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韧

作品数:15 被引量:108H指数:7
供职机构:徐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预防医学科研基金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9篇病毒
  • 8篇病原学
  • 5篇肠道
  • 5篇肠道病毒
  • 4篇毒力
  • 4篇毒力基因
  • 4篇手足
  • 4篇手足口
  • 4篇手足口病
  • 3篇耶尔森菌
  • 3篇小肠结肠炎耶...
  • 3篇流感
  • 3篇流行病
  • 3篇流行病学
  • 2篇人偏肺病毒
  • 2篇偏肺病毒
  • 2篇流感病毒
  • 2篇流感病毒A型
  • 2篇流感病毒B型
  • 2篇流感病原学

机构

  • 15篇徐州市疾病预...
  • 7篇中国疾病预防...
  • 3篇江苏省疾病预...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作者

  • 15篇丁韧
  • 13篇杨晋川
  • 6篇王保安
  • 6篇杜阳光
  • 5篇陈勇
  • 5篇孙传武
  • 4篇刘金芳
  • 4篇张雷
  • 4篇郭惠
  • 4篇景怀琦
  • 4篇许静静
  • 3篇唐浏英
  • 3篇周艳秋
  • 3篇童晶
  • 2篇孙永红
  • 2篇崔志刚
  • 2篇王鑫
  • 1篇邱海燕
  • 1篇陈银
  • 1篇史智扬

传媒

  • 3篇中华实验和临...
  • 2篇疾病监测
  • 2篇中华流行病学...
  • 2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中国校医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江苏预防医学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年份

