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万晶晶

作品数:12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视网膜
  • 4篇网膜
  • 3篇眼膏
  • 3篇视网膜病
  • 3篇视网膜病变
  • 3篇切除
  • 3篇切除术
  • 3篇光凝
  • 3篇病变
  • 2篇眼眶
  • 2篇术后
  • 2篇切除术后
  • 2篇小梁
  • 2篇小梁切除
  • 2篇小梁切除术
  • 2篇小梁切除术后
  • 2篇康柏
  • 2篇基质
  • 2篇激光
  • 2篇玻璃体

机构

  • 10篇郑州大学第一...
  • 2篇郑州市第一人...
  • 1篇郑州大学

作者

  • 11篇万晶晶
  • 4篇陈悦
  • 3篇李素霞
  • 2篇朱豫
  • 2篇祝凤梅
  • 2篇白燕慧
  • 2篇王卫群
  • 2篇孙广莉
  • 2篇陈晓君
  • 1篇吕勇
  • 1篇李秋明
  • 1篇董敬民
  • 1篇高建伟

传媒

  • 5篇中华眼外伤职...
  • 1篇中国激光医学...
  • 1篇眼科新进展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肿瘤基础与临...
  • 1篇实用防盲技术

年份

  • 5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8
  • 3篇2011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超广角眼底成像与全视网膜镜在周边部视网膜病变的检查效果比较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比较应用超广角眼底成像系统与全视网膜镜周边部视网膜病变的检查效果。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对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2019年7月至2019年12月以眼前黑影飘动为主诉者1200例(2400只眼),分别应用自然瞳孔下超广角眼底成像系统检查及散瞳后全视网膜镜检查,比较两者的检查效果。结果超广角眼底成像系统的检查时间为(3.12±0.48)min,短于全视网膜镜的(8.53±2.15)min(t=-15.677,P<0.001)。前者的周边部视网膜病变检出率18.08%(434/2400),与后者的检出率19.25%(462/2400)接近。Kappa值>0.900,两种检查方法的结果有高度一致性。结论超广角眼底成像系统免散瞳、快捷、非接触,但不易观察上方及下方远周边部的细微病灶;全视网膜镜检查周边部检查详尽、更有立体感,但需要散瞳、接触、耗时较长。
万晶晶陈悦陈晓君
关键词:眼底视网膜
小梁切除术后巩膜瓣缝线两种处理方法调控眼压的比较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比较小梁切除术后激光断线和可调节缝线两种不同方法调控眼压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2016年5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原发性慢性闭角型和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共47例(52眼),其中男性25例(28眼),女性22例(24眼)。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行小梁切除联合巩膜瓣固定缝线缝合术,B组行小梁切除联合巩膜瓣可调节缝线缝合术,观察术前术后眼压和术后并发症;比较这两种不同方法调控眼压的疗效;结果小梁切除术前A组的眼压为29.5±6.8mm Hg,B组眼压为30.5±7.1mm Hg,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4,P>0.05),术后6个月A组眼压为12.3±5.5 mm Hg(1 kPa=7.5 mm Hg),B组眼压为13.7±6.3 mm Hg,两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6,P>0.05)。术后6个月2A组完全成功率为73.1%,B组完全成功率为84.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1,P>0.05)。术后浅前房、低眼压和脉络膜脱离的发生率A组较多,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χ~2=0.02,χ~2=0.02,P>0.05);结论小梁切除术后激光断线和可调节缝线均能有效的调控术后眼压,减少术后浅前房和低眼压等并发症,获得较理想的术后疗效。
白燕慧王卫群万晶晶孙广莉
关键词:可调节缝线小梁切除术
激光断线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的应用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研究激光断线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58例(61眼)的临床资料。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28眼,行小梁切除联合巩膜瓣固定缝线缝合术,B组33眼,行小梁切除联合术后激光断线。观察术前术后眼压和术后并发症。术后随访3个月。结果两组术前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B组眼压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术后1个月、3个月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随访时A组总成功率为75.0%,B组总成功率为8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早期浅前房、低眼压等并发症A组患者发生较多,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梁切除术后应用激光断线能够减少浅前房、低眼压等术后早期并发症。
