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加勇
- 作品数:39 被引量:210H指数:9
- 供职机构: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 论流行语语义的不确定性及其原因被引量:14
- 2004年
- 流行语具有内容上的新颖性、使用上的高频性、结构上的类推性、运用上的时段性、语用上的醒目性等特征。这些特征反映在语义上,就是流行语语义的不确定性。同时讨论了导致流行语语义不确定性的原因。
- 丁加勇
- 关键词:流行语
- 汉语“程度副词+指人名词”结构中的理想认知模型被引量:4
- 2007年
- 在对"程度副词+指人名词"结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发现这种结构中含有一些理想认知模型(ICM)。利用理想认知模型(ICM),可以很好地理解"程度副词+指人名词"结构。
- 丁加勇戴玮
- 关键词:程度副词指人名词理想认知模型
- 湖南常德话表达事件连类复数的“VP俺”结构被引量:4
- 2011年
- 1.引言
在湖南的一些方言中,名词的复数标记可以附着在动词性成分后面,表示事件连类,如常德话、桃源话、澧县话、临澧话(以上属于西南官话常澧片)、南县话、洞口话(以上属于湘语长益片)等。本文以常德话为研究对象,分析名词复数后缀“俺”用在动词性成分后表示事件连类意义的用法①。
- 丁加勇刘娟
- 关键词:复数标记动词性成分VP名词复数西南官话
- 《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动词”部分细则分析
- 2007年
- 《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确定了“以词为拼写单位”“表示一个整体概念的双音节和三音节结构,连写”的总原则,前一个原则简称为“词式书写”原则,后一个原则简称为“整体性”原则。通过对“动词”部分的三条细则以及涉及的语言事实进行分析和讨论,发现有的细则与《正词法》的整体性原则相违背,有待进一步讨论和规范。
- 丁加勇蔡建光戴玮
- 关键词:《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动词整体性原则
- 从位移祈使到话语标记:自然会话中“来”的互动功能
- 2024年
- 基于互动交际的视角,考察自然会话中独立使用的“来”的会话位置及互动功能,是符合语言发展规律的。研究发现,“来”在话轮位置上主要位于话轮之中,在序列位置上,主要出现于会话的发起部分,位于邀请序列或召唤序列的前件。除“位移祈使”功能外,“来”还具有一系列的话语标记功能,即“邀请召唤”功能、“切换话题”功能、“引入话轮”功能,其中“邀请召唤”是最主要的互动功能。“来”的互动功能由实到虚等级序列为:位移祈使>邀请召唤>切换话题>引入话轮。“来”的互动功能是交互主观性的推动及其自身的语义相宜性共同作用的结果。
- 丁加勇莫斐雅
- 关键词:话语标记互动功能
- 小句视点下的汉语配价问题被引量:3
- 2004年
- 汉语配价研究中碰到的好些问题需要在小句中解决。本文认为,利用“小句中枢说”和“句管控”理论,可以较好地解释面临的问题。
- 丁加勇
- 关键词:小句中枢动词配价句式配价
- 湖南衡东新塘话的量名结构
- 0引言量名结构处在主语位置上表定指功能存在于汉语许多南方方言中,吴语(石汝杰、刘丹青,1985;杨剑桥,1988;陈兴伟,1992;潘悟云、陶寰,1999)、粤语(施其生,1996;周小兵,1997)、江淮官话(王健、顾...
- 丁加勇许秋莲
- "V<,1>着V<,2>" 结构多角度考察
- 该文从语义、句法、语用上系统地、多角度地考察了"V<,1>着V<,2>"结构.典型的"V<,1>着V<,2>"结构有两个特征:1."V<,1>着"后不能有明显的停顿;2.不构成明显的动宾关系.如"笑着说"、"留着用".学...
- 丁加勇
- 关键词:语义句法
- 论汉语句式配价理论的形成被引量:10
- 2004年
- 汉语语法重视结构整体研究和句式整体研究的优良传统 ,为句式配价理论的出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用句式整体观来看待配价问题 ,就是一种句式配价观。认知功能语法在看待配价问题上采用的是句式配价观 ,这有心理学方面的依据和语言事实的证明 ,句式配价理论至此被正式提出来。句式配价的内容非常丰富 ,它重视句式义对动词和配价成分的整体制约作用 ,重视句子的语用因素和认知因素参与配价。
- 丁加勇
- 关键词:句式配价动词配价整体观句式义
- 从《荷塘月色》看两类AABB式形容词被引量:1
- 2002年
- 《荷塘月色》是一篇优美的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散文。文章描述了一幅清幽美妙的“荷塘月色”图,而这幅图画的描述得力于作者形象生动的语言。仅就形容词的生动形式来说就有近二十处,其中AABB式形容词有六处:①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②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③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④妻在屋里拍着闰儿。
- 丁加勇
- 关键词:《荷塘月色》形容词散文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