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龚荫

作品数:17 被引量:88H指数:7
供职机构: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社会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历史地理
  • 3篇经济管理
  • 3篇社会学
  • 2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民族
  • 3篇述论
  • 3篇土司
  • 3篇土司制
  • 3篇土司制度
  • 2篇单于
  • 2篇研究方法
  • 2篇唐代
  • 2篇清代
  • 2篇羁縻
  • 2篇民族地区
  • 2篇概说
  • 2篇边疆民族
  • 2篇边疆民族地区
  • 1篇都护
  • 1篇匈奴
  • 1篇移民
  • 1篇元朝
  • 1篇征收
  • 1篇史记

机构

  • 9篇西南民族大学
  • 8篇西南民族学院

作者

  • 17篇龚荫

传媒

  • 6篇西南民族大学...
  • 4篇思想战线
  • 2篇青海民族研究
  • 2篇西南民族学院...
  • 1篇民族研究
  • 1篇贵州民族研究
  • 1篇西北民族研究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1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古代边疆民族地区屯垦开发概说被引量:5
1997年
文章概略地论述了历代封建王朝对边疆民族地区的屯垦开发情形,通过从秦代至清代对边疆民族地区的屯垦开发的研讨,探究古代对边疆民族地区实施的屯垦开发政策的价值及意义。
龚荫
匈奴单于疏证被引量:3
1999年
本文对秦朝、西汉王朝时的匈奴单于,东汉建武二十四年(48年)后分裂附汉的南匈奴单于和留居漠北的北匈奴单于的驻地、承袭、事迹三个方面的问题进行疏理、校订、考证、阐释;着重是对单于的传袭世系和重要事迹两个难以缕析和繁杂纷乱问题的研讨。
龚荫
关键词:匈奴单于世系事迹疏证
20世纪中国土司制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被引量:10
2002年
20世纪 ,在对中国土司制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上 ,可分为两个时期 ,2 0世纪前 4 0多年为初创时期 ,后 5 0余年为发展时期。但所谓的发展 ,只不过是研究形式的发展 ,其基本方法仍沿袭了传统的实证法 ,在分析研究方面做得还不够。应将土司制度作为“民族政策”来研究 ;研究方法做到实证法与理论分析法相结合 ,召开针对具体问题的研讨会 ;做好资料的汇集整理 ;成立“中国历代民族政策研究学会”。只有这样才能把中国土司制度的研究引向深入。
龚荫
关键词:研究方法
琉球王述略——基于对土司制度的关连被引量:1
2014年
明朝在琉球设置"土通事",即传递文书土官。从明朝洪武年间至清朝光绪年间,琉球王传承至二十七代。第一代察度迄第十六代尚丰,遣使向明朝请封,明朝随即遣使册封为王;第十七代尚贤迄第二十七代尚泰,遣使向清朝请封,清朝随即遣使册封为王。这表明琉球在明清时期一直是中国的藩属。
龚荫龚梦川
唐代和亲政策述论被引量:18
2000年
The policy of keeping on good terms with rulers of minority nationalities in the border areas by marriage started from Han Dynasty. It was diplomatically an expedient measure in feudal dynasties, i.e. to make minor sacrifices to safeguard major interests when facing powerful enemies. The peaceful time gained in such a way was used to recuperate and build up energy and develop economy. In Tang Dynasty, the policy was expanded to any pacification purpose. According to the statistics, the Tang rulers had applied its special marriage policy for 28 times respectively to such ethnic groups as Tu Jue, Tu Gu Hun, the Tibetan Regime then, Xi, Khitan, Ning Yuan Kingdom, Hui He and Nan Zhao Kingdom. The practice contributed greatly to the stability and prosperity of Tang Dynasty.
龚荫
关键词:唐代和亲政策
古代南方民族教育文化与民族发展被引量:4
2006年
本文论述内容是我国南方边疆地区,少数民族的教育文化,即是少数民族代代相传的传统教育和少数民族地区历代兴学的学校教育。笔者认为,封建时代,南方边疆少数民族的教育文化代代相传的传统教育基本是抚养故步自封的人;历代兴学的学校教育主要是培植忠顺土官土司。故此,南方边疆地区少数民族,过去一直发展缓慢、落后。
龚荫
关键词:南方民族教育文化民族发展
唐代边疆民族地区设置辑考被引量:2
2004年
本文论述唐代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设置情形 ,即对各少数民族地区的羁縻府州设置数目、管辖机构。
龚荫
关键词:唐代边疆民族地区羁縻府州安西都护府
关于土司制度研究问题被引量:8
2015年
土司制度的重大历史作用,在于自元代施行土司制度以后,边疆民族地区就再也没有出现过分裂割据政权。自是后,边疆民族地区边防巩固、社会安定和生产发展。因此,元、明、清王朝及民国对边疆民族地区得以有效统治和长治久安。笔者从事土司制度研究五十余年,初步建立起了土司制度的理论体系与元、明、清王朝先后设置的土司三千一百零八家二万余人进行了整理、研究、考订和编纂。今后,对土司制度的研究,除了继续深入地进行土司制度理论与土司三千一百零八家二万人研究之外,当是着重(或言优先)如下三个方面的若干问题更加深入地进行研究:(一)土司制度的重大历史意义;(二)历代土司的重要奉献;(三)土司制度的如何"古为今用"。
龚荫
关键词:土司土司制度研究方法
汉王朝对边疆民族治理述略被引量:4
2008年
笔者就汉王朝对边疆少数民族治理:中央设置管理边疆少数民族机构、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设置属国、对边疆少数民族征收少量租赋与贡献土特产等几方面一一作了稽考和深入研究。
龚荫
清代民族边防变化及划界签约被引量:2
2006年
有清一代,传统边防的思想观念有了重大的变化。在遭受西方殖民主义者侵略的过程中,清王朝统治者认识到了国家边防防御的重要性。自康熙皇帝开始,清政府的边防观念开始转变,逐渐形成了一套边防指导思想和政策。
龚荫
关键词:清王朝边防思想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