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春平
- 作品数:60 被引量:131H指数:6
- 供职机构:山西省社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 明清二爷孙——从嘉万到康乾的历史轨迹初探
- 2016年
- 在明清史上,有两对爷孙长期在位统治,这便是明代的嘉靖、万历皇帝和清代的康熙、乾隆皇帝。嘉靖、万历二帝合计在位92年,占明朝统治年限的三分之一;康熙、乾隆二帝合计在位121年,接近清朝统治时间的一半。这两对爷孙皇帝不仅性格、作为相似,而且都遇到边疆危机、民族问题,还又都经过了张居正改革和雍正帝的改革,但最后的效果却截然不同,前者造成嘉万衰局,后者却出现了康乾盛世。何以至此?笔者认为既有社会环境的影响,又有个人能力的不同,还有隔代遗传带来的性格差异。
- 高春平
- 关键词:康熙帝嘉靖帝张居正改革康乾盛世
- 永乐帝与开中法
- 高春平
- 关键词:制度经济开中法盐法晋商
- 永乐帝与开中法
- 西方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至关重要,决定着经济绩效。土地、劳动和资本这些要素,只有有了制度才得以发挥功能。明代晋商的崛起与开中法的实施有直接的关联。开中法是明政府通过国家所控制的食盐专卖权,让商人输纳以粮食为主兼及货币、茶...
- 高春平
- 关键词:开中法永乐皇帝制度经济盐法晋商
- 晋商率先开拓万里茶路研究被引量:6
- 2017年
- 山西自古就是中原农耕文明与草原游牧文明的连接通道,也曾是"丝绸之路"的东起点和晋商万里国际"茶叶之路"的拓荒地。历史文献与考古发掘证实,山西既是先秦时期"玉石之路"的中转站,又是魏晋时期丝绸之路的重心,特别在北朝时山西是丝绸之路的中心和亮点。面对"一路一带"战略的提出与实施,山西应以5000年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对焦定位,制定跟进策略,积极开展万里茶路申遗、丝路品牌与文化、艺术交流活动,拓展与中亚、西亚、欧美的经贸往来,扩大对外合作与开放,再铸新的辉煌。
- 高春平
- 关键词:丝绸之路晋商
- 清代缘何热衷派遣钦差大臣
- 2018年
- 清沿明制,钦差由皇帝派遣办理重大政务。雍正朝以颁发钦差大臣关防为标志,钦差制度基本形成。到清代中后期,随着鸦片战争后对外交涉的增多与边防危机的出现,钦差作为皇帝特使,地位和作用更加重要,在办理内政、外交、边防各类事务与审理重大案件中,发挥了特殊的作用。
- 高春平
- 关键词:清代钦差政治
- 山西省黄河文化保护传承与文旅融合路径研究被引量:35
- 2020年
-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华夏文明之源。山西历史文化悠久,旅游资源丰厚。山西省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和在郑州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积极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加快文旅深度融合,全力推动山西黄河文化大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按照中游要突出抓好水土保持和污染治理的目标任务,坚持在大保护中开发,开发中高标准保护,深入挖掘山西黄河文化的历史根脉和时代价值,培铸黄河文化品牌,把黄河流域山西段打造成生态保护样板区、文化保护传承展示区、旅游高质量发展先导区,奋力谱写新时代山西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新篇章。
-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高春平
- 关键词:黄河文化保护传承
- 天下第一清官于成龙的为官之道
- 2018年
- 君明臣廉,经过明清鼎革、剧烈动荡之后入关的清朝统治者,面临着如何选用优秀汉族官员巩固满清贵族对全国统治的问题。清初能否革除明末政治腐朽积弊,官场吏治和社会风气如何,关键在官员选用考核。为什么吕梁一位毫无政治根基背景,且年已45岁的于成龙,能在地处偏远、条件艰苦的广西罗城艰难迈开入仕第一步,继而在湖北、四川基层靠实干起家,并在短短十几年内脱颖而出,连升数级,三次被举"卓异",官至全国瞩目、位高权重的直隶巡抚、两江总督,并被当时最高统治者康熙皇帝甄选褒扬为"清官第一""天下第一廉吏"呢?本文试图通过于成龙的为官轨迹,探究康熙用人、进而真正了解清初政治生态和清官于成龙的政绩。
- 卫永红高春平
- 关键词:社会治理
- 诚信晋商与信用山西被引量:3
- 2009年
- 在意识观念上,晋商主张道德为先,见利思义,利以义制;在精神信仰上,晋商尊奉关公,讲究信义;在对待顾客上,晋商坚持"信誉第一"、"顾客至上";在对待同行伙友上,晋商注重诚信互济,讲究公平竞争;在产品质量和销售上,晋商视质量为生命,注重信誉,薄利多销。晋商的这种诚信精神,对建设信用山西、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 高春平
- 关键词:晋商诚信信用市场经济
- 晋商与北部市场开发
- 中国封建社会进入唐宋以后,随着全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南北区域经济差异日益明显。元明清三代,虽然全国的政治中心一直在北方,但财赋出自东南已成为朝野的共识。广大的北方地区,特别是北部边镇,由于自然条件、战乱和历史的原因,经济发...
- 高春平田晓红
- 晋商与北部市场开发
- <正>中国封建社会进入唐宋以后,随着全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南北区域经济差异日益明显。元明清三代,虽然全国的政治中心一直在北方,但财赋出自东南已成为朝野的共识。广大的北方地区,特别是北部边镇,由于自然条件、战乱和历史的原因,...
- 高春平田晓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