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育珍
- 作品数:9 被引量:30H指数:3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轻纺与食品学院皮革化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 家猫皮组织结构的研究
- 1992年
- 本文对四川地区猫皮组织结构特点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猫皮毛被光泽及保暧性较好,毛球呈钩形,固着牢固。皮板中脂肪组织发达,除脂腺外还存在着脂肪锥。部位差主要表现在颈部与腹部的差别上,因此,生产中要注意脱脂和消除部位差别。
- 孙丹红芶炳琼黄育珍刘树权
- 关键词:猫皮
- 旱獭皮组织结构的研究
- 1997年
- 本文对甘肃地区旱獭皮组织结构特点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早獭皮毛被富有光泽,皮板纤维粗壮,编织紧密,强度较高。皮板中脂腺虽然不发达,但皮下层的脂肪细胞多,形成脂肪层,毛根贯穿真皮层就长在这层脂肪中.故加工时前工序应注意加强脱脂,后整理应注意削匀,以防伤及毛根,而使毛脱落。
- 孙丹红苟秉琼黄育珍刘树权
- 关键词:旱獭皮组织学毛皮
- 丙烯酸树脂复鞣剂在革内渗透情况的研究被引量:6
- 2002年
- 复鞣剂在革内的渗透分布情况与成革质量关系很大 ,长期以来只能靠眼看手摸来评价复鞣效果。利用IHA染色法在媒染剂 A作用下使透入到革内的丙烯酸复鞣剂上色 ,而其余部分不上色 ,由此判断丙烯酸树脂复鞣剂的渗透情况。研究了羊皮使用不同品种的丙烯酸树脂复鞣剂 (ART- II,DM)复鞣后 ,复鞣剂在不同部位随复鞣时间变化的渗透情况。研究结果表明 :由于肉面的胶原纤维编织较疏松 ,而粒面层胶原纤维编织紧密 ,故丙烯酸树脂首先从肉面开始透入 ,且从肉面透入革内的深度大于从粒面透入的深度 ,而不是像有人认为的复鞣剂主要是渗透并填充到乳头层和网状层 2层交界处。同时利用扫描电镜对复鞣后的革样进行了电镜观察 。
- 孙丹红黄育珍苟秉琼石碧
- 关键词:丙烯酸树脂复鞣剂光镜电镜皮革
- 成都麻羊皮组织结构的研究(续一)被引量:6
- 1982年
- 2.脂腺及脂肪细胞麻羊皮的脂腺较牛皮发达,不仅针毛有脂腺,绒毛也有脂腺,针毛脂腺长在乳头层中部毛囊旁边,它分为两部分,上部为导管部分,下部为分泌部分,一般每根针毛有两个脂腺体,呈八字型排列于毛囊的一侧,毛囊则在八字形的中间(图26)。
- 黄育珍楼敏
- 关键词:切片方法胶原纤维毛囊汗腺分泌
- 中国牦牛皮组织结构的研究被引量:15
- 1992年
- 本文对中国牦牛皮的组织结构特点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牦牛皮的特点是毛长、毛被稠密、脂腺和汗腺较发达,且数量多,乳头层胶原纤维编织较紧密而网状层编织又很疏松,因此,生产过程中应尽可能除净毛根和消除或减轻乳头层与网状层之间的差别,并要注意脱脂问题,以制得优质的牦牛皮轻革。
- 黄育珍苟炳琼郭梦能孙丹虹
- 关键词:牦牛皮
- 中国水牛皮组织构造的研究(Ⅱ)——水牛皮在制造轻革过程中的组织变化
- 1992年
- 广州人民制革厂早在70年代已开始制造水牛皮轻革,故该厂有较好的生产经验和技术基础。本次主要研究该厂两个不同的水牛皮生产家俱革工艺中主要工序皮组织结构的变化及与成革质量的关系。旧工艺:即人民制革厂原有的生产家俱革的生产工艺。广东三个地区(广州附近、
- 郭梦能黄育珍孙丹虹芶炳群
- 关键词:水牛皮
- 利用IHA染色法研究ART在猪皮革内的渗透情况被引量:1
- 2001年
- 复鞣剂在革内的渗透分布情况与成革质量关系很大 ,长期以来只能眼看手摸来评价复鞣效果。利用IHA染色法研究了丙烯酸树脂复鞣剂ART在不同部位随复鞣时间变化的渗透情况 ,改变了传统的主观评判方式。研究结果表明 ,由于肉面的胶原纤维编织较疏松 ,而粒面层特别是粒面胶原纤维编织紧密 ,故丙稀酸树脂复鞣剂首先从肉面开始透入 ,而且从肉面透入革内的深度大于从粒面透入的深度 ,同时利用扫描电镜对复鞣后的革样进行了观察 ,结果与光镜一致。研究结果还表明 ,丙烯酸树脂复鞣剂ART -Ⅰ和ART -Ⅱ均具有良好的选择填充作用 ,在腹部填充的多 ,颈部和臀部填充的少。
- 孙丹红黄育珍苟秉琼石碧
- 关键词:树脂复鞣剂组织学猪皮革ART丙烯酸树脂复鞣剂
- 家兔皮组织结构的研究被引量:3
- 1998年
- 本文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成都家兔皮、广汉家兔皮毛被及其皮板的组织结构,基本上探明了毛及皮板的组织结构及其特点。
- 苟秉琼孙丹红黄育珍吴海燕
- 关键词:兔皮组织学毛皮
- 云贵路山羊皮组织结构的研究被引量:3
- 1993年
- 本文对四川凉山地区四种具有代表性的云贵路山羊皮组织结构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品种不同,原皮质量也有差异,其中建昌短毛黑山羊皮质量较好,建昌长毛黑山羊皮质量最差。
- 芶炳琼孙丹虹黄育珍
- 关键词:山羊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