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亚群
  • 1篇神经分布
  • 1篇神经解剖
  • 1篇神经解剖学
  • 1篇神经纤维
  • 1篇水肿
  • 1篇胎儿
  • 1篇胎儿角膜
  • 1篇胚胎
  • 1篇胚胎学
  • 1篇周人
  • 1篇细胞
  • 1篇细胞免疫
  • 1篇细胞免疫功能
  • 1篇细胞亚群
  • 1篇淋巴
  • 1篇淋巴水肿
  • 1篇免疫
  • 1篇免疫功能
  • 1篇脑梗

机构

  • 3篇青岛医学院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青岛市第二人...

作者

  • 3篇丁一意
  • 1篇于义英
  • 1篇王晨光
  • 1篇刘宁飞
  • 1篇迟焕方
  • 1篇王守彪
  • 1篇李明霞
  • 1篇梅光东

传媒

  • 1篇精准医学杂志
  • 1篇青岛医学院学...
  • 1篇中华整形烧伤...

年份

  • 1篇1999
  • 1篇1997
  • 1篇199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下肢慢性淋巴水肿的MRI表现与淋巴闪烁造影的比较被引量:4
1999年
目的探讨下肢慢性淋巴水肿的 MRI 表现和诊断价值。方法对12例慢性淋巴水肿下肢作 MRI 检查,并与淋巴闪烁显像(Lymphangioscintigraphy LAS)相比较。结果 MRI 图像的特征是皮下组织层明显增厚伴广泛水肿;真皮下扩张的淋巴管以及淋巴液潴留在组织间形成“裂隙”使皮下组织层呈典型的网络状或蜂窝状结构。结论 MRI 清晰地显示增生扩张的集合淋巴管和淋巴干及乳糜池,以及组织中乳糜返流的程度和范围。LAS 图像的特征包括显影剂在组织中弥散、积聚(真皮返流)或滞留在注射点;淋巴管显影不充分或不显影;淋巴结延迟显影或不显影及数目和形态的变化。MRI 较全面地显示各级淋巴管、淋巴结以及周围软组织的形态变化。LAS 有助于判断淋巴系统的功能状况。两种检查联合使用,能更全面反映周围淋巴系统的形态解剖及功能的变化,提高肢体慢性淋巴水肿的诊断。
刘宁飞王晨光丁一意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淋巴水肿
老年脑梗塞病人红细胞免疫功能和T细胞亚群的关系被引量:1
1996年
老年脑梗塞病人红细胞免疫功能和T细胞亚群的关系于义英1李明霞2丁一意3李彬1宋钏1研究表明,红细胞免疫参与了脑梗塞的发生〔1〕,但脑梗塞病人红细胞免疫功能、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变化及其间关系的报道甚少。为此,我们对60例老年急性脑梗塞病人红细胞免疫功...
于义英李明霞丁一意丁一意宋钏
关键词:脑梗塞红细胞免疫T细胞亚群
16周和26周人胎儿角膜的神经分布
1997年
①目的了解人胚胎期角膜神经的发育和分布方式,为临床角膜疾病、角膜损伤后的神经再生和感觉恢复的研究提供依据。②方法用氯化金神经染色法和连续冰冻切片技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16周和26周人胎儿角膜神经的发育和分布。③结果16周和26周胎儿角膜中均见有一连续的角膜周缘神经丛。自此神经丛发出的神经纤维分3条途径进入角膜上皮,即经结合膜直接进入角膜上皮周缘区;经巩膜和基质浅层进入角膜上皮并分布至上皮周围的2/3区,经基质分布至角膜上皮的中央区。角膜内皮层未见有神经分布。④结论16周和26周胎儿角膜神经首先出现于上皮并形成神经网,然后在基质出现少量神经干,内皮没有神经分布。从上皮层至内皮层神经纤维的数量依次递减。
迟焕方丁一意王守彪梅光东
关键词:角膜神经纤维胎儿胚胎学神经解剖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