  • 3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4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05—2012年徐州市流感病原学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了解2005—2012年徐州市流感病原学特点及流行特征。方法在徐州市选取3家哨点医院采集门诊疑似流感病人的咽拭子标本,用荧光定量PCR法、MDCK细胞培养法进行流感病毒的分离鉴定,用红细胞凝集及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进行流感病毒的分型鉴定。结果 2005年10月到2012年9月底3家哨点医院共采集到咽拭子标本9 700份,分离到各型流感病毒999株,检出率为10.30%,其中669例为A型流感病毒阳性,占阳性标本的66.97%;330例为B型流感病毒阳性,占阳性标本的33.03%。结论近年来,徐州市流感除2006年以A/H1N1型为主要流行株、2009年以新A/H1N1为主要流行株外,其他年份均以A/H3N2型为流行优势株,同时也有B型毒株的存在。徐州市1年中有2个流行季节,即12月到次年的2月及8—9月。
丁韧王保安童晶孙传武石春雷
关键词:流感流行病学流感病毒A型流感病毒B型流感病毒A型H1N1亚型
32株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病原学特征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了解徐州地区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分布及病原学特征。方法常规方法在腹泻患者粪便、家禽家畜粪便、苍蝇、肉食品中分离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用血清学、生物学方法分型及抗菌耐药性分型。并通过PCR技术进行毒力基因检测,同时对检出的国内主要流行血清型O:3和O:9菌株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分析。结果2014份标本中共检出32株(分为17个血清型)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总检出率为1.59%,其中O:3和O:9血清型的检出率分别为9.4%,且耐药模式相同。32株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分别携带ail、ystA、yadA、virF和ail、ystA毒力基因的各占9.4%,只携带ystB基因的占21.8%,不携带以上任何基因的占59.4%。32株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分为3个生物型别,其中1A型为78.1%,3型为18.8%,2型为3.1%。本地区分离的2株O:3血清型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脉冲场凝胶电泳带型相同,是我国O:3血清型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主要克隆系。结论徐州地区存在致病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O:3和O:9血清型及由此引起的腹泻疾病,应引起高度重视。
杨晋川刘金芳许静静郭惠丁韧周艳秋景怀琦王鑫崔志刚
关键词:耶尔森菌小肠结肠炎毒力基因脉冲场
53起流感暴发疫情病原学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分析徐州地区2005-2011年流感暴发疫情的流行特征与规律,为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2005-2011年流感暴发疫情病例的鼻咽拭子标本,用荧光-PCR方法检测流感病毒核酸,并快速对流感病毒A1(H1N1)、A3(H3N2)、新H1N1、BV(Victoria)、BY(Yamagate)亚型进行分型。同时用MDCK细胞进行流感病毒分离,对所分离的流感病毒初步鉴定后,上送国家流感中心进行复核。结果2005-2011年,徐州地区共发生流感暴发疫情53起,其中流感病毒亚型BV引起占26.42%(14/53)、A3引起占49.1%(26/53)、A3和A1混合引起占3.77%(2/53)、新H1N1引起占20.75%(11/53)。其中A3主要在2007年和2009年引起暴发,并呈现冬春季(1月)和夏秋季(9月)两个流行高峰;BV在2005-2011年间,主要集中在2—6月份引起疫情暴发。结论徐州地区2005年冬季以来,先后以流感病毒BV、A3、新H1N1等亚型交替为主要流行优势株,引起局部流感暴发疫情。其中BV在2005—2011年间,有逐年增强的趋势。中小学生是流感暴发疫情的主要人群。荧光一PCR检测方法,可作为流感暴发疫情可靠的快速诊断首选方法。
童晶杨晋川张传玲王保安丁韧杜阳光晏嘉璐张雷唐浏英
关键词:正黏病毒科疾病暴发流行流行病学研究
2009年徐州地区疑似肠道病毒感染病例病原学研究
2011年
目的了解2009年徐州地区肠道病毒感染引起手足口病情况,为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荧光RT-PCR方法对240例临床诊断为肠道病毒感染的手足口病例中的222例肛拭子和咽拭子标本同时进行EV和EV71、CAl6特异性RNA检测,用ELA方法对其中的114例急性期血清标本进行EV71.IgM抗体检测。同时检测健康儿童254份咽拭子和258份血清标本以及密切接触者咽拭子54份标本。结果240例疑似肠道病毒感染者,总EV感染率为72.50%(174/240),其中EV71感染率为57.92%(139/240),CoxAl6感染率为9.17%(22/240),其他EV感染率为5.42%(13/240)。240例疑似肠道病毒感染者中的222份肛拭子标本EV7l-RNA阳性率为45.94%(102/222)、咽拭子EV71-RNA阳性率为25.68%(57/222),114份急性期血清中EV71.IgM抗体阳性率为86.84%(99/114)。254份健康儿童咽拭子EV7l-RNA阳性率为1.57%(4/254),未检出CoxAl6-RNA;258份健康儿童血清标本EV71-IgM抗体阳性率是2.71%(7/258)。密接(医护人员)咽拭子54份,EV-RNA检测均为阴性。结论徐州地区手足口病流行主要由EV71型引起。3岁以下儿童流行期间存在被EV71型隐性感染,并产生IgM抗体。成人即使密切接触传染源也不易被感染EV71。疑似病例急性期血清中EV71-IgM抗体检测阳性率最高(86.84%),其次为肛拭子EV71(45.94%)和咽拭子EV71(25.68%)的RNA检测阳性率。ELA试剂盒用于EV71型感染的早期诊断,具有操作简单快速经济,值得在基层推广。
杨晋川丁韧杜阳光王保安晏嘉璐陈勇孙传武张雷唐浏英
关键词:肠道病毒属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柯萨奇病毒感染
