有量效关系。用重组enbocin1蛋白制备了效价达1∶30 000的多克隆抗体,可用于进一步深入研究enbocin1的功能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提示抗菌肽enbocin1在家蚕抵御真菌感染的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黄玉霞耿涛侯成香吕丁丁覃光星高坤郭锡杰
关键词:家蚕抗菌肽抑菌活性球孢白僵菌
一种小球藻保健饮品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球藻保健饮品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保健饮品由橘络‑小球藻混合物及水制成,所述混合物中橘络与小球藻的质量比为400~1700:1。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向培养至收获期的小球藻藻液中加入橘络,在摇床上震...
邓祥元高坤曹倍颜闰娇李达薛春叶陈彪曹雪璇孙玲玲
文献传递
蚕学专业的发展现状——基于武书连《中国大学评价》的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本文在介绍武书连《中国大学评价》学科专业等级划分原则的基础上,分析了蚕学专业在2012—2016年《中国大学评价》上的排名情况及相关数据,概述了蚕学专业的发展现状,为各高校进一步开展蚕学专业建设及年度发展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高坤邓祥元
关键词:蚕学《中国大学评价》
索氏法提取微藻油脂的工艺优化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优化影响索氏法提取微藻油脂的工艺参数,为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方法]以聚球藻为材料,采用索氏法提取微藻油脂,研究液料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对提取率的影响,获得较优工艺参数。[结果]当液料比为6 ml/109cell,提取时间为4 h,提取温度为95℃时,所得油脂含量为0.125 mg/108cell。[结论]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优化微藻油脂提取工艺奠定了基础。
邓祥元高坤景吉孙俊龙
超声波辅助提取辣椒红色素的工艺研究被引量:14
2013年
以红辣椒为原料,丙酮为提取溶剂,采用超声波辅助有机溶剂法提取辣椒红色素,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考察了料液比、超声温度、超声时间等主要工艺参数对提取效率的影响,并优化了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应用超声波辅助有机溶剂法提取辣椒红色素的工艺路线是正确可行的,所提取产品的光谱特性及特征吸收峰均与辣椒红色素标准图谱基本吻合;用丙酮提取的辣椒红色素相对色素量最大,且色价高;超声波辅助有机溶剂法提取辣椒红色素的最优工艺条件为:以丙酮为提取溶剂,料液比为1∶8(g/mL),超声温度为35℃,超声时间为30 min。在此最优条件下,辣椒红色素的色价可达到139.4。该提取工艺具有操作简单安全,生产成本低廉,产品质量高等优点,可供工业生产辣椒红色素参考。
邓祥元刘约翰高坤孙俊龙
关键词:辣椒红色素正交试验设计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