白燕慧万晶晶董敬民王卫群
关键词:小梁切除术
不同基质眼膏进入豚鼠眼眶的不良反应
目的:眼膏是眼科药物的常用剂型,具有在结膜囊内滞留时间长,能减轻眼睑对眼球摩擦等优点,但通过手术创口、泪道探通创口或者假道进入眼睑皮下、结膜下或眼眶软组织内,可引起严重的组织反应。临床上遇到多起泪道探通或泪道激光疏通治疗...
万晶晶
关键词:红霉素眼膏氧氟沙星眼膏动物模型
外用眼膏进入结膜下组织不良反应的实验研究
2011年
目的观察结膜下注入不同基质眼膏后,组织的炎症反应、病理变化及眼膏的降解吸收情况。方法将72只豚鼠随机分为3组,以凡士林和液状石蜡为基质的红霉素眼膏为A组,以玻璃酸钠和卡波姆为基质的氧氟沙星眼膏为B组,C组结膜下注射甲基纤维素作为对照组。3种药物各0.2mL分别注入豚鼠上方球结膜下,于注射后1d、3d、7d、14d、21d、28d,6个时间点观察3组结膜充血肿胀、眼膏降解与扩散及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 A组结膜肿胀明显,眼膏液化向周围间隙扩散,未见明显降解吸收;病理变化显示早期炎性细胞以中性粒细胞为主,晚期纤维组织增生机化。B组结膜充血较明显,眼膏呈斑驳状扩散并逐渐被降解吸收;炎性细胞数目多于A组,但仅少量纤维组织增生。C组结膜肿胀轻、充血不明显;炎性细胞浸润少。结论 A组眼膏在结膜下反应最重、降解吸收最慢、病理变化最明显,建议不要用于有创口的组织表面;B组眼膏可降解吸收、增生较轻,认为可用于泪道探通术后和眶内填充。
王嫄朱豫万晶晶高建伟
关键词:眼膏
舒适护理对眼眶肿瘤患者术后睡眠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眼眶肿瘤切除术后患者睡眠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入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2020年1月至12月收治的72例眼眶肿瘤切除术患者,根据护理模式的不同分为2组,每组36例。观察组实施常规护理+舒适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睡眠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干预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得分为(4.2±3.9)分,低于对照组的(7.1±3.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94,P<0.001)。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22%,优于对照组的80.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075,P<0.001)。结论舒适护理的实施能够提高眼眶肿瘤切除术后患者睡眠质量,且患者护理满意度高。
李素霞李侠万晶晶孙广莉
关键词:睡眠质量舒适护理
康柏西普联合多波长激光光凝治疗Coats病
2021年
目的观察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联合多波长激光光凝治疗Coats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Coats病患者39例39只眼纳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玻璃体注射康柏西普后1周,再行多波长激光光凝治疗;B组仅行多波长激光光凝治疗。两组激光光凝参数:后极部光斑直径100μm,曝光时间80~150 ms,功率80~150 m W,光斑强度为Ⅰ~Ⅱ级光斑反应;周边部光斑直径200μm,曝光时间200~300 ms,功率150~300m W,光斑强度为Ⅱ~Ⅲ级光斑反应。完成病灶区域光凝后1、3和6个月检测最佳矫正视力(best-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改变,并进行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观察血管情况、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检测黄斑水肿。并记录两组激光光凝次数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两组BCVA情况:A组治疗后1和3个月较治疗前BCVA提高(P<0.05),B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BCVA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6个月BCVA较治疗前均有提高(P<0.05),两组间BCV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治疗后CMT均低于治疗前(P<0.05),A组CMT低于B组(P<0.05)。(3)治疗次数比较:A组的激光光凝次数为(3.53±1.2)次,少于B组(4.05±1.5)次(P<0.05)。(4)FFA检测情况:两组治疗后复查FFA血管渗漏减少,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并发症情况:A组治疗后5例出现小片结膜下出血,1~2周后自行吸收。两组均未出现眼部症状加重及全身不良反应。结论康柏西普联合多波长激光光凝或单纯多波长激光光凝治疗Coats病均有明确疗效,联合治疗恢复更快。
