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巧玲
- 作品数:9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丽水学院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丽水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生态文明视域下欠发达地区低碳经济发展探析被引量:1
- 2011年
- 欠发达地区是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难点,当前,国际社会的低碳发展转型趋势为欠发达地区的跨越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带来了新的契机,发展低碳经济成为欠发达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突破口。但目前欠发达地区的低碳发展道路仍面临着诸多障碍:对脱贫路径的认识误区带来的观念障碍、后发性导致的选择障碍、创新能力不足构成的技术障碍、财政困难和市场需求惨淡招致的资金障碍、落后技术和低端产业造成的锁定障碍。及早采取措施和行动突破上述障碍,顺应低碳发展的潮流和趋势,走适合区域实际的低碳发展之路,是欠发达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路径,也是欠发达地区提升竞争力,加快发展和更好发展的有效路径。
- 黄巧玲
-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生态文明低碳经济
- 文科大学生的科学素养培育探析被引量:2
- 2010年
- 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必须打破"专才"培养模式,重视和加强对文科大学生的科学素养培育。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完善、知识经济时代的客观要求、大学生的自我发展需要都体现了文科大学生提高科学素养水平的重要性。要改变文科大学生科学素养水平不高的现状,高校必须转变专业教育理念,改革课程设计体系;提升教师的科学素养;建立开放灵活的教学机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实践。
- 黄巧玲
- 关键词:文科大学生
- 东部欠发达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以浙江丽水为例被引量:3
- 2012年
- 东部欠发达地区身处经济发达省份,毗邻经济发达地区,巨大的落差使得这些欠发达地区发展经济的愿望更加迫切和强烈,如果不重视这些地区生态文明的建设,那么,生态危机和环境悲剧就会在这些地区变本加厉地上演。以浙江丽水为例,从生态资源、政府定位、政策优惠、后发优势、区位特点等方面分析了东部欠发达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利条件,也指出了经济增长冲动、后发劣势、环境外部性效应给欠发达地区带来生态文明建设困境,探讨了从区域实际出发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
- 黄巧玲
- 关键词:东部欠发达地区生态文明
- 环境友好型农村建设的意义和实现路径被引量:2
- 2009年
- 农村是我国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重点和难点,探寻建设环境友好型农村的有效路径,对于我国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以及突破农村经济发展的环境资源约束瓶颈,实现农村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和谐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黄巧玲
- 关键词:环境友好农村
- 农民的环境弱势地位与制度的伦理关怀被引量:3
- 2009年
- 环境资源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环境权是一项基本的人权。农民由于某些原因成为环境弱势群体,在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良好环境权的享有和生态利益的分配方面处于劣势地位,这种状况如果不改变,不仅损害农民的利益,破坏环境公正原则,而且威胁国家的生态安全和社会稳定,削弱党的执政基础。必须以对农民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道义关怀为基础,寻求更加公正合理的制度设计,保障农民既享有程序意义上的环境公正,也享有实质意义上的环境公正。
- 黄巧玲
- 关键词:农民环境弱势群体伦理关怀
- 加强大学生环境伦理教育的思考被引量:2
- 2012年
- 加强大学生的环境伦理教育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可以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有利于扭转大学生的环境道德缺失现象,提高大学生的环境道德素质。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必须重视大学生的环境伦理教育,探索有效的环境伦理教育方式,加强制度建设,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环境伦理意识。
- 黄巧玲
- 关键词:生态文明高校大学生环境伦理教育
- 加强环境公正建设 创建和谐社会基础被引量:1
- 2006年
-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基础。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人与自然的矛盾突出,在代内公正、代际公正、人——自然的公正方面都存在着不可回避的问题。必须加强环境伦理教育,进行合理的制度安排,并以强制性的法律手段为保障,实现环境公正,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为创建和谐社会提供条件。
- 黄巧玲
- 关键词:公正
- 制度设计的人性基础分析被引量:5
- 2006年
- 任何制度设计,都是以一定的人性假设作为逻辑起点的。西方社会建立在“性恶”的人性预设基础上的宪政制度有效地实现了限权与法治,但也有明显的弊端。我国过去建立在“性善”的人性预设基础上的制度安排从积极方面鼓励发扬人性中美好的一面,制度约束却过于宽松。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国家,必须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同时,借鉴吸收西方宪政制度以及我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有益成果,正确认识人性问题,作出合理的制度安排。
- 黄巧玲
- 关键词:人性性善论性恶论
- 农民环境伦理意识的培育路径被引量:8
- 2008年
- 日益严重的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制约着农村生产的发展和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农村环境治理完全依靠政府监管,成本高、效率低、难度大,培育农民良好的环境伦理意识是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针对农民环境伦理意识缺失的原因,探讨了培育农民环境伦理意识的有效路径。
- 黄巧玲
- 关键词:农村农民伦理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