2009-2010年江苏省徐州市儿童手足口病病原学检测分析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了解江苏省徐州地区2009-2010年儿童手足口病流行的病原学特征。方法 2009年3-8月和2010年1-12月共采集徐州儿童医院门诊、住院及常规监测的511例疑似手足口病(HFMD)儿童患者的咽拭、肛拭标本,提取病毒RNA,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方法同时进行肠道病毒(EV),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Cox A16)的特异性基因检测。结果 511例疑似手足口病患儿的标本中,总肠道病毒阳性288例,占56.36%;288个肠道病毒核酸阳性病例中,EV71核酸阳性202例,Cox A16核酸阳性55例,构成比分别为70.14%和19.10%。≤5岁儿童感染的肠道病毒有EV71型、Cox A16型及非EV71非Cox A16的其他肠道病毒感染,>5岁儿童则只有EV71感染病例。结论 2009-2010年徐州地区儿童手足口病患儿以1~3岁儿童为主,其主要病原是肠道病毒EV71型,其次是Cox A16型。
丁韧杜阳光杨晋川孙永红孙传武王保安
关键词:儿童肠道病毒手足口病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徐州地区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病原学初步研究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了解徐州地区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分布及病原学特征。方法对本地区分离到的菌株进行血清学分型、生化、药敏试验,并使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毒力基因,同时对致病性血清型(O∶3和O∶9型)菌株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分析。结果2014份标本中共检出32株(分布17个血清型)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总检出率为1.59%。致病菌株占18.75%,携带ystB基因的占21.87%。32株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分为3个生物型别,其中1A型占78.12%,3型18.75%,2型为3.12%。本地区分离的3株O∶3血清型菌株的PFGE带型相同。结论该地区存在致病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以及由此引起的腹泻疾病,尤其O∶3型菌株属于我国O∶3血清型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主要克隆系,本地区应当进一步加强该菌的监测工作。
杨晋川刘金芳许静静郭惠丁韧周艳秋王鑫肖玉春邱海燕崔志刚景怀琦
关键词: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毒力基因脉冲场凝胶电泳
2010年徐州市重症手足口病患者排毒及密切接触者带毒情况被引量:13
2011年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少数重症患者可出现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严重危害幼儿的健康。笔者对徐州市2010年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进行分析,探讨了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及密切接触者排毒时间和带毒情况。
陈勇孙传武孙永红丁韧
关键词:重症患者密切接触者手足口病无菌性脑膜脑炎肠道病毒
徐州市人偏肺病毒感染临床症状与流行病学研究被引量:7
2006年
目前我国对儿童以外人群感染人偏肺病毒(hMPV)少见报道,其感染的临床症状、流行病学特征等均未完全阐明。本研究试图厂解徐州市因急性呼吸道感染而就诊的一般人群中的hMPV感染情况,初步描述其引起的临床症状及流行病学特征。
陈勇丁韧余加席杨晋川孙传武
关键词:人偏肺病毒急性呼吸道感染流行病学
血清中EV71型IgM抗体检测对手足口病诊断的意义被引量:16
2011年
目的阐述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中的肠道病毒71型IgM抗体对快速诊断手足口病的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法对114例临床诊断为疑似手足口患儿(发病7 d内,年龄为0~5岁之间)和258例健康人群(2007年1月以后出生)血清标本进行IgM抗体检测;同时对疑似手足口患儿的咽拭子和肛拭子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患儿和健康人血清中IgM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6.84%和2.71%,对疑似手足口病人血清EV71的检出率(86.84%)高于荧光定量PCR检出率(82.46%)。结论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中肠道病毒71型IgM抗体灵敏度较高,且可行性强,对诊断手足口病有积极意义。
杜阳光杨晋川晏嘉璐丁韧王保安景怀琦
关键词:手足口病肠道病毒71型IGM抗体
2005—2011年徐州市流感病原学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6
2012年
目的了解徐州市2005-2011年度流感流行状况、流感病毒流行株构成,为流感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对2005-2011年国家级流感样病例监测哨点医院采集的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按照《全国流感监测方案》和《流行性感冒病毒及其实验技术》要求,进行流感病毒分离及初步鉴定后,上送国家流感中心进行复核。结果2005年10月至2011年12月共采集流感样病例标本9561份,分离流感毒株1152株,总分离率为12.0%。其中A型708株(61.5%)、B型444株(38.5%);分离流感病毒各亚型构成比A1(H1NI)为14.2%(164株)、A3(H3N2)为40.5%(466株)、新HINI6.8%(78株);BV(Victoia)31.4%(362株)、BY(Yamagate)7.1%(82株)。2007年检出率最高为25.9%(214/826),其次是2009年为17.4%(471/2708),2011年检出率最低为2.3%(38/1681)。2005--2006年冬春季,以A1(H1N1)亚型为主要流行株;2006年冬季,转为以BV为优势株;2007-2009年夏季,一直以A3(H3N2)为流行优势株,期间的2008年A1(H1N1)、A3(H3N2)、BV、BY四种亚型并存流行;2009年冬季以新H1N1亚型和BV为优势株;2010-2011年,以BV为流行优势株。A3(H3N2)感染在全年均有发生,但在冬季和夏季有两个显著的感染高峰,BV亚型在冬春夏季均有检出,主要感染高峰在冬春季。流感病毒分离率最高为1月份(34.4%),分离率最低为7月份(2.2%)。各年龄组人群均分离出流感病毒,其中5~年龄组分离率(24.0%)最高,25~年龄组分离最低。结论徐州市2005-2011年以来,先后以流感病毒A1(H1N1)、A3(H3N2)、新H1N1、BV亚型交替为主要流行优势株,其中BV亚型在人群中的流行显示逐年增强。
杨晋川童晶张传玲王保安丁韧杜阳光晏嘉璐吴畏畏刘廷君张雷唐浏英
关键词:流感病毒培养流感病毒A型流感病毒B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