万晶晶李秋明陈悦祝凤梅李素霞
关键词:玻璃体内注射COATS病
两种光凝术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效果比较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比较577 nm微脉冲激光与传统激光视网膜光凝治疗急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临床随机对照研究。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确诊的急性CSC 45例(54只眼)纳入本研究。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23例(29只眼)进行577 nm微脉冲激光光凝,B组,22例(25只眼)进行传统激光光凝。随访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视力(BCVA)较治疗前均有提高(P<0.05);黄斑中心区厚度(CMT)及视网膜下液(SRF)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但治疗前、治疗后1及3个月,两组之间BCVA、CMT及SR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末次随访中,A组眼底检查及OCT检查中均未发现激光斑或视网膜色素上皮损伤;而B组眼底检查中13只眼(52.00%,13/25)可见激光处脱色素改变或轻微色素上皮增生,OCT检查中6只眼(24.00%,6/25)可见局部视网膜色素上皮不规则样改变或缺损。结论:577 nm微脉冲激光及传统激光视网膜光凝治疗急性CSC均有效,可提高患者BCVA,降低CMT及SRF,但577 nm微脉冲激光损伤轻。
万晶晶陈悦
关键词: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浆液性中心性光凝术
不同基质眼膏进入豚鼠眶组织的不良反应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观察不同基质眼膏进入眼眶软组织后的不良反应。方法:63只豚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21只。将凡士林和液状石蜡为基质的红霉素眼膏(A组)、玻璃酸钠和卡波姆为基质的氧氟沙星眼膏(B组)或可以降解吸收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C组,对照)各0.3mL注入3组豚鼠眼眶软组织中,分别在2h、1d、3d、7d、14d、21d和28d时观察眼眶局部炎症反应,大体标本观察眼膏扩散和降解情况,HE染色观察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A组早期结膜肿胀、眼球突出,球后阻力增加最为严重,持续时间最长,病理学早期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的炎症细胞浸润,晚期可见成纤维细胞增生包裹,炎症浸润和细胞增殖反应最重;B组3d内炎症反应重,以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为主的炎症细胞浸润,但未见成纤维细胞增生;C组注射后眶组织充血水肿消失快,炎症细胞最少,未见纤维组织增生。注射后3d3组间结膜肿胀、眼球突出及球后阻力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9.089、16.830和17.084,P均<0.05)。结论:不同基质眼膏进入豚鼠眼眶软组织后的不良反应存在差异:凡士林液状石蜡为基质的红霉素眼膏炎症反应最重、降解所需时间最长、病理变化最明;玻璃酸钠和卡波姆为基质的氧氟沙星眼膏较轻;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反应最轻。
万晶晶朱豫
关键词:眼膏
近视飞秒激光手术前视网膜病变的检查及治疗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观察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术前视网膜病变的检查及其治疗。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医院区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进行SMILE手术的近视680例(1 350眼)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依近视程度分为低中度近视组443例(876眼)和高度近视组237例(474眼)两组,术前散瞳进行全视网膜镜检查,观察视网膜周边部病变的情况,对其中病变较严重者进行相应的治疗。结果:在1 350眼中发现有各类视网膜的病变者218眼,占16.15%,以非压迫变白和格子样变性多见。高度近视组的视网膜病变发生率为23.84%(113/474),高于低中度近视组的11.99%(105/876)( χ^(2)=4.878, P<0.05)。对其中较严重的105眼进行了视网膜激光光凝,光凝后进行了SMILE术,术后随访3~12个月,无视网膜脱离发生;其中原视网膜脱离的1眼进行复位手术,术后随访12个月,视网膜脱离无复发。 结论:SMILE术前散瞳进行全视网膜镜检查可发现部分眼底病变者,高度近视者的眼底病变发生率高,对严重病变及时进行治疗,能够阻止其进一步发展。
李素霞万晶晶吕勇
关键词:术前SMILE病变病变
共2页<12>
聚